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3章12-16節

釋經與默想


 <釋經> 
  

(腓3:12-16) 向著標竿直跑

(12節)
「竭力追求」:上下文表明保羅在此想到的是「賽跑者」的奔跑。

「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或譯「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要我得的」(和合本)。此句有兩種解釋:

(1) 基督當初向保羅顯現,已經為保羅設立一個明確的目標,主在徒9:15-16說:「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而保羅現在的努力,就是為了達成主為他所定下的人生目標。

(2) 或者可以譯為「因為我亦曾經被基督所得著」,意思是保羅現在努力的原因和動力,是因為他已經被基督所得著。此解釋與NRSV譯本相近:“but I press on to make it my own, because Christ Jesus has made me his own”

保羅竭力追求和希望得著什麼呢?根據前面3:8-11所說,他丟棄萬事,為要得著基督,並且效法他的死,期望經歷到從死裡復活的大能,因他嚮往復活後那榮耀的身體:「他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腓3:21)

(13節)
「忘記背後」「背後」,指在後面的東西;亦即賽跑者不會回頭看自己跑過的路。

「努力面前的」:「把自己向前伸展出去」。保羅在此使用賽跑的比喻,賽跑的人跑的時候正是奮力向前傾。

(14 節)
「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獎賞 (prize)」,指比賽中所給的獎賞,英譯 ‘the prize of the high calling of God in Christ Jesus’,就是神呼召他去完成使命後所給的獎賞。

(15 節)
「凡是完全人」:此處的「完全」,英譯是 ‘perfect’ (KJV) 或 ‘mature’ (NRSV)。這裡可解作「成熟的人」,指靈性成熟的人。

「若在甚麼事上存別樣的心」:意思是「但如果你們在任何事上有不同的想法」。

(16 節)
「就當照著什麼地步行」:英譯 ‘let us walk by the same rule, let us mind the same thing’,意思大概是:無論我們行到甚麼地步,都要以此為目標(13-14節),因保羅在15節已強調:「神也必以此指示你們」





<默想>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

保羅的標竿 (或人生目標) 是什麼?就是腓3:8所說,「為要得著基督 (‘win Christ’)」。神給他的呼召是什麼?就是主耶穌在徒9:15所說:「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還有9:16說:「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他向猶太人和外邦人傳福音,幾經艱苦,經過三次巡迴佈道之後,終於傳到了羅馬,有機會在羅馬皇帝該撒面前作他的見證,宣揚主名,只是事前想不到以囚犯的身份去見該撒而已。他雖有信心會獲釋 (腓1:25; 2:24),但心想仍有機會繼續被囚禁,甚至被處死,因此他有為主殉道的心理準備 (腓1:20「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1:21「我死了就有益處」),從而「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可以體驗從死裡復活的大能 (腓3:10-11)。

當然未到最後一刻,他還未「得著」(3:8 ‘win’),還未能得償所願。他把自己比作一個田徑選手,未到終點,決不罷休,無論跑了多遠,此時此刻,他相信還有未跑完的路。他激勵自己,要繼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直到「得著基督」為止。

保羅以囚犯的身份,也許是大難臨頭之際,仍然可以激勵自己,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明顯他是視死如歸,以效法主的死為榮,渴求體驗從死裡復活的大能。保羅勸喻腓立比信徒以此為心志,忘記以往的種種辛酸,繼續背起十字架跟從主,以「得著基督」為人生的目標。事實上,腓立比信徒在保羅的時代,也是受到相當程度的逼迫,隨時會有為主殉道的危機。因此保羅不斷提醒信徒要有受苦的心志,隨時處於備戰的狀態。(腓1:29-30)

保羅渴望得到什麼獎賞呢?當保羅第二次在羅馬被囚禁之時,他有感自己已到了人生的盡頭,終於可以瀟灑地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7-8) 「公義的冠冕」就是他作為參賽者所渴望得到的獎賞。彼得和雅各也相繼提到「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生命的冠冕」(彼前5:4; 各1:12),主在啟示錄2:10也提到「生命的冠冕」,這就是我們跑完這場信仰人生的比賽之後所將要得到的獎賞。

