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1章1-11節

釋經與默想

<釋經>

(
腓1:1-11) 保羅向教會問安和為教會禱告

(1:1-2)
    保羅的問安和祝福

(1節) 
「聖徒」:「被分別出來歸與上帝的人」。

「監督」(bishop)「執事」(deacon):新約較為詳細提到教會的監督和執事,只有提摩太前書和提多書。保羅在提摩太前書都提到作「監督」(提前3:2-7) 和「執事」(提前3:8-13) 的應有條件。監督的職責包括:「樂意接待遠人」「善於教導」「照管神的教會」。保羅在提摩太前書卻沒有提到執事的職責,按釋經書所述,執事是管理教會的日常事務 (以徒6:1-5 關於早期教會委派專人去負責管理膳食作參考),而監督是照顧信徒屬靈的需要。在資格上,執事和監督最大的分別,在於執事不需懂得教導。(附註一) 提多書提到監督是「神的管家」,職責包括:「樂意接待遠人」「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多1:7-9)。

(附註一) 資料來源:MacDonald, W., & Farstad, A. 1997, c1995. Believer's Bible
Commentary : Old and New Testaments . Thomas Nelson: Nashville.

(2節)
「恩惠」「平安」「恩惠」是神白白的賜予;「平安」是信徒享受的經歷。


(1:3-8)    為教會作感謝祈禱

保羅感謝神,因為看見教會「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5節)。又感謝神,他在被捆鎖的日子,和「辯明證實福音」的日子,腓立比信徒都與他 「一同得恩」 (partakers of my grace, 1:7)。

(1:9-11)   為信徒的靈命代禱

 (9節)
「知識」「見識」「知識」(knowledge) 是指信仰的認識和生活應用,信徒越認識基督的真道,越能增加基督的愛。「見識」(judgment) 是指道德及倫理方面的辨別力;同樣地,見識越多,越能「分別是非」(10節),在道德倫理方面體現基督的愛。

(10-11節)
保羅希望信徒能「作誠實無過的人」,並結滿「仁義的果子」,使神得榮耀。「仁義的果子」(fruits of righteousness),是彰顯神的愛和公義的一切作為。



<默想>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
(腓1:9-11)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親手建立的,看到自己在「捆鎖」(7節)之中,教會信徒仍能與他「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5節),一起為福音作見證,他當然感到非常安慰,也知道主會繼續在教會推動和成全這「善工」(6節)。作為教會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們也應該與牧者同心興旺福音,特別在艱難的日子,更加要給予支持,為牧者禱告,而不是袖手旁觀,或隨便轉去別的教會,這絕非我們的主所樂見。相反,如果我們能同心協力幫助教會解決困難,主必會幫助我們一起度過難關。

牧者也樂見信徒靈命有成長,正如保羅希望信徒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9節)。因此我們要加深對信仰的認識,透過個人的靈修與默想,並參與教會的小組查經,都有助我們在真理中成長,懂得「分別是非」(10節) ,在複雜的社會上有能力辨別對與錯,「作誠實無過的人」(10節) 。又靠著主作剛強的人,結「仁義的果子」(11節),彰顯神的愛和公義,叫神得榮耀。現今社會的道德倫理,對與錯的界線越來越含糊,真理很容易被歪曲,我們為人處事的決定也會受環境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常讀聖經,持守真理,免得隨波逐流,被不良的歪風所侵擾和吞噬。

屬世的知識 (甚至屬靈的知識) 容易叫人自高自大,正如保羅所說:「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林前8:1上) 我們很容易覺得在知識上比人更多更 ‘update’,會感到自豪,因此不斷去追求屬世的知識。不但專業的知識,甚至一般的知識或是財經娛樂的資訊,都可催迫我們不斷花時間去鑽研這些知識,把它們塞進我們的腦袋,惟恐比別人落後。追求有用的知識當然沒有錯,特別在工作上是有需要的,例如一些專業如醫生、教師、電腦專才、商人等,他們都需要 ‘update’ 本身行業的知識,才可繼續在本行生存及作出適時的決定,不致於被人淘汰,這是無可厚非。只可惜人的時間是極有限,對於這些信徒來說,要兼顧追求屬世的知識,又要花時間讀聖經或屬靈書籍等去追求屬靈知識,是極不容易辦得到,需要有所平衡。但不該以追求專業知識為藉口,而忽略了追求屬靈知識的需要,這是關乎我們靈命的成長。保羅提醒我們,追求屬靈知識,有助於推動我們去愛神愛人,以及在決斷事情上能持守真理,彰顯神的公義。「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8:1下),我們不該只追求知識去造就自己,更要緊的,是追求屬靈知識去造就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