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試煉的態度 (1:2-4)
- 創世記
 - 出埃及記
 - 利未記
 - 民數記
 - 申命記
 - 約書亞記
 - 士師記
 - 撒母耳記上
 - 撒母耳記下
 - Ruth & Esther
 - 約伯記
- 序
 - 背景及參考資料
 - 約伯第一次受苦 (1章)
 - 約伯第二次受苦 (2章)
 - 約伯第一次發言 (3章)
 - 以利法第一次發言 (4-5章)
 - 約伯第二次發言 (6-7章)
 - 比勒達第一次發言 (8章)
 - 約伯第三次發言 (9-10章)
 - 瑣法第一次發言 (11章)
 - 約伯第四次發言 (12-14章)
 - 以利法第二次發言 (15章)
 - 約伯第五次發言 (16-17章)
 - 比勒達第二次發言 (18章)
 - 約伯第六次發言 (19章)
 - 瑣法第二次發言 (20章)
 - 約伯第七次發言 (21章)
 - 以利法第三次發言 (22章)
 - 約伯第八次發言 (23-24章)
 - 比勒達第三次發言 (25章)
 - 約伯第九次發言 (26-31章)
 - 以利戶第一次發言 (32-37章)
 - 神親自發言 (38-42章)
 - 總結
 
 - 雅歌
 - The Prophets
 - 使徒行傳
 - 羅馬書概略
 - 哥林多前書概略
 - 哥林多後書概略
 - I Corinthians
 - II Corinthians
 - 加拉太書
 - Ephesians
 - 腓立比書
 - Philippians: joy out of affliction
 - Colossians vs Ephesians
- Introduction
 - Greetings & Thankful prayer (1:1-13)
 - The Son (1:14-22)
 - Paul's ministry (1:23-29)
 - Reasons for writing the epistle (2:1-7)
 - False religions / Head and body (2:8-23)
 - New life and deeds (3:1-17)
 - Family and job relationship (3:18-4:1)
 - Final word and prayer request (4:2-6)
 - Senders of the epistle (4:7-9)
 - Salutation from fellow workers (4:10-14)
 - Paul's salutation (4:15-18)
 - Reflection
 
 - I Thessalonians
 - II Thessalonians
 - 教牧書信─提摩太前、後書及提多書
 - 雅各書
 - 彼得前書
 - 彼得後書、約翰二書、猶大書
 - 約翰一書
 
討論問題:
- 
試分享你過往一件信心如何受到重大考驗的事情?你當時的心情如何?你如何去克服它?過程中學了甚麼屬靈的功課?
 - 
在困難中的喜樂與一般的喜樂有何分別?可否分享一下你的體驗?
 - 成熟的基督徒應具備甚麼特質?你身邊可有一些成熟的基督徒嗎?甚麼令你覺得他們是成熟的基督徒?
 
面對試煉的態度 (1:2-4)
「試煉」(1:2, NIV ‘trials’; KJV ‘temptations’)可指內在的引誘,也可指外在的苦難。這苦難不單是一般人所遭遇的困難,也包括基督徒因為信心的緣故會碰到的特殊困境。雅各勉勵信徒遇到這些熬煉時要單純採取一種喜樂的態度(NIV ‘pure joy’)去面對,因為他相信受苦是一種熬煉信心的途徑,是要強化已存在的信心。
信心熬煉的過程,會產生一種堅忍的能力,足以克服艱難的挑戰。但雅各鼓勵信徒要完成這堅忍的功課,最終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基督徒 (1:4「使你們成全、完備」,NIV ‘mature and complete’)。「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來6:1),是我們跟隨主的人該持定的人生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