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種的比喻」實用篇
「撒種的比喻」實用篇
撒種的比喻有四種情形,看見貧窮人的反應,也可以有四種情形。角聲佈道團的《號外月報》,每次都會登出一兩個極需賙濟的個案,讀者看見這半版「愛心匯點」的篇幅,會有四種不同反應。
第一種反應:知道是救濟人的宣傳,馬上迴避,如種子撒在路旁,飛鳥來吃盡,一點憐憫之心也沒有。
第二種反應:有興趣知道當事人的處境,一面閱讀一面為其惋惜難過,生發同情之心。閱畢見到月刊的呼籲,冀望讀者伸出援手,立時有抗拒的心,想到很多藉口,如天下間有這麼多人等待救濟,又救得誰,就讓有心人去救濟吧。結果塞住憐憫之心,就像種子撒在淺土石頭地上,發了芽,但日頭出來一晒,立時枯乾了。
第三種反應:看罷生出憐憫之心,受聖靈感動,願意作出奉獻,但只此一次,下不為例,心想自己每月都已作出十一奉獻,這次回應了聖靈的感動,不保證下次有機會看到月刊,遑論再有聖靈的感動,去作出同樣的回應。結果產生了抗拒的心,下次甚至迴避,不欲再看月刊,縱使看到月刊,也刻意去迴避不看那一版救濟的篇幅。這就如種子撒在荊棘裡,曾經生長過一段時間,卻不能繼續健康地成長。
第四種反應:今次回應聖靈的感動,願意伸出援手。想到「施比受更為有福」,事實上,自己不用別人施捨,甚至有施捨的能力,當然比人更幸福。另外,相對於一些有頑疾極需人救濟的病人,自己身體健康,不用為醫病花費一分一毫,自然是比別人更幸福,而當事人所收到的金錢,只是用來醫病,不是用來享福。甚至想到,「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又想到「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聖經關於憐憫貧窮的經文比比皆是。想到願意施捨的,實在是神的恩典,也是一種恩賜,因此生發一種憐憫窮人之心,渴望每個月都拿到月刊,看看有誰需要幫助,作出奉獻。
耶穌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再想:「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難道神很窮嗎?需要我們借錢給祂?我的錢財也是神恩典的供應,神要我奉獻所託管的金錢,我豈敢說不,怎敢說是把錢借給神?其實神是藉此鼓勵我們去施憐憫之心。而祂樂意把我們用來施捨的金錢,看作是借給祂,有借必有還,祂應許的就必償還給我們,不一定在金錢上,所得的回報甚至金錢也未必可以代替,例如健康。當我們施捨時,從不會想到會得到當事人償還給我們,因我們不是借給他,但神應許必定償還給我們,甚至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的。神早已為我們在天上開了一個戶口,我們每次施捨時,就是把錢存入這個戶口,愈施捨得多,存款便愈多。當我們到了一個程度,很想去施予,自然沒有為難,沒有抗拒的心,正如腓立比教會的信徒,是樂意的施予。這樣的種子是種在好土裡,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收成。
撒種的比喻豈止應用在施捨的事情上,平常生活上很多其他的善事也是在「撒種」,同樣也可以有不同的回應,例如探望老人家。間中亦聽見朋友有老人家需要入住安老院,入住後老人家自然是有點寂寞,因此很多長者都抗拒入住安老院,甚至聽到朋友中有家人辛苦排了幾年才等到有公立安老院的床位,卻因當事人堅決反對而作罷。
倘若老人家肯屈就入住安老院,自然希望家人多點來探望,但家人當中卻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可以無動於衷;有的都有丁點兒想探望的,卻因忙碌或其他原因,藉詞推搪,最後都沒有成事;有的探了一兩次之後,關切之情便慢慢退卻了,以後愈來愈抗拒往安老院;至親之中,有的定期探望老人家,心想見得一日得一日,又想到老人家過往在家中的日子已是少有陪伴,現在要在安老院孤獨度過餘生,更應把握機會多點陪伴,補償過往之不足,因此每次都抓緊空檔去探望,表達關切之情,自然沒有抗拒之心。耶穌說:「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10:42) 素不相識的也樂意給一杯涼水,更何況自己的親人,豈不應把溫水遞給他(她)嗎?這樣的撒種必得著三十倍、六十倍,甚至一百倍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