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的前瞻性(六)

管家的前瞻性(六)【治國(2)】

上一篇提到牧養方面的信息,本文會延續這個題目的信息,之後會討論牧者與長執會之間在共同管理教會上的配搭問題,又會談及如何評核牧職人員的表現,最後會提供「福音證主協會」今年出版的一本小冊子《疫有轉機─面對移民、失業、流失潮的應變》內的一些實用性資料,給牧者在新常態下如何牧養教會作參考。 

(牧養)

首先,牧養離不開「門訓」,即門徒訓練,像耶穌訓練十二門徒一樣。香港馬鞍峰教會一位牧師在「創視─標竿教會大會」節目中分享了一個「門徒訓練過程」的信息,簡單來說就是3M:Membership(會友),Ministry(服事),Mission(宣教)。

  1. Buy them in (領入門)
  2. Build them up (做栽培)
  3. Train them well (裝備好去服事)
  4. Send them out (差出去) 

另外,牧者提到教會快速增長的三件事:

  1. 異象指引─異象要有聖經根據,一般關乎救恩和佈道
  2. 團隊同工
  3. 宣教導向─地區平安、全地平安 

信徒接受教會的栽培後,便成為服侍教會其他肢體的屬靈領袖,帶領他們一起在屬靈生命上成長,作忠心的管家。信徒要有前瞻性的服侍,肯付出,而非像星期日信徒那般只有接受、沒有付出,這正是筆者想要強調的信息。好比一個想要晉升更高職位的員工,除了要在日常工作中表現出自己的辦事能力之外,工作以外也可能要積極地去參加一些進修課程,提升個人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一個只求安穩於目前崗位的員工,自然不會有甚麼意欲去尋求職場上的突破。耶穌在「按才幹給銀子」的比喻中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太25:29) 這意味神施加恩賜的原則,就是那願意為神多付出的,神更樂意給他更多恩賜去為天國效力。 

上一篇訪問了一位帶職事奉多年的弟兄,我亦訪問了另一位在美國認識的姊妹,她是一位全職事奉多年的美國華人教會女牧師。以下是我訪問她的內容,同樣關於牧會的經驗和心得: 

[Q] 你對牧養年青人是否特別有心得?
[A] 我對年青學生的一代比較有負擔,更有機會進入他們的群體。要說心得,應該是對年長的弟兄姊妹。 

[Q] 美國的年青人崇尚自由開放,他們有問題是否不容易處理?
[A] 對還沒有信主的年青人或許是吧,但年輕人一旦相信耶穌後,他們的看法就比較保守,尤其認識聖經後,更是以聖經為根據來做他們思想的基礎。我們教會作的年輕人工作,面對的都是從東南亞過來的比較多,因此就不像在本地美國出生的年輕人的開放思想。 

[Q] 他們遇到有問題時,會主動尋求你的意見嗎?
[A] 一般上,年青人有問題,都會先找他們年輕人的輔導或是教會負責青年事工的主任。若是他們的問題比較嚴重或者比較困難的回答,他們的輔導會請教牧師的協助。 

[Q] 據你所知,他們哪一類問題比較多?
[A] 不同類型的人會問不同的問題,比如:有些是有關男女關係、道德的問題。有些是怎樣活出像基督生命的問題,有些是如何傳福音等等。比較多的問題是:基督徒怎樣在這複雜的社會中活出聖經的要求。 

[Q] 要栽培一個年青人到成為教會領袖是否很漫長,你有成功的個案嗎?
[A] 是的,必須要忍耐、用心、花時間、給機會。我說其中一個例子吧:有一位從澳門來讀書的女孩,在我們教會年青的退修會中,我帶領她信主,用心栽培她(不只是她一位,一般上,我同時都會栽培三至四位有潛力做領袖的年輕人),發覺她帶領人信主很有負擔,就帶她去短宣(巴西、泰國、墨西哥),給她機會在青年團契中做同工,後做團長、教導主日學,後來做了教會執事,後讀神學,現在已畢業回到澳門某間教會做女傳道,已經有三年。 

從開始到做傳道人,加起來都有超過15年的時間來栽培這位姊妹。能從不信到成長及被神使用,真是一段非常漫長的日子。其實人的力量還是不夠的,若不是上帝的憐憫,人心也不會改變、成長、被神使用。 

[我的回應] 難得你這麼有心花時間去跟進有潛質的信徒,終於不負所托!

