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三次不認主 (22:54下-62)

彼得三次不認主 (22:54下-62) 

「彼得遠遠地跟著。他們在院子裡生了火,一同坐著;彼得也坐在他們中間。有一個使女看見彼得坐在火光裡,就定睛看他,說:『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人一夥的。』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過了不多的時候,又有一個人看見他,說:『你也是他們一黨的。』彼得說:『你這個人!我不是。』約過了一小時,又有一個人極力地說:『他實在是同那人一夥的,因為他也是加利利人。』彼得說:『你這個人!我不曉得你說的是甚麼!』正說話之間,雞就叫了。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22:54下-62) 

十一個門徒中只有彼得一人有勇氣跟在後面,他通過另一個門徒(約翰)與大祭司的關係,被允准進入大祭司的院子裡(約18:16)。就在院子裡坐在炭火面前取暖期間,彼得三度被人質疑是耶穌的門徒,他連番否認。雞叫的同時,「主轉過身來看彼得」,當然不是要埋怨彼得;相反,雞叫聲及耶穌轉過來的眼神,讓彼得赫然驚醒過來,才知道自己方才的叛逆行為,完全在主不久前的預言應驗下發生(22:34)。 

彼得「就出去痛哭」,一來不能否認自己是一個何等軟弱無用的門徒,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還可以說為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自己實在無法接納自己的失敗;二來表現出他是真誠地懊悔不已。主與彼得對望的眼神,相信也帶有期望彼得痛悔後能回轉堅固他的弟兄之意(22:32)。
 

(反思)

一位在特殊學校宿舍充當夜間照顧員的姊妹,在某寒冬的早上,她為孩子們逐個量體溫。當她揭開一個男孩的被窩時,赫然發現他全身僵硬,沒有呼吸。她連番急救也沒反應,救護車把他送院後證實死亡,她因此大受打擊,曾在教會向牧師嚎哭:「我兒走了!我兒走了!嗚…嗚…」牧師得知是她負責照顧的十二歲男孩死了,便安慰她及為她祈禱。 

從那天起她不斷自責:為何沒及早發現?為何失職?她不停地問「為何」,漸漸掉落抑鬱的深淵也不自知。接下來的一個月食不下嚥,睡不安寧,情緒極度低落。她突然記起只上了第一課的「兒童主日學導師訓練課程」,第二課因陷入抑鬱而缺席。她問自己:「如果甚麼事都不做,怎能從上帝那裡支取力量,重新振作呢?」禱告後她決定勉力而為,希望能完成餘下的課堂。 

在學員的扶持下,終於來到最後一堂實習課─每位學員獲派不同的經文後,需教導小朋友明白箇中真理。恰巧她收到的經文是書1:9,「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這經文對她何等寶貴,她興奮地製成書籤送給所有小朋友,並教他們了解經文的意思。她感謝上帝藉這節經文醫治了她的心靈,讓她走出陰霾。教會傳道人為了開解她,知道她喜歡唱詩歌,特地安排她參與詩歌敬拜小組,讓她從悲痛的日子感受到從上而來的安慰和鼓勵。 

由於早前輔導員評估她患上抑鬱症,她便向醫生求診,按指示服藥。過了些日子,終究查不出男孩的死因,她慨嘆生命如斯脆弱。休息一個月後再上班,上司見她未完全恢復狀態,調她去另一房間工作。一位基督徒同事特意過來鼓勵她要勇敢面對,不要逃避。雖仍然害怕,但她覺得同事說得有理,心想:「如果上帝要我面對,我就面對吧!」當再次踏進那男孩的房間,她便播放詩歌《詩篇廿三篇》,默默唸著:「耶和華是唐素瑤的牧者…」(傳道人教她將「我」字改為自己的名字) 日子一天天過去,她漸漸克服了恐懼,也習慣了每天上班前禱告,求上帝與她同在。 

半年後,醫護人員為她評估時,見她情緒不錯,又能面對出事的環境,就評定她已康復,無須再接受治療。他們還好奇地問她為何康復得如此快速,她欣喜地回答:「因為上帝與我同在,是祂幫助了我!」上帝就是這樣幫助她從恐懼與抑鬱的谷底爬上來。 

後來她與教會姊妹們一起跳讚美操,藉舞蹈表達對上帝的愛,並讓更多人知道祂對她的看顧和醫治。結果她丈夫、妹妹和多位讚美操的參加者都相繼決志信主! 

【資料來源:《中信月刊》65卷第4期2017年4月刊6-8頁「上帝驅走幽暗」】 
 

當我們像彼得一樣軟弱、失敗,跌至體無完膚、掉進憂鬱的谷底時,真的要靠主逐級爬上來,要勇敢面對和接受過去發生的事,不要逃避。主不會老是責備我們,令我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相反,當良心受到責備之後,祂極其希望我們能儘快恢復正常的狀態,重新站起來,甚至以過去失敗的經歷作為警惕,激勵我們做一個比前更堅強的人,邁向靈程的高峰。

耶利米18章記述:「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你起來,下到窯匠的家裡去,我在那裡要使你聽我的話。』我就下到窯匠的家裡去,正遇他轉輪做器皿。窯匠用泥做的器皿,在他手中做壞了,他又用這泥另做別的器皿;窯匠看怎樣好,就怎樣做。」(耶18:1-4) 請留意窰匠把器皿做壞了之後,並沒有將器皿丟掉,而是「又用這泥另做別的器皿」。 

「這個比喻,沒有解釋用泥土製的器皿為什麼曾經作壞,是泥土的質素有問題?是輪盤有瑕疵?抑或是窰匠一時失手?《聖經》留下一個很大的空間給我們。但先知耶利米要帶出的,是這位窰匠對在他手中造壞了的器皿是那麼的不捨,是那麼不離不棄;他沒有把它們扔掉,相反,他要把它們重新再造。因此『陶匠』與『泥土』的比喻,主要講明上帝的愛。我們在人生中遇上種種挫折失敗,就好像給造壞了的器皿,原因很可能是不明,也不容許我們去深究,但最重要的,是知道上帝沒有撇下我們、棄置我們,而是要把破碎的我們重新整合,這正是先知耶利米所帶出的寶貴信息。」【摘自《天使心》125期2016年10月刊88頁「陶匠與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