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人及早悔改 (13:1-9)

勸人及早悔改 (13:1-9) 

「正當那時,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13:1-5) 

無論是羅馬巡撫彼拉多所造成的人禍,還是西羅亞樓倒塌的不幸(可以是天災或人禍),其中死去的人都不比在生的人更有罪,耶穌在此處並沒有跟群眾探究苦難的成因,只是提醒他們天災人禍會隨時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勸人及早向掌管萬事萬物的神認罪悔改。他兩度強調,「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言下之意,人人都是罪人,人人都要從速悔改,否則縱使能避過天災人禍,也避不過神的審判。
 

「於是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裡。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就對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著。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13:6-9) 

砍掉無花果樹的理由是因它三年都不曾結果子,令園主非常失望。但管園的仍然不辭勞苦去掘土施肥,希望給它多一年機會。這比喻顯明神一直給人悔改和結果子的機會,正如施洗約翰警告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說:「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太3:8,10) 

(反思)

無論人是無辜枉死,還是犯了十惡不赦的罪而遭天譴,大前提是,人人都不能忽視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解決罪的問題,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羅6:23),而「按著定命,人人都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27) 耶穌是要人先正視這個問題,既然人的命數無從預計,當抓緊現在可悔改的日子,從速悔改!以下一位弟兄經歷過生死的一劫,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會,從中醒覺要把握生命為神工作。 

2009年,剛考完高考的梓銘,在等待放榜之際,抱著一試的心態去參選《亞洲星光大道》歌唱比賽,獲得入選的資格。最後更獲得季軍,及後加入亞視,展開他歌唱和節目主持之路。加入了娛樂圈,卻令剛考上中大就讀中醫的梓銘,始料不及地經受一波又一波的衝擊、一浪接一浪對世俗思想的誤解,令他對信仰開始動搖。後來更離開教會,想一心依靠自己的能力,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才18歲的他,提早踏入這個複雜而混亂的社會,令他無所適從。「當我在七、八年前進入娛樂圈、電視圈的時候,受到的衝擊很大。與他人溝通或交流時,因害羞而令我感到很侷促。身兼工作與學業,對於當時的我而言,是辛苦的,更感到教授和同學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我。或許這只是我個人的心理投射,然而周遭的環境對我而言,都不是友善的:朋友千篇一律的『問候』、家人的不理解,令我無法釋懷。而當時的我正擔任一個開心節目的主持,可謂百般滋味只有自己知。」梓銘心情上的落差,不但來自外在的壓力,更多的是,他發現這樣的自己,並不是他所認識的,那份陌生感令他無所適從。 

直到兩年前,梓銘與無國界組織去了泰北義診。當時在一個貧困的村落中,他平躺在木屋時,視線正好看到天空,眼前的景象,令他感動不已。「當下看到一整片的星空,眼前是一顆顆發著亮光的星星,那一刻,我被神創造之美感動了。我反思自己在社會中,只會埋頭苦幹,做自己覺得開心、覺得對的事,然而,這麼多年來,我原來從未享受過神為我們所創造的一切。」 

「當時做完義診,在落山的時候,穿著涼鞋的我,在懸崖邊與隊友慢慢攀行。突然間,一失足我跌了下去!那一刻,我的第一個反應是,要抓住!身邊的樹枝、藤蔓擦過我,我就不停抓、不停捉,捉一條斷一條。最後,我抓住了一根很幼的樹藤,雖然當時很驚慌,但我卻有莫名的平安,知道我是不會死,因我知道我有未完成的使命要去做,神是不會讓我這麼快死去。」 

梓銘開始回想修讀中醫學這條路。「中醫和信仰,有好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中醫所言的心,是主宰我們人體很重要的部份,耶穌也會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讀中醫期間,梓銘慢慢了解到作為醫者,即使病人沒有診金,也要為他醫治,「因為醫者不但是醫病,更是醫人心。耶穌醫治人其實好簡單,摸一摸他的衣腳就可痊癒,但他所醫的不只是一個人的病痛,他的醫治是帶著能力,能轉化一個人的心。」 

「如果有幕前的工作,我都想繼續做下去,但無奈的是,我做過的兩間,都倒閉了。七年的電視台工作,兩年的電台主持經驗,使我對自己在媒體的角色,有了更深一層的反思。」「當我成為註冊中醫師,開設診所,我重新找到在媒體中的定位。我才發覺,原來我是可以透過中醫,將一些好的資訊與人分享;同時,透過主持或講座,我也可以用我的經驗、口才、唱歌去見證神的作為。」 

「我曾經與一位病人傾談至落淚。神給予我當中醫的恩賜,也讓我有一個好特別的能力,就是好容易捉摸到人心。」在中醫和信仰上,這份「望、聞、問、切」都可以用得著,與病人交流的過程中,「我覺得神讓我可以捉摸到這些人的心,令我會為他們去禱告。同時,神透過我是基督徒又是中醫的身份,讓我接觸病人的時候,有不一樣的感覺。作為中醫,我的經驗尚淺,但聖靈在當中與我一起大大地動工時,祂會保守我用哪種藥、開哪種藥方,祝福我所開的每一劑藥,也能祝福服用的人。」 

「當我們將所有身份都褪下的時候,其實人都是好渺小,而我就什麼都不是。如果沒有神參與在我生命中,我知我會失去奮鬥的方向和目標,失去向前奔跑的價值。」神透過梓銘的口才、言語,在不同的身分中,彰顯祂的大能與大愛。「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16:24) 

【資料來源:《天使心》125期2016年10月刊20-25頁「星光後的覺醒 從心出發的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