[她的回應] 雖然栽培年輕人的工作很漫長,可是這是非常值得的,因為他們一生的蠟燭還能夠被點亮的時間很長,所以值得去投資。 

[我的回應] 是的,看見他們不斷成長,就成為你悉心栽培他們的動力。

[她的回應] 所以,我在教會服事的最後十年,我常常帶著剛信主的、有潛力的、有追求長進的年輕人到墨西哥傳福音、做短宣。其中有三位目前在神學院拿課程進修,又有兩位在教會全職負責不同崗位的服事。 

門徒訓練對年輕人相當重要。在我要退休的最後半年中,帶領十位年輕人,每一個星期在我家裡做一次門徒訓練,鞏固他們與神的關係、與人的關係,並願意將生命被上帝使用。 

[Q] 很好!現在想問問關於年長的弟兄姊妹,你牧養他們有甚麼心得或技巧?他們容易聽你話吧?
[A] 用心去愛他們最重要,公平對待每位長者,耐心的用耳朵去傾聽他們重重覆覆的歷史和經歷。教會年長團契我帶領幾十年,常帶他們戶外活動,真心對待他們。我被他們稱為「媽媽牧師」,他們的解釋是:我帶他們就像媽媽帶孩子一樣。 

[Q] 你們的關係真的很密切。你對他們的要求和對年青人的要求很不同吧?其實對年長的一輩應該要求些甚麼?
[A] 我對長者的要求:他們每天要讀經(給他們資料,我自己寫了很多每日聖經靈修的資料);一年帶一個人回團契;一個月背一句經文;查經之前一週分發簡單的功課,要他們動腦筋預備好來查經。要求但不是硬性的。 

對年輕人和對年長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樣,但目的是一樣的,就是要他們成長,要他們更愛主,不要浪費每一天的光陰。 

[我的回應] 又要牧養年青人,又要顧及長者,勞苦功高!

[她的回應] 感恩神使用我在同一間教會服事祂數十年,因此我能親眼看見我帶領信主的人一步一步的成長,直到今天能夠站在講台分享主日崇拜的信息,這種滿足和喜樂不是每一位牧師都能得著的福份。 

[Q] 教會應該有執事會或長執會之類吧?你有沒有經常參與他們的會議?
[A] 教會被聘請的牧者和全職同工必須參加,並要寫報告給長執。 

[Q] 每次都要寫報告?要交代些甚麼?
[A] 其實,傳道人每一週都有同工會,同工會之前,同工們必須寫下一個星期之內做些甚麼,每週一次交功課。或許這教會是比較有組織,人數和同工比較多。 

[Q] 當長執會討論一些較為重大的問題時,各人總有不同意見,你也可以表達你的意見嗎?
[A] 絕對可以發表意見和看法。若在討論中有很明顯的不同意見,在必要時,長執會主席(或牧師)就會建議成立一個小組,從長執當中找出幾個人繼續討論,並將結果報告給下一次的長執會。 

[Q] 多年來你的牧師團隊或執事會成員在教會事工方面的配搭上,你會如何形容?順暢?
[A] 我在教會最能誇口、值得驕傲的是:長執們非常同心,並尊重主任牧師最後給的意見。這麼多年來,長執會未曾發生過爭論、相罵等場面。感謝神!這也是我願意留在這教會服事這麼長時間的原因。 

長執被選上後,主任牧師跟牧師們一起討論他們的恩賜和教會當前的需要,來訂下他們服事的職分,並與當事人討論他們是否願意經過禱告來接受給予他們建議的職分。一般上大家都配搭得很好。總體來說,我認為這個教會是很健康,並且願意為社區服務、傳福音的一間教會。這教會畢竟是歷史悠久的教會,所以在組織上、行政上、人際關係上,都很平衡和健康的。 

