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1-4)

【從耶路撒冷至加利利的職事】 

古代許多君王偉人都被稱為上帝之子,對《路加福音》的讀者而言,「上帝之子」應該不是一個聞所未聞的詞彙。當福音傳至外邦時,讀者大概知道耶穌是個猶太人,而耶穌至初期教會都身處在羅馬政權所統治的世界裡,那麼,作者路加稱耶穌為上帝之子又有甚麼含意呢?這自然是讀者要發問的一個重要問題,路加正要透過對耶穌身分和職事的敘述來解答這個與全人類有關的問題。於此,他先從他的奇妙出生說起。(註 7) 

路加的敘事從耶路撒冷開始,亦以耶路撒冷結束,它突出了耶路撒冷的重要性,這是因為耶路撒冷在猶太人的宗教傳統中有重要的象徵和意義,而路加是要顯出他所敘述的事件與舊約的應許和盼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註 8)
 

序言 (1:1-4) 

「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1:1-4)

在探討「寫作的體裁」一段已敘述過,路加這裡說「按著次序」寫《路加福音》,可能是指事件的確實次序,但更有可能的是從應許「成就」的角度看這「次序」。換言之,路加的所謂「次序」是包含信仰、神學上的,因此他寫的是非一般的歷史,而是救恩歷史。他的次序是從信仰的角度去寫,而不是從史實的觀點著眼。

「使你知道所學之道(‘those things, wherein thou hast been instructed’)都是確實的。」(1:4)

羅馬人對古舊的宗教傳統(如猶太教)一般都採取較寬容的態度,但對於他們所不熟悉的新興信仰,卻抱極大的懷疑,惟恐這些宗教活動會影響及擾亂社會的安定,甚至威脅羅馬政權。路加寫作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陳述基督信仰不是甚麼新興起的教派,而是源於猶太教的信仰。基督信仰所宣揚的並不是不合法的信念和行為,更不會破壞社會秩序,路加希望外邦讀者(包括提阿非羅)對基督信仰有正面的認識和了解。而提阿非羅本人(也代表一些外邦信徒),應該是已經聽過基督教信仰的人,甚至對基督信仰已有一定程度的探索和追求,不過他(或他們)所聽到或認識的耶穌還是片面的,路加的記述正是要建立和鞏固其信仰基礎。

(反思) 

從信仰的角度看聖經中的歷史,會有嶄新的體會,看到神的干預、屬性、工作、救恩......;從創造的開始到終結,一切都是以基督為中心。當人以信仰的角度去看自己的過去,同樣會有嶄新的體會,例如回看過去所遭遇的不幸,沒有信仰的人,內心會充滿唏噓、嗟歎、無奈、憤慨等悲觀的情緒;有信仰的人,會用感恩、樂觀的心境去接受,相信神有祂的美意在。若能夠事事從信仰的角度看事物,便能避免出現很多人為的思想和言語行為的錯誤。

比如在現今的網絡世界裡,網絡為人類帶來很多便利,卻同時為人類帶來危機。由於網絡是即時和互動的,所以有很多未經確定真相的事情,就即時被上載到互聯網,而錯誤資訊在分秒間瘋傳,令人很容易就被這些錯誤資訊蒙蔽了眼睛。有些資訊被上載,背後更是存著不良的動機,或是以高點擊率賺取高收入。

網絡資訊不盡不實,我們要懂得辨識那些是可靠的資訊,了解清楚事件再下定論,尤其很多資訊是未經審查、以偏概全、嘩眾取寵,對社會話題沒有明辨是非。遇有熱門話題時,我們先不要有審判人的怒氣,否則便容易憑一時血氣的衝動去批判人和事,跌落網絡批判的陷阱。雅1:19-20勸勉我們,「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我們要探究事件的虛實,說建設性的話,不要人云亦云,要在網絡世界裡營造一個正面的價值觀。

網絡資訊五花八門、良莠不齊,我們要很小心的分辨甚麼是良好的資訊,我們更要用信仰的眼光去過濾出一些不良的資訊,不要在充滿誘惑的網絡世界裡迷失。因此在瀏覽網絡世界之先,我們提醒自己要堅守《聖經》原則,才能勝過一切網絡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