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召第一批門徒 (5:1-11)

召第一批門徒 (5:1-11) 

「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神的道。….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甚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 

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5:1-7) 

這記述又是路加一個獨家的披露,描述彼得整夜打魚而一無所獲,並耶穌介入後網得多魚的情景,顯示人的無奈和無能,對照神的介入和扭轉乾坤,事件帶出路加「逆轉」的主題。
 

「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驚訝這一網所打的魚。....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5:8-11) 

撇下打魚工具跟從耶穌的門徒,除了西門彼得,還有「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5:10上)。耶穌超自然的能力,贏得彼得對他的崇敬和認信,耶穌馬上邀請他去分擔他「得人」的職事。彼得和雅各、約翰兩兄弟即時義無反顧地跟從耶穌,投身在神國度的事工,與早前厭棄和驅趕耶穌離開自己家鄉的拿撒勒鄉親成強烈對比! 

耶穌的職事可概括地分為三部份:醫病趕鬼、傳道宣講和呼召門徒,當然呼召門徒的目的,除了差遣他們去作前兩部份的事工之外,更重要的,是培訓他們作為他的接班人。 

路加希望透過這些事工曉示耶穌的身份和意義。貫穿耶穌各樣事迹的中間,還有群眾和宗教領袖的反應和評論,有正面和負面的,都可以直接和間接地讓讀者進深明白耶穌事工的果效,以及他所面對的壓力和挑戰。
 

(反思)

在信主的過程中,呼召人決志確實是重要的一環。台上講道者根本不知道台下的聽眾有誰在當下受到聖靈的感動而有意決志信主,呼召能令他們心裡有掙扎。當他們能衝破心理關口,願意舉手決志,那是他們表現出在人前公開表示信主的勇氣,從過去的猶疑不決踏出一步,這一步對他們信主的堅定性是相當重要。 

同樣,對於有宣教心志的信徒,許多時也是透過呼召的環節而突破自己內心的掙扎,願意作出堅定的承諾。耶穌向彼得等人作出呼召,正是為傳道者作出了模範。我們也當留意他在甚麼時候和怎樣的氛圍下向人作出呼召,例如彼得覺得自己是個罪人,耶穌即時安慰他,並呼召他跟從自己,正是一個參照。 

傳道者不一定要在佈道會上才作出呼召,在主日崇拜中也可作出呼召,當意識到講道的信息能夠令慕道者受到感動的話,便可作出決志的呼召,給慕道者有一個表示相信主的機會。即使沒有人決志,也可能給予慕道者心靈上的一個掙扎,逐步邁向決志的時刻。

何志滌牧師和羅乃萱師母,在每期《天使心》都各自分享一篇信息,不過有共同的大主題,可謂夫妻一唱一和。何牧師其中一篇信息分享到:「……我頭四十多年的人生真的沒有流過一滴淚,心中總覺得流淚是弱者的表現。直到1989年,在美國參與一個牧者研討會後,回港的途中神突然讓我看到異象,是一幅很普通的圖畫,是一大群的年輕人,看得出當中有很多是被唾棄,一般稱為『邊青』的年輕人。當時,我不知為什麼就哭起來,為他們仍然流離失所、像羊沒有牧羊人而哭。對我來說,這是很不尋常,因為我從來沒有為失喪靈魂流過一滴眼淚,甚至沒有太大的興趣傳福音,認為自己沒有傳福音的恩賜。我哭了好久,直到我睡著。

回港後,我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裡,只是,很奇怪的就是往後我在講道的時候突然會流淚,同時間感受到神鼓勵我分享簡短的福音信息,然後呼召人相信耶穌。當我順服,看到每一次的呼召都會有人回應。甚至有一次,教會請了一位外來講員,他講道的經文是來自《啟示錄》,講員是一位學者,他分享的內容不容易明白。只是,我突然流淚,我只能順服上台呼召,居然有好幾位朋友接受耶穌基督。這讓我想起從美國回港途中的異象。神似乎在告訴我,男兒不一定流血不流淚,流淚是神的恩典。」

「另外,我這樣的行動並不是三分鐘熱度,我肯定是神的感動。1989年至今,我不是說每一次我流淚後的呼召一定有人回應,不過,我卻感到耶穌要我從流淚學的功課不是有多少人信主,而是鼓勵我傳福音。所以,我每一次講道,在結束前一定分享福音和呼召。那次的異象讓我體會到聖經說:『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提後4:2上) 只是結果如何,只能全然交託給神。」

【資料來源:《天使心》127期2016年12月刊64頁「男兒流血不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