當然在教會這麼多年,會遇見談不來或做法有些不一樣、看法不同的同工,但是,大家都很清楚,為了這個教會的健康和神的托付,我們會放下自己的認為,一起努力的、同一個目標的、各盡其職的讓神的教會健康長大。

很感謝神,神特別恩待這教會,好像每一個來教會服事的同工,都是神親自的挑選,都清楚是神的呼召,我們工作起來就非常容易。 

[我的回應] 那就很不錯,我常想做牧師要常常處理很多人事上的問題,大家若有不同意見時,不容易處理。

[她的回應] 整體上來說,教會的會友們也都非常尊重傳道人,使我們牧養的工作就容易、輕鬆得多。 

[我最後回應] 那就很好,可以專心做好傳道和牧養工作。[完]

王一平牧師在創視《屬靈教室》─「一言道破」系列節目中分享說,保羅在傳道中作為mentor帶領了兩個mentee提摩太和提多,並在書信中稱他們為他主內的「真兒子」(提前1:2;多1:4)。接著王牧師說, 

做mentor的資格:

  1. 有經驗可分享
  2. 有成功的秘訣可分享,也可分享失敗
  3. 要維護誠信,即 ‘integrity’ (裡外一致),這是最重要的
  4. 有人際關係的脈絡
  5. 有模仿的典範─做mentor不單是傳承知識、學問,最重要是生命影響生命、生命塑造生命。 

選擇mentee的條件:

  1. Character 品格(最重要)
  2. Competence 能幹
  3. Commitment 委身
  4. Chemistry 緣份(有時未必能遇上合適的人選) 

Mentoring的過程需要:

  1. 循循善誘
  2. 用心聆聽
  3. 設身處地(了解mentee的難處)
  4. 積極塑造(成為屬靈領袖)
  5. 發展所長(發揮mentee的恩賜) 

不得不提的是,信徒容易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在社會上有能力的人應該在教會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或權力。這正是哥林多教會的弊端,有些信徒追求強大的恩賜,成為教會領袖之後,便藐視其他肢體在教會的重要性。保羅在林前12章形容教會如同一個由不同肢體組成的身體,每個肢體都各自有它的功用。一切恩賜的發揮都該以愛為出發點,要學會彼此尊重─「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12:24-25) 

王牧師在1966年創立了「亞洲歸主協會」(「亞協」),帶領「亞協」開拓亞洲最前線的宣教事奉。他分享自己最初三十多年的侍奉主要是宣教,是動員,是全世界到處跑,去籌款。每次去的都是一些大教會或大的活動。他所做的絕大部分是「傳揚」(proclaim),「傳揚是向遠的,向多的,向大的;傳揚是比較淺的、短暫的。」當他辭去會長一職退下來之後,成立了一間新的機構,專門「牧養牧養者[去]牧養;訓練訓練者[去]訓練;領導領導者[去]領導」,他所做的就是「傳承」。「傳承和傳揚不同,傳承是近的、少數的、深入的、長久的。」

(執事)

現在要談談教會執事所扮演的角色。 

下文是「基督教調解中心」在《明報》刊載了一篇文章,題為「教會執事會的分裂調解」:

(問) 執事是教內的資深信徒領袖,在教會中長期事奉,與教牧同工彼此配搭,共同商討教會的整體決策,是教會日常運作的核心人物。每當聽聞有教會的執事會意見不合,小則執事會之間心存芥蒂有損和睦,失卻了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的互信基礎,嚴重的甚至要大興訴訟對簿公堂,導致教會分裂,神和人的心都感到傷痛和可惜。教會執事會的分裂,如何是好?

