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耶穌 (2:40-52)

年幼的耶 (2:40-52) 

「每年到逾越節,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當他十二歲的時候,他們按著節期的規矩上去。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過了三天,就遇見他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2:42-47) 

耶穌的父母每年逾越節都上耶路撒冷去朝聖,再一次證明他們是敬虔的猶太人,孩童耶穌就是在這種根深蒂固的猶太信仰及文化下被孕育和薰陶。 

耶穌獨自留在聖殿時只有十二歲,這年齡是象徵著孩子正在過渡到成年人階段,他的責任感、身分的自我認識都漸見形成,在家庭中不再是被動的角色。 

2:41形容孩童時期的耶穌是充滿智慧:「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他留在聖殿與猶太教師談論,有聆聽也有發問,而周遭圍觀的人都驚訝他的應對能力,甚至他的智慧可能超越猶太教師。聰明伶俐的少年耶穌,不乏與外邦文化傳統中、古代英偉人物的天賦異稟有相近之處,路加透過這件事迹投射耶穌將來的職事─以神賦予的獨特智慧講解經書,以曉示耶穌身份的宣告。 

而這段路加獨有的記述,再一次讓讀者明白耶穌與聖殿的特殊關係,這在耶穌回應急如星火的馬利亞便立見真章:「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或譯: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2:49) 耶穌所擁有從神而來的智慧和恩賜,驅使他要留在聖殿裡,因為這原本就是他父上帝的家!他在十二歲的年紀已很清楚自己身份的由來,與猶太人所敬奉的神有特殊的父子關係,同時也感受到父上帝讓他在這世界上有特殊的職事和使命,他視此為父上帝的事。而上述這句看似不近人情的說話,正是表述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特殊身份,他不僅是約瑟和馬利亞的長子,更是上帝之子,在兩者權衡之下,他必須順服天父上帝的旨意。 

儘管耶穌與天父的關係必須凌駕於肉身父母的關係之上,這並不表示他是個忤逆的孩子,在邁向成年的階段,他仍然跟從他們回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2:51)。然則在聖殿這個「對峙」的經歷裡,馬利亞初次感受到耶穌與她的距離愈來愈遠,也體會到這個孩子將會帶給她更多心靈的苦澀,正如他初生時西面給她的預言:「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2:35)。當然最痛心的,莫過於親眼看見兒子被釘十字架!
 

(反思)

年幼的耶穌對自己特殊身分的逐漸認識,令我聯想到卡通電視或電影中的超人(Superman)。他來自一個星球,還在嬰兒的時候,在他所住的星球爆炸前,被他父親用太空船送往地球,被滕下無兒的農場夫婦發現,起名為克拉克,把他撫養成人。他有著與生俱來的超能力,在養父母的教導下,思想日漸成熟,有極強的正義感與同情心,決心利用自己的超能力為人類謀福祉。 

他選擇了養育他長大的土地,選擇了作為人類而生活。他在報館當一名記者,常常需要面對各種強大的反派勢力。他雖是外星人,卻從養父母那裡學到的是愛、善良和人性。每每在危急關頭,他便穿上藍色緊身衣,披上紅色斗篷,化身超人挺身而出,行俠仗義,拯救世人。 

超人的故事隨著歷史的發展也在逐漸演變,八十年代,隨著美國漫畫逐漸朝著「現實化」的方向發展,超人這個人物本身,也被從理想化的神壇上拉了下來,放到了充滿艱險的現實中。然而最大的變革則是超人的定位:他首先是出身農家的記者克拉克,其次才是超人。年輕的克拉克一面尋求並逐漸認識自我,一面努力追求平凡人的生活,這個外星人比人類還要有人性!超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英雄,也不是孤獨的外星人,而是人性和神性的統一體。 

某程度上,神子耶穌與超人扮演的角色十分相似,他道成肉身來到人世間,過著人類的生活,長大後一步一步將神的愛具體地展現出來,包括以他的超能力醫病趕鬼,以他的智慧和勇力與敵人周旋,無懼強權和惡勢力,最後為拯救人類而犠牲。 

倘若我們將我們的身份代入耶穌或超人的角色,便會感受到我們在地上有特殊的身份和使命,按照聖經的教訓將神的愛具體地展現出來,憑信心相信有內住的聖靈賜予我們不同的恩賜與能力去服侍人,藉我們聖潔的生活和言行去宣揚救恩,成就神要我們在人世間完成的使命。 

我們要從福音書上多感受耶穌神性和人性的一面、他在地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他為榜樣去活出我們在地上應有的特殊身分─「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