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利士人大戰

與非利士人大戰 (13-14章)

(與非利士人對壘)

「掃羅登基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時候,就從以色列中揀選了三千人:二千跟隨掃羅在密抹和伯特利山,一千跟隨約拿單在便雅憫的基比亞。…約拿單攻擊在迦巴的非利士人的防營,非利士人聽見了。掃羅就在遍地吹角」,以色列眾人「就跟隨掃羅聚集在吉甲。非利士人聚集,要與以色列人爭戰,有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就上來在伯亞文東邊的密抹安營。」(13:1-5) 約拿單是掃羅的長子,他還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14:49) 撒下2:8提到,掃羅還有一個最小的兒子伊施波設,他年紀比大衛還大十年。掃羅死後,大衛在希伯崙登基作猶大家的王時年30歲(撒下5:4),那時伊施波設年40歲,被掃羅元帥押尼珥帶往瑪哈念作以色列家的王(撒下2:8-10)。由此可見,約拿單比大衛年長不少。

掃羅終於帶領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一戰,這是神給他作以色列王的使命:「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他必救我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因我民的哀聲上達於我,我就眷顧他們。」(9:16) 不過以色列只得三千人作戰,而非利士人有馬車、馬兵、步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實在強弱懸殊,大概他們見以色列人已選了君王去統領一盤散沙的以色列民,因此嚴陣以待。

(掃羅擅自獻祭)

「掃羅還是在吉甲,百姓都戰戰兢兢地跟隨他。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還沒有來到吉甲,百姓也離開掃羅散去了。」(13:7-8) 撒母耳曾吩咐掃羅:「你當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裡獻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裡,指示你當行的事。」(10:8) 掃羅在吉甲正式登基為以色列王,那是兩年前的事了。(11:15)

「掃羅說:『把燔祭和平安祭帶到我這裡來。』掃羅就獻上燔祭。剛獻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掃羅出去迎接他,要問他好。撒母耳說:『你做的是甚麼事呢?』掃羅說:『因為我見百姓離開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所以我心裡說: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擊我,我就勉強獻上燔祭。』」(13:9-12)

按照原定計劃,掃羅要等撒母耳獻完祭後,得到耶和華的祝福,才與非利士人開戰。如今七日已過,撒母耳還沒有出現,而百姓也等得不耐煩,陸續離開吉甲,掃羅見形勢不妙,恐怕再拖下去,人心惶惶之下,會有更多人捨他而去,非利士人也隨時會攻上來。他心急如焚,沒有向耶和華獻祭,又不敢發動攻擊,在這緊急關頭之下,他自作主張,代撒母耳獻祭,然後馬上出戰。豈料剛獻完燔祭,撒母耳便出現…

(王位將被取代)

「撒母耳對掃羅說:『你做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華必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王位,直到永遠。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13:13-14)

只有祭司才可以獻祭,這是原則性的問題,而掃羅缺乏對撒母耳的信心和耐心,擅自以祭司的身份獻祭,違背了神的規定,也越過了神所定給他的位份,那就是公然藐視神,神為此大大不悅。本來神要堅立他的王位,「直到永遠」,應該是指他的王位本可傳給他的後裔,如今神已改變主意,把他的王位留給大衛,因大衛比他更順服神、更合神的心意作以色列君王。

(約拿單突襲成功)

「撒母耳就起來,從吉甲上到便雅憫的基比亞。掃羅數點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並跟隨他們的人,都住在便雅憫的迦巴。」「那時,以色列全地沒有一個鐵匠」,拿的只是耕田用的「銼鏟、犁、三齒叉、斧子,並趕牛錐」「沒有一個手裡有刀有槍的,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13:15-22) 原本有二千人跟隨掃羅,現只剩下六百人,及跟隨約拿單的一千人,卻連刀槍都沒有,如何對付強大的非利士人?

