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餅二魚的神蹟 (9:11-17)

五餅二魚的神蹟 (9:11-17) 

「但眾人知道了,就跟著他去;耶穌便接待他們,對他們講論神國的道,醫治那些需要醫治的人。日頭快要平西....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說:『我們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若不去為這許多人買食物就不夠。』那時,人數約有五千。.... 

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他們就吃,並且都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籃子。」(9:11-17) 

耶穌拿著餅和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與其後記念自己犠牲贖罪的逾越節晚餐遙相呼應:「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22:19) 此舉便成為以後跟隨者在守聖餐中仿效的動作。

(反思)

這神蹟背後的意義,就是小小的付出在主的手中可以化為大用,祝福成千上萬的人!「你們給他們吃吧!」(9:13) 當然我們今天沒有耶穌行神蹟的本事,可以將小小的食物驟然間變得源源不絕的供應,去賙濟窮人,但「集腋成裘」的概念永遠行得通。下列一位姊妹,就是用此方法去開展了一所在香港前所未有的「社區食物銀行」。 

Noel 帶著一個使命、一份感動和一顆憐憫貧窮人的心,於05年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開始「食物銀行」的緊急食物援助服務。「其實在世界各地,無論是貧窮或是富有的國家,都有食物銀行的服務,於是我便想在香港觀塘區開始食物銀行。與教會商量過後,教會也很支持。」自03年起,政府開始公佈一些有關香港的貧窮情況,在云云數字中,在職貧窮人口最高的卻是觀塘區。高企的失業率使一班工友餓著肚皮,甚至因為沒有吃東西而昏倒,使Noel 意識到區內對糧食的需要十分急切。 

Noel 說:「一切食物是靠有心人士的捐助和教會一些定期的資助。」最初開展食物銀行時,「我們預留了十萬元來買食物給有需要的人,但短短三個月便花光了。這十萬元我們原本是用一年的,於是,同事們就問我是否不應再派食物。」Noel 卻這樣想:「這麼短的時間已經用了十萬元派發食物,其實貧窮人的需要真的很大,但錢從哪裡來?」Noel 感到十分惆悵,她計劃借錢以增添食物資源。但很神奇地,在偶然的機會下,機構中的一位同事認識一位在電視台做記者的基督徒姊妹,恰巧這位姊妹正為導演找一些有關社會時事的題材,於是她向導演提議拍攝食物銀行。導演認為這項社區服務很有意義,便把整個食物銀行的理念、運作、目標、意義拍攝成為一套影片,並在電視節目中播放。 

「節目播出後,突然所有人都在討論食物銀行這項服務,同時認識和支持我們食物銀行服務的人都增加了,我們甚至可以一日之內接二百個電話,有不同的人來問我們有甚麼需要,捐款從不同地方而來。有一個善長很誇張,打電話來說:『我叫了人現在送食物給你們,我買了3,000元食物給你們。』就是這樣一直到現在。」透過從各方而來的捐款,全數都用在食物銀行,大大擴充了食物的供應,受惠人數也得以增加。 

Noel 也積極到不同的教會宣傳,從中也建立了一些很好的夥伴,例如基督教關懷貧窮網絡、大昌行等。「我們的食物銀行一直都是憑著信心的服侍,我們很多時候在這個地方看到神豐富的供應,過程中經歷神很大的帶領。」食物銀行服侍了很多觀塘區的居民,成效十分顯著,這讓政府都看到社區中貧窮人實在有食物的需要。因此在09年,政府便開始參與和承擔,設立了短期食物援助計劃,以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為首,聯同其他四間機構,在東九龍區開始了天糧網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設立了十個派發點,使居民更方便地領取食物、更多人受惠。 

「食物銀行每一年都收到一百多萬捐款,其實我們不知道捐獻者是誰,只知有很多人多年來都不停地支持我們。我相信神會不斷的供應,也是最重要的供應。」神所賜的真是超出人所想所求。 

Noel 認為服侍人都是一種傳福音的方法,用行動告訴別人上帝的愛。當人在困局中看到教會的愛心和支持,便能吸引他們接觸福音─「如何在這社會見證我們的信仰,就是我們正在做的工作。」Noel 盼望能接觸更多有需要的人,不僅是提供食物援助,更希望能提供心靈上的援助,叫人果腹外,更使人經歷神的醫治,得著那使人永遠不餓的生命之糧! 

【資料來源:《天使心》125期2016年10月刊44-47頁「打開天上的倉庫 傾出生命之糧」】

食物銀行的開展事工,與五餅二魚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Noel 知道觀塘區很多工友捱餓,恍似聽到主細微的聲音說:「你們給他們吃吧!」便有心想提供食物給觀塘區的貧苦大眾,因而在觀塘區嘗試實踐食物銀行的概念。當Noel 發覺十萬元的「糧倉」短時間內不敷應用,不想服務就此停止,想繼續運作下去,但「錢從何來?」的現實問題令她好生困擾,這豈非門徒的想法嗎?「門徒說:『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喫麼?』」(可6:37) Noel 正想靠借貸的方法去籌錢,無意中由一位同事透過另一位做記者的姊妹的口,向電視台導演介紹食物銀行的社區服務事工,結果一拍即合。一套介紹食物銀行的概念、運作和意義的影片一「出街」,馬上一呼百應,捐款滾滾而來,食物銀行終於可以順利地營運下去。後來甚至吸引了政府參與其中,將服務延伸至東九龍區,讓更多窮人受惠。這好比鋪橋搭路的安得烈,找到一個孩童提供了五餅二魚,憑小小的信心和勇氣遞到夫子的手中:「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約6:8-9) 神蹟就在耶穌擘餅祝福後發生!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 一如Noel 自己也感覺到,社區內很多需要不是靠一己之力可以做得到,「但是當神把所有人串連、把事情串連時,你就會看見很多人得益。」「作為一個有使命的團體、一個有使命的領導,我們都是愛神的人,愛神的人也是神愛的人,我們願意神的工作、神的愛、神的名在這地得著榮耀,所以我會謹記神給我的使命。」然而萬事起頭難,需要有心人踏出信心的第一步,去將異象予其他有心人分享,一同分擔神召喚他們的使命,正如耶穌將餅不停「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他們就吃,並且都吃飽了。」(9:16-17) 也回應了耶穌當初給門徒的挑戰:「你們給他們吃吧!」(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