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寶訓 (6:17-49)

平原寶訓 (6:17-49) 

路加的「平原寶訓」可說是馬太5-7章「登山寶訓」的濃縮版。之所以稱為「平原寶訓」,因為6:17提到耶穌是在平地上教導群眾:「耶穌和他們下了山,站在一塊平地上;同站的有許多門徒,又有許多百姓….都要聽他講道,又指望醫治他們的病。」 

教導的開首只提到四福:

「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
 

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飽足。 

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喜笑。 

人為人子恨惡你們,拒絕你們,辱罵你們,棄掉你們的名,以為是惡,你們就有福了!當那日,你們要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他們的祖宗待先知也是這樣。」(6:20-23) 

然而在路加獨有的敘述中,耶穌接著提到四種禍去對照以上四種福:

「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

你們飽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飢餓。

你們喜笑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

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6:24-26) 

這四福與四禍,突顯了耶穌宣講中鮮明的對比和逆轉,貫徹了路加一直所強調的「逆轉」主題信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這四福都是針對低下階層和受欺壓的人說的,這都是路加所關注的社群。而馬太八福中的七福所強調的,是信徒的靈性反省與品格修為─虛心、哀慟、溫柔、飢渴慕義、憐恤、清心、使人和睦。因此路加著重描述社會上人民生活的實況,多於人內在靈性的質素。 

耶穌在路加中的宣講,不僅呈現貧富、強弱、貴賤等社會和經濟的對比,更有對富裕和有權勢的人信仰上的挑戰,而非一味針對、否定或貶抑他們。他是要挑戰他們去認識信仰的真諦及其對應生活的責任。凡願意以積極的態度回應耶穌的宣講,不論他的身份如何,都可以得著上帝國度的應許和福氣。可以這樣說,路加的描述是較為包容性的,這在往後敘述一些上層人士回轉悔改的故事中可見一斑。 
 

耶穌有關神國度子民質素的講論中,也表達了行為逆轉的主題,是從被動的姿態變成主動:「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凡求你的,就給他。有人奪你的東西去,不用再要回來。」(6:27-28, 30) 

上述的教導說明耶穌的跟從者不是被動的受壓者,而是主動的施予者。他們所實踐的,不是一般倫理或價值觀所能理解的,耶穌並舉出這兩個極端的例子:

「有人打你這邊的臉,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有人奪你的外衣,連裡衣也由他拿去。」(6:29)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你們若借給人,指望從他收回,有甚麼可酬謝的呢? 

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6:31-36) 

一般人是因應對方的態度和行為來決定自己回應的方式,而耶穌卻要求跟從者以自己的憧憬、遠像和價值觀─上帝的賞賜─來決定一己的行為。跟從者的行為不是由別人的行為所激發,而是由內心的聲音所引導,就是上帝的聲音。這力量並非源自一己的意志力,乃是源於上帝,也是基於對上帝恩慈的認識和個人與上帝的關係上。 

耶穌的教導是富有想像力,也是富創造性的力量,能因應個別的環境和外在因素,作出活潑而有力的決定和行動。而這並不是良知的呼喚,乃是上帝召喚其子民的聲音。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KJV 'Judge not, and ye shall not be judged: condemn not, and ye shall not be condemned: forgive, and ye shall be forgiven.')(6:37) 

這一句在《現修版》的翻譯是:「不要評斷人,上帝就不審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上帝就不定你們的罪;要饒恕人,上帝就饒恕你們。」與英王欽訂本的翻譯吻合,顯示出耶穌對倫理的憧憬,並非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協調關係上,而是上帝的審判上。跟從者要為自己的行為向上帝負責。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6:38) 

同一道理,耶穌倡議的倫理,是建立在上帝的賞賜上。而終極的賞賜和審判是來自上帝,不是人。
 

「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6:40) 

耶穌作為上帝之子,這些天國倫理的表現,都在他的生活和職事中彰顯出來,跟從者便可有實際參考的榜樣。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6:41-42) 

天國子民的倫理,是在於自己內心的省察和體會,而不是因應別人的表現和態度。
 

「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裡摘葡萄。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6:43-45) 

