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性的教導
實踐性的教導
(5:26)「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
「虛名」(‘vain glory’),就是腓2:3所說的「虛浮的榮耀」。爭名奪利便會引致互相排斥,彼此忌恨。肢體應該以愛心相待,「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2:3)。「看別人比自己強」,不是低估自己的才能,而是虛心接納別人,予以肯定和正面的評價,自然不會抬高自己,鄙視別人,引致「互相嫉妒」和排斥。
(6:1)「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
既是「屬靈的人」,信仰堅固,不容易犯罪跌倒,便應當用愛心幫助那些因信心軟弱而犯罪跌倒的肢體,扶他一把,那才是好兄弟,而不是嘲笑或輕蔑對方、高攀自己。自己更當以此為鑑,不應自視過高,以為自己是屬靈人,便不會犯同樣的罪。「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
(6:2-5)「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
「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是指肢體間要以愛相助,互相分擔擔子,彼此服事,如5:13所言,「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因「基督的律法」是以「愛人如己」、「彼此相愛」為本。耶穌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13:34)「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13:8)
「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就是不要抬高自己,「過於所當看的」。保羅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12:3)
「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
(KJV ‘have rejoicing in himself alone, and not in another’);
(NIV ‘take pride in themselves alone, without comparing themselves to someone else’)
我們該以謙卑的心去「察驗自己的行為」,是否討神的喜悅,而不應拿別人作比較去抬高自己,或要爭取別人的誇獎。
「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指各人應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就是要「察驗自己的行為」。
(6:6)「在道理上受教的,當把一切需用的供給施教的人。」
保羅在提前5:17-18說,「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因為經上說:『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又說:『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既說工人應得工價,表示「加倍的敬奉」是包括格外的尊敬和財物的供應,使牧養信徒的傳道者可以專心服事教會,無後顧之憂。保羅在林前9:9也引用了申25:4(「牛在場上踹穀…」)這句話來說明:「我們若把屬靈的種子撒在你們中間,就是從你們收割奉養肉身之物,這還算大事麼?…主也是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福音養生。」(林前9:11,14)
(6:9-10)「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
行善就是結聖靈的果子,倘若看不見預期的效果,也不要輕言放棄,因我們不是要討人的喜悅,乃是要討神的喜悅。「到了時候就要收成(‘reap’)」,保羅同樣以耕種得收穫來比喻,我們始終會得到行善的果效。雅各勉勵信徒學習農夫的忍耐:「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們也當忍耐…」(雅5:7-8)
人有需要時就要趁機施以援手,主內肢體的需要更值得我們的關注。保羅叫提摩太叮囑信徒:「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提前6:18-19) 多行善事,就是為自己「積蓄五穀到永生」(約4:36)。
【參考資料】
《武林英雄帖》(http://www.christianstudy.com/)
《華人基督教查經資料網站》(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