第二個考驗—無水可喝(一)

第二個考驗—無水可喝(一) (出15:22-26)

「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行,到了書珥的曠野,在曠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到了瑪拉,不能喝那裡的水;因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瑪拉。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甚麼呢?』」(出15:22-24)

以色列人才過了紅海,不久便行到一處荒野,三天都找不著水源,他們當然會口渴,十分焦急,不知何時才找到水源,再找不到水源便會渴死。到了瑪拉,終於找到水源,喜出望外之際,誰知喝下一口,竟然是苦水,失望之餘,百姓激動得暴跳如雷,「向摩西發怨言」,人人在想,難道帶我們來曠野渴死不成?!

當下,「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裡,水就變甜了。」(出15:25) 這又是一個神蹟,即時解決了他們無水可喝的苦況。

之後,「耶和華在那裡為他們定了律例、典章,在那裡試驗他們;又說:『你若留意聽耶和華─你神的話,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留心聽我的誡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為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出15:25-26) 以色列百姓第二次向摩西埋怨之後,神在這裡給他們一番訓示,一方面神會「醫治」他們一切疾病,另一方面,是要給他們一個下馬威,要聽神的指示,否則激怒神的話,一樣要遭殃。

行曠野之路,當然會遇上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難,畢竟生活環境有天淵之別。從前在埃及地甚麼都有,可謂手到拿來,現在一片荒野,當然缺乏很多基本的生活資源,如水和食材。神就要在這惡劣的環境底下,塑造以色列人對祂的信心,叫他們全然信靠祂大能的照料。

今天我們生活上資源充沛,反而磨練不了我們對神的信心,也體察不到神可以「醫治」我們身、心、靈的需要。惟有當我們從一個較好的環境轉到一個較差的環境之後,才有機會磨練我們對神大能的信心,同時讓我們看見自身的軟弱和需要,需要靠神的話語和能力得醫治,叫我們可以嚐到苦水變甜的滋味,從而對人生觀有新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