保羅傾盡一生去傳揚福音,到頭來還是逃不過死囚的厄運。誰願意把「成為死囚」看為自己人生路上的終點呢?馬太福音裡三次記載耶穌向門徒預言他的死,而且是死在十字架上 (太16:21,17:22-23, 20:18-19)。他的死代替了死囚巴拉巴的死,可算是死囚中的死囚!他知道自己的死期一天一天迫近,更加要把握有限的時機傳揚天國的福音,正如他在約9:4對門徒說:「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要承受十字架的痛苦,兼且背負起全人類罪債的重擔,甚至要被天父所離棄,所承受的壓力之大,我想只有在客西馬尼園的主才感受得到。神的兒子早已曉得自己道成肉身的目的,就是要面對十字架的酷刑,很難想像他在最關鍵的時刻,會哀求父神把苦杯拿走,這就好比一名田徑選手在最後衝刺時,想放棄這場比賽一樣!也許他內心的掙扎,正突顯他肉身那種心靈軟弱的限制,看來他內心充滿著難以言喻的「深層次矛盾」。然而他經過三次極其憂傷難過的禱告之後,遠遠見到猶大帶著羅馬官兵來,便知道還有未走完的路,即時鼓起勇氣面對人生最痛苦的時刻。(太26:46-47; 約18:4) 結果他是第一個體驗了從死裡復活的人,真正體驗了他在約12:24所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並且「升為至高」,擁有「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腓2:9) 希伯來書12:2道出了他的心聲:「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

田徑跑手在比賽時,都期望能刷新過往的舊紀錄,並以此為目標去挑戰自己。倘若連舊紀錄都未能保持的話,這就代表他的表現失準,甚至有倒退的徵兆。同樣地,我們要時刻檢討自己靈命成長的表現,以刷新紀錄為我們實踐信仰不同階段的目標。我們要檢討自己讀經的進度,祈禱的熱心,教會的事奉,留意是否有倒退的跡象。行為表現方面,結出聖靈的果子 (加5:22-23),是否比以前更多更好。與人相處的關係,是否有改善,還是比以前更差。這都顯示出我們愛神愛人的程度,有增加還是減少。

代表國家隊的田徑110米跨欄王,有「中國飛人」之稱的劉翔,曾經在2004年雅典奥運以12秒91的成绩,摘下他第一枚奧運金牌,為奧運史上首次由亞洲人兼中國人在田徑項目中奪冠的跑手。自此他在國內外的田徑跨欄項目中數度奪冠。無奈在08年北京奧運的跨欄項目裡,因足踝傷患未癒,在眾目睽睽之下,熱身試跑時,起跑不久便流露著痛苦的神情,結果被迫臨時退出,未能在歷史性時刻,為國家取得一面田徑金牌。雖然他預料會有此一著,但也難掩極度哀傷之情。經過一年多艱苦的操練,終於可以捲土重來,在回復八至九成狀態之下,在09年東亞運不負眾望,仍能跑贏其他選手,絕非僥倖。他就是努力忘記過往的失敗和傷痛,為前面的重要賽事積極備戰。他不但戰勝了對手,更重要的,是戰勝了自己曾經失敗過的痛苦經驗,解開了內心那種無形的枷鎖,令自己可以挽回昔日保持世界紀錄的信心,再次有機會在田徑生涯中,寫下光輝的一頁。

我們在信仰歷程中,也有倒退失利的時候,可能是生活的困難挫折令我們信心倒退,可能是各種的引誘使我們愛主愛教會的熱誠減退,我們要記得主對以弗所教會的忠告:「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從哪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啟2:4-5) 我們要像劉翔一樣,擺脫過去使我們失去信心的枷鎖,「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12: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