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復活 (15章)

[15:1-58]

15:1-34

保羅在這一章轉到另一個關乎基督信仰的基要信息,就是耶穌究竟有沒有復活,原因是在教會中「有人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v12)。這又是關乎信徒能否得救的問題,因此保羅要重新講明這個基要真理。

保羅明確表示他以前傳福音給教會,是耶穌基督照聖經的預言,應驗了他為我們的罪受死、埋葬、第三天復活。復活的主按次序曾向下列門徒顯現:磯法 (彼得)、十二使徒、五百多位弟兄、雅各 (耶穌的弟弟,雅各書的作者)、眾使徒,最後向保羅顯現。保羅並沒有因此自誇,他說自己從前逼迫教會,本不配稱為使徒,可以說是使徒中最小的,蒙神恩才成為今日的保羅 (‘by the grace of God I am what I am’),因此他願意為福音格外勞苦。

言歸正傳,他假設若真的沒有死人復活的事,那將會帶出下列一連串的後果:

  1. 基督就沒有復活;

  2. 使徒所傳的是枉然;

  3. 信徒所信的都是枉然;

  4. 保羅犯了為神妄作見證的罪,因他見證是神使基督復活;

  5. 信徒仍在罪裡,與所有已死的信徒一同滅亡;

  6. 若信徒的盼望只有今生,沒有永生,就活得比非信徒更可憐;

  7. 他反問:「那些為死人受洗的,將來怎樣呢?若死人總不復活,因何為他們受洗呢?」(‘Else what shall they do which are baptized for the dead, if the dead rise not at all? Why are they then baptized for the dead?’) (v29) 可能當時教會有一種做法,就是有些信徒死時未能及時受洗,為了向會眾表明他們已經確信,某些與他們有特殊關係的人會代表他們領洗;若以此為解釋,這些人為死去的信徒受洗便是白費心機了。(附註二)

  8. 若沒有死人復活的盼望,保羅反問為何他要時刻冒險?為何他要「天天冒死」(v31)?他當日「在以弗所同野獸戰鬥」,又有何益處?

結論:信徒倒不如吃吃喝喝,反正遲早都要死。他立時糾正這個謬論,叫信徒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evil communications corrupt good manners’) (v33);按照英文的譯法,意思是惡意的散播歪理,會破壞許多應有的善行。他勸信徒要醒覺,要為善 (‘awake to righteousness’),不要犯罪,「因為有人不認識神」。保羅明指哥林多教會竟容讓有人在當中散播異端,應以為恥。

保羅在20-28節一段解釋基督從死裡復活的意義。他說死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v22) 亞當生來有罪性,所有肉體生出來的都有罪性,都逃不了死亡的厄運。基督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v20)。那些屬基督的,都會「按著自己的次序復活」(v23)。到了末期,基督會「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就把國交與父神」(v24),「神把一切仇敵都放在他腳下」(v25),叫基督作王。「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v26)。這就是信徒心存的盼望。

15:35-58 

保羅然後假設有人會問:死人復活後的身體是怎麼樣的呢?他先用種子來解釋,種子埋在泥土裡是子粒,而每顆子粒種出來,各有自己的形體;人類和各種生物都有自己的形體;天上的形體也有不同。日、月、星也各有不同的榮光。至於死人復活,他以未復活和復活後的形體互相比較:未復活的是朽壞、羞辱、軟弱、血氣的身體;復活後的是不朽壞、榮耀、強壯、靈性的身體。他引用舊約聖經說:「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有靈 [靈或譯血氣] 的活人 (‘a living soul’)」;接著他說,「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 (‘a quickening spirit’)」。(v45) 一個屬土,一個屬天;「我們既有屬土的形狀,將來也必有屬天的形狀」(v49)。

他說出一個信徒將要復活的奧秘:「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v53-54) 「死的毒鈎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v56),神卻使我們藉著主耶穌基督得勝—勝過罪和死亡。

保羅勸信徒務要在信仰上堅固,不可搖動,竭力作主工,我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


(附註二)

有釋經書這樣註釋:「很難解釋,有可能當時哥林多教會曾為已死的信徒補行洗禮儀式。」
摘自《聖經—串珠‧註釋本》,頁1675,中國神學研究院編撰,福音證主協會,200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