有一日,「約拿單對拿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未受割禮人的防營那裡去,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我們要過到那些人那裡去,使他們看見我們。他們若對我們說:『你們站住,等我們到你們那裡去』,我們就站住,不上他們那裡去。他們若說:『你們上到我們這裡來』,這話就是我們的證據;我們便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我們手裡了。』」(14:6-10)

約拿單無所畏懼,單獨到非利士人的陣營,並從對方的回應來判斷神的指示。他兵行險著,單憑信心作戰,對神的信心顯然比父親掃羅大得多。「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基甸以三百人戰勝十三萬五千米甸人,就是最佳明證。「主啊,諸神之中沒有可比你的;你的作為也無可比。」(詩86:8) 約拿單不僅是一個倚靠神的勇士,其後掃羅追殺大衛,約拿單也表現出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要不是神拒絕堅立掃羅的王位,相信約拿單將會是神所悅納的真命天子。

「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見。非利士人說:『希伯來人從所藏的洞穴裡出來了!』防兵對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說:『你們上到這裡來,我們有一件事指示你們。』約拿單就對拿兵器的人說:『你跟隨我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了。』約拿單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隨他。約拿單殺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隨著殺他們。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起頭所殺的約有二十人,都在一畝地的半犁溝之內。於是在營中、在田野、在眾民內都有戰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戰兢,地也震動,戰兢之勢甚大。」(14:11-15)

約拿單先被二十個非利士人看見,他們都是藏在犁溝內的哨兵,他們叫約拿單爬上去,似乎是在向他發出挑戰,約拿單卻視此為神把敵人交給他的預兆,結果憑信心爬上去,把所有哨兵殺掉。相信他也萬料不到,非利士全營的人竟然因此軍心大亂,再加上神使地震動,嚇得非利士人雞飛狗走。

(掃羅一舉殺敵)

「在便雅憫的基比亞,掃羅的守望兵看見非利士的軍眾潰散,四圍亂竄。掃羅就對跟隨他的民說:『你們查點查點,看從我們這裡出去的是誰?』他們一查點,就知道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沒有在這裡。…掃羅對亞希亞說:『你將神的約櫃運了來。』掃羅正與祭司說話的時候,非利士營中的喧嚷越發大了。…掃羅和跟隨他的人都聚集,來到戰場,看見非利士人用刀互相擊殺,大大惶亂。從前由四方來跟隨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現在也轉過來,幫助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以色列人了。那藏在以法蓮山地的以色列人聽說非利士人逃跑,就出來緊緊地追殺他們。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一直戰到伯亞文。」(14:16-23)

當掃羅知道約拿單突襲成功,令非利士軍人心渙散,便馬上叫祭司亞希亞把約櫃拿過來,求問神應否在此時出戰,看來他是一個較為慎重的人,也反映出他對神的信心較為薄弱。不過,當他看見非利士營的人互相撕殺,投靠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向非利士人變節,正是殺敵的好時機,不及多想,便揮軍迎戰。之前躲藏的以色列人又來增援,結果非利士人落荒而逃。

(約拿單吃蜜)

「掃羅叫百姓起誓說,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甚麼的,必受咒詛。因此這日百姓沒有吃甚麼,就極其困憊。眾民進入樹林,見有蜜在地上…卻沒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約拿單沒有聽見他父親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頭蘸在蜂房裡,轉手送入口內,眼睛就明亮了。百姓中有一人對他說:『你父親曾叫百姓嚴嚴地起誓說,今日吃甚麼的,必受咒詛;因此百姓就疲乏了。』約拿單說:『我父親連累你們了。你看,我嘗了這一點蜜,眼睛就明亮了。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從仇敵所奪的物,擊殺的非利士人豈不更多嗎?』」(14:24-30) 這事顯出掃羅對自己軍隊的嚴苛,沒有理會他們是否飢餓疲乏,只想急於求勝。約拿單則體會他們的需要,對他們深表同情,同時對父親的命令不以為然,認為士兵填飽肚子會更加有力去擊殺更多敵人。