正如各種不同類型的果樹,上帝子民的生命應該是表裡一致的,信仰的質素與生命的流露不能分割。耶穌所說的,不是一套道德倫理守則,而是生命的認信和順服。
 

「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凡到我這裡來,聽見我的話就去行的,我要告訴你們他像甚麼人:他像一個人蓋房子,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惟有聽見不去行的,就像一個人在土地上蓋房子,沒有根基;水一沖,隨即倒塌了,並且那房子壞的很大。」(6:46-49) 

耶穌提醒門徒要切實地活出信仰的質素,而不是只在口頭上遵行他的教訓。他以蓋房子作比喻,進一步說明門徒建造屬靈的生命,並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因為房子是否穩固,完全在於其根基。門徒要留意自己內裡生命的建立,是否以耶穌的宣講和職事為榜樣和基石。若然的話,在惡劣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屹立不倒,否則他們便容易隨波逐流,終被世界的洪流沖走。
 

(反思)

平原寶訓大都強調要愛人,而愛心是藉著行動去活現出來,從而彰顯神的愛。愛人往往是要主動出擊,以下是一個愛心關懷殘疾人士的見證。 

Richard中學時期信主,形容自己當時為假日基督徒。近40年的職場生涯中,由當社工服侍曾經在囚人士和精神康復者,到有了一個先天腦麻痺症的小兒子,他見證著神的帶領和祝福。因兒子長期的嚴重抽筋,全家於兒子徘徊生死邊緣中經歷神的大愛和拯救。曾以為「自己攪得掂」的Richard,重新追求並倚靠神。至今兒子已有六年沒有再抽筋,他深切體會到神的眷顧,並經歷到「愛」能使人更謙卑,讓生命蛻變和成長,讓人更懂得用神完全的愛去愛人。 

Richard曾經輔導過一個個案,父母被特殊兒的長期失控行為重壓情緒,迷失方向。看似前無去路,身心俱疲,壓力爆煲,竟萌生殺掉孩子的念頭,寧可坐牢,也絕望地認為這就是唯一的出路!Richard看到人的軟弱時,唯靠聖靈的幫助,透過禱告代求,安慰勸勉,拆解心結。明白人對愛其實有很多限制,唯有主完全的愛,才能帶來真正的盼望,避免悲劇的發生,走出困局。 

蒙神奇妙的帶領、加倍的恩典和力量,Richard縱然缺乏資源,仍毅然於2011年11月開辦了殘疾人士院舍「東海愛兒之家」,照顧近百名精神病康復者及智障人士。除了照顧院友日常起居飲食,每年也籌辦福音佈道聚會,期盼院友及家人都能認識神的大愛,以這愛幫助及鼓勵院友和家人跨越重重的障礙。 

經營院舍挑戰不斷,Richard說很多時候不懂如何做「這盤帳」,唯有禱告信靠神的教導來做好這盤帳,毋忘神呼召他照顧別人的初衷。神藉小兒子的病,讓Richard重建與神的關係,以實踐祂的愛作生命導向,靠主勇往前行! 

【資料來源:《號角月報》2017年1月版04頁「生命連基督 實踐完全愛」】
 

人生在世,走過跌宕起伏的世途,得到的不盡是愛,有時還會受到傷害。大部份的人都活在愛恨交加之中,既傷害別人,也受別人傷害。漸漸地,有些人便以心中的恨,代替了原來的愛,如夫妻反目成仇、兄弟暗中互鬥......。智障和殘障人士在社會上備受欺凌,尤其在國內,這是由於迷信和錯誤的觀念,認為家有智障、殘障孩兒,是祖宗或父母作孽,不但孩子受到歧視,祖宗、父母也受到冤屈。 

耶穌卻徹底地改變了人們對殘障人士的錯誤觀念,原來生而智障或殘障的人,並非因為誰的罪孽,而是為顯出神的作為(約9:3),讓人生發憐憫和愛心,也為自己的正常而感恩。這些革命性的理念,讓西方社會對智障和殘障人士,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不但在社會上沒有受到歧視,還得到特別的照顧。而委身服侍殘疾人士的Richard,他的見證讓我們發覺神是何等憐憫身體有缺憾的人,也讓Richard領悟到「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