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日醫好患水臌的人 (14:1-6)
安息日醫好患水臌的人 (14:1-6)
「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去吃飯,他們就窺探他。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的人。耶穌對律法師和法利賽人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他們卻不言語。耶穌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便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裡,不立時拉牠上來呢?』他們不能對答這話。」(14:1-6)
這是在路加的記述裡第三次提到有法利賽人請耶穌吃飯(7:36, 11:37),顯出路加眼中的法利賽人不是全都拒絕耶穌。不過今次有點不同,主人家是「法利賽人的首領」,也請了一些律法師和法利賽人來赴宴,而他們卻伺機窺探耶穌!而在耶穌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的人」,是否也是主人家刻意的安排,利用他來窺探耶穌又會否犯安息日的規條去醫治他呢?看來這頓飯是不懷好意的邀請。
與13:10-17耶穌安息日在會堂醫好被鬼附的女人相似,不過上次耶穌沒有先問安息日可否治病,今次是特別針對窺探他的人而向他們發問,而他的回應跟上次回應管會堂的指控相似。如果律法師等人在安息日仍會救他們的牲畜,那為何他們不能接受他在安息日醫好患病的人?他們不知如何回應,可以想像他們掛著何等尷尬的面容,他們的虛偽也不攻自破。
(反思)
上述的故事可以說是「法律不外乎人情」的一個典型例子,法利賽人對於執行神的律法太過死板,完全不顧及人情,毫無憐恤可言,因此忽視了神定立安息日條例的原意和出發點,是為人著想。他們卻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安息日什麼都要禁止人去做,包括醫病,完全抹煞了律法中人情的一面。但當自己的牲畜有事時,自己卻寬鬆處理,這豈非「寬以待己,嚴以律人」?
另外想到的是,當別人患病時,我們既不是耶穌,雖不能保證病人馬上得癒,但我們可以表達關懷,陪伴他們,為他們禱告,求神憐憫醫治。最重要是成為愛的途徑,傳送神的愛和對前景的樂觀和盼望,讓對方明白,有一個人非常明白他的心情,也有醫治的大能,這個人就是耶穌!
擁有二十多年輔導經驗的資深心理學家兼會牧陳國平博士,分享人如何幫助在患難中的受害者,他說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幫助:
1. 物質方面有人很冷,需要一張毛氈;有人很渴,需要一杯水;有人很想找回孩子,就幫忙打電話…..等等。如果一家經濟支柱不幸猝逝,沒有主要經濟來源的生活是多麼彷徨,所以第一個層面是生活上的重組。我們的關心不能止於言語,如果在物質上可以幫助的,要儘量提供援助。
2. 理性方面在患難的過程中遇有可能涉及人為失誤的,在理性上需要查明真相,討回公道。獲知事件的真相或會讓當事人或受害者家屬感到釋懷。查明真相並非純粹為了懲罰,最重要的是要防止同類的事件發生,或者發生時可減少傷亡。
3. 感性方面感性上最重要的需求和援助途徑是「聆聽」。情緒支援首要是了解對方的心聲,即使對方在傾訴中怨天尤人,我們也不要馬上阻止為某一方辯護,不然對方便不再開口,更難了解他在想什麼、感受些什麼。可能埋怨的背後他有某些渴求,或者有某些事情觸動他的憂傷,所以「聆聽」是首要。進而是「明白」,他很需要有人明白,明白他心中那種苦情與苦澀,而不是與他辯論。若不能明白,談話也無法繼續。
我們要學會與面對患難的人同行,亦期望能將上帝的愛與盼望帶給他們,幫助他們重組生活、思維和心靈。
【摘自《天使心》78期2012年11月刊74-77頁「無言以對 海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