(百姓吃血)

「這日,以色列人擊殺非利士人,從密抹直到亞雅崙。百姓甚是疲乏,就急忙將所奪的牛羊和牛犢宰於地上,肉還帶血就吃了。」(14:31-32) 以色列士兵已經追趕多時,疲於奔命,飢不擇食,未將牛羊肉烤熟便連肉帶血吃下去。

「有人告訴掃羅說:『百姓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了。』掃羅說:『你們有罪了,今日要將大石頭滾到我這裡來。』掃羅又說:『你們散在百姓中,對他們說,你們各人將牛羊牽到我這裡來宰了吃,不可吃帶血的肉得罪耶和華。』這夜,百姓就把牛羊牽到那裡宰了。掃羅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這是他初次為耶和華築的壇。」(14:33-35) 掃羅也懂得遵守不吃血的條例(利3:17),又為神用大石頭築了一座壇,吩咐祭司把牲血灑在壇上,並在壇前宰牛羊,當祭物獻上,期望神會開恩寬恕百姓的罪。

(百姓為約拿單求饒)

「掃羅說:『我們不如夜裡下去追趕非利士人,搶掠他們,直到天亮,不留他們一人。』…祭司說:『我們先當親近神。』掃羅求問神說:『我下去追趕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將他們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不交?』這日神沒有回答他。掃羅說:『你們百姓中的長老都上這裡來,查明今日是誰犯了罪。我指著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就是我兒子約拿單犯了罪,他也必死。』」(14:36-39) 掃羅心急想夜裡追趕非利士人,免他們逃脫。他聽從祭司的意見,先求問神,神卻沒有回應。他知道神還沒有完全寬恕他們的罪,於是用製籤的方式,務求把得罪神的人抓出來。

「掃羅禱告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求你指示實情。』於是掣籤掣出掃羅和約拿單來;百姓盡都無事。掃羅說:『你們再掣籤,看是我,是我兒子約拿單』,就掣出約拿單來。掃羅對約拿單說:『你告訴我,你做了甚麼事?』約拿單說:『我實在以手裡的杖,用杖頭蘸了一點蜜嘗了一嘗。這樣我就死嗎?』掃羅說:『約拿單哪,你定要死!若不然,願神重重地降罰與我。』百姓對掃羅說:『約拿單在以色列人中這樣大行拯救,豈可使他死呢?斷乎不可!..因為他今日與神一同作事。』於是百姓救約拿單免了死亡。掃羅回去,不追趕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14:41-46)

掃羅剛起過誓,連自己親生兒子犯罪也不會放過,因為犯罪的人令他想一舉殲敵的計劃告吹。殊不知得罪神者正是約拿單!他真的得罪了神嗎?其實他只是違背了掃羅叫百姓所作的誓言:「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甚麼的,必受咒詛。」(14:24) 況且約拿單當時不在場,沒有和百姓一同作出此誓言,不算違背自己的承諾。相反,他因為吃了蜂蜜,恢復疲憊的眼力和體力,士氣更為之大振,繼續奮力與非利士人交戰。百姓懂得分辨是非黑白,認同約拿單所作的,是為拯救以色列人,因此竭力為約拿單求情。掃羅被民意說服,就此作罷,但沒有神的回應,他也不敢貿然追趕敵人。

(掃羅壯大以色列)

「掃羅執掌以色列的國權,常常攻擊他四圍的一切仇敵,就是摩押人、亞捫人、以東人,和瑣巴諸王,並非利士人。他無論往何處去,都打敗仇敵。掃羅奮勇攻擊亞瑪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脫離搶掠他們之人的手。…掃羅平生常與非利士人大大爭戰。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14:47-52) 掃羅越戰越勇,不負神所托,把四圍的仇敵一一擊敗,壯大了以色列國。他也懂得招攬勇士,鞏固勢力,不愧為一代梟雄。與亞瑪力人爭戰的細節,記錄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