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膏大衛
撒母耳膏大衛 (16章)
(撒母耳找大衛)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既厭棄掃羅作以色列的王,你為他悲傷要到幾時呢?你將膏油盛滿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恆人耶西那裡去;因為我在他眾子之內,預定一個作王的。』撒母耳說:『我怎能去呢?掃羅若聽見,必要殺我。』耶和華說:『你可以帶一隻牛犢去,就說:「我來是要向耶和華獻祭。」你要請耶西來吃祭肉,我就指示你所當行的事。我所指給你的人,你要膏他。』」(16:1-3) 掃羅若知道撒母耳要膏一個王代替他,必因嫉妒之心而加以阻撓,這在往後的日子更加表露無遺。耶和華教撒母耳藉獻祭來膏另一個王,免得掃羅懷疑。
「撒母耳就照耶和華的話去行。到了伯利恆…撒母耳就使耶西和他眾子自潔,請他們來吃祭肉。他們來的時候,撒母耳看見以利押,就心裡說,耶和華的受膏者必定在他面前。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16:4-7) 以利押是耶西的長子(17:13),撒母耳看見他外貌英俊、身材高大,便以為是神心目中的人選。掃羅也是高大英俊(9:2),可能撒母耳先入為主,覺得神就是要選那些高大英俊的人做以色列王。誰知神是看人的內心,不看人的外貌,這是神揀選人的標準。
人確實是看外貌多於看內心,因為外貌是最先吸引人注意的,因此許多人著重外表的打扮多於內在的美德。外表的打扮,再加上在公眾場合大方得體,已給人留下一個美好印象。但內在的美德相對是含蓄的,是透過平日的生活行為表現出來的,只有在長時間的相處才會被人發現出來,而並非刻意做出來給人欣賞。內在的品性才切實地反映一個人的涵養和修為。大衛在詩51:6說,「你所喜愛的是內裡誠實。」因此大衛說:「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詩51:10) 保羅勸喻姊妹們:「又願女人廉恥、自守,以正派衣裳為妝飾,不以編髮、黃金、珍珠,和貴價的衣裳為妝飾,只要有善行,這才與自稱是敬神的女人相宜。」(提前2:9-10) 使徒雅各勸誡我們說:「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雅2:1)
「耶西叫他七個兒子都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說:『這都不是耶和華所揀選的。』撒母耳對耶西說:『你的兒子都在這裡嗎?』他回答說:『還有個小的,現在放羊。』撒母耳對耶西說:『你打發人去叫他來;他若不來,我們必不坐席。』耶西就打發人去叫了他來。他面色光紅,雙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華說:『這就是他,你起來膏他。』撒母耳就用角裡的膏油,在他諸兄中膏了他。從這日起,耶和華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撒母耳起身回拉瑪去了。」(16:10-13) 神揀選大衛作王,並非因他「雙目清秀,容貌俊美」,而是他對神敬愛有加,甚至掃羅追殺大衛時,大衛雖然危在旦夕,也不敢偷襲「耶和華的受膏者」(24:6,10),這就顯出兩位受膏者有天壤之別。
(大衛為掃羅彈琴驅魔)
「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裡來擾亂他。掃羅的臣僕」建議他「找一個善於彈琴的來」,用彈琴驅魔。「其中有一個少年人說:『我曾見伯利恆人耶西的一個兒子善於彈琴,是大有勇敢的戰士,說話合宜,容貌俊美,耶和華也與他同在。』於是掃羅差遣使者去見耶西」,打發大衛見掃羅。「大衛到了掃羅那裡,就侍立在掃羅面前。掃羅甚喜愛他,他就作了掃羅拿兵器的人。掃羅差遣人去見耶西,說:『求你容大衛侍立在我面前,因為他在我眼前蒙了恩。』從神那裡來的惡魔臨到掃羅身上的時候,大衛就拿琴,用手而彈,掃羅便舒暢爽快,惡魔離了他。」(16:14-23)
當時大衛未有任何作戰經驗,相信這只是少年人誇大其詞,但大衛確實是一個相當勇敢的人,他曾經向掃羅分享,如何在郊野殺死獅子和熊,拯救了小羊(17:34-36)。大衛自小「善於彈琴」,奠定了他日後以其音樂造詣作出許多首詩篇來表達他個人的感受,可謂文武雙全。
神不但安排惡魔攪擾掃羅,更安排他所膏的人去為掃羅驅魔,甚至成為掃羅的跟隨者,正是要部署大衛作以色列王,掃羅又如何看得出來?「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羅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