(答) 處理教會的事往往會比處理一般辦公室的議題困難,因為需要顧及處理的手段是否合乎信仰的體統,既要能建立教會亦要能造就信徒,實在需要神所賜的百般智慧和能力,才可以辦理好教會的事。執事們都同是神家裡的好管家,忠心事奉,事事都以教會的好處出發、以聖經真理為依歸,每位執事所提出的意見都是竭盡心思考慮周全的,奈何怎樣執事們會有意見分歧。是誰的建議「不夠好」?究竟誰是「擇善固執」?誰是「執迷不悟」?這樣就愈強化了彼此之間對峙的張力。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其實執事們所要學習的課題並不單是在於商議一個最佳的決議案,透過商討的過程,教人明白屬靈上所潛藏的功課,往往更是出人意表,或許是「謙卑順服」,又或許是「多行一里路」,也或許是「行善不可喪志」…層出不窮,終身學習。原來執事們正就是神要好好陶造的對象呢!

「意見分歧」經過時間的發酵會演變成「對立」甚至「分裂」。撲滅小火種才不會釀成大火災,執事們要有智慧地把握時機,及早把衝突降溫,避免問題惡化。病向淺中醫,千萬別讓執事會的「意見分歧」漸漸地演變成為教會分裂的破口!

「基督教調解」是適合應用於調解教內紛爭的方法,它不但具有一般調解的特色:保密性、自願性、自主和自決,更重要的就是在調解的過程中,能讓弟兄姊妹在和諧和感覺安全的氣氛下,藉耶穌基督的愛彼此寬恕與包容,以聖經真理作為切入點,重新建立彼此之間的互信,坦誠地溝通;願意謙卑聆聽對方的感受,放下自我的執著;在過程中隨時適當地配合禱告反省,讓聖靈光照各人內心的癥結所在;並向神認罪悔改,讓神的大能醫治「心病」,改變人的心態,依靠耶穌基督成為「和平之子」,順服聖靈引導消除嫌隙,修補裂痕,期望最終能夠達到彼此復和,重建關係,同心合意興旺福音,回復教會的和諧與合一。

【資料來源:《明報》2021.3.30 A8頁》】

長執會是教會作決定的群體,牧者或長老需要執事們的合作與幫助,一起作出對教會的健康更有智慧的決定。牧者與執事都是服事教會的同工,同工與同工之間要彼此信任,並信任聖靈在群體之間的工作和引導,即便作出的決定不是每個人都滿意。保羅曾勸喻腓立比教會兩位女同工「要在主裡同心」(腓4:2)。他又在腓2章呼籲信徒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腓2:2),這裡不是說大家有同樣的想法,正好相反,大家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但保羅鼓勵他們「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3-4) 保羅強調信徒不要單顧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要能放下自己的堅持,順服團體的決定。 

「宏恩基督教學院」在《天使心》4月刊介紹了一個該學院在今年4月首個為教會同工開辦的「持續進修基金課程─教會行政及實務工作」。學院說,負責營運教會的信徒領袖,包括有執事、理事、幹事及教牧人員等教會行政人員。教會同工一方面需按照聖經牧養,另一方面需按照法例營運,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實在有必要為他們提供適切的學習平台。 

該課程的目的旨在提高教會領袖在領導及治理教會的知識、態度及技能,以實踐教會傳揚福音及服務社群的使命。課程內容包括從聖經真理認識教會的使命及實務功能、聚會管理、教會財務管理及運作、文書工作、活動策劃及禮儀知識等。課程由資深牧者及教學團隊任教。學院亦會邀請不同的基督徒專業人士(如律師、會計師等)協教,為學員提供全面的專業培訓,在教會中學以致用,加強在基督教教會及機構管理的能力。詳情可瀏覽「宏恩」網站。 

「環球電台」《沿路有祢》─「信徒皆祭司」信息中,提到坊間一些錯誤的觀念,例如:教會主流把牧師當上帝發言人;教會轉型為企業,而牧師的薪資與退休主要還是看「業績」或「貢獻度」,種種偏離聖經的矛盾帶來不少混亂。信息中提醒信徒一方面要小心看待牧師這身份,不要盲從,不要高舉;另一方面也必須支持所有清楚蒙召的全時間傳道人專心祈禱傳道,讓這些人忠於「職分」而非忠於「職業」。 

冦紹涵牧師在 「創視」《屬靈教室》節目中解釋《哥林多前書》9章時說: 

「牧者是上帝的僕人,不是人的僕人,不要失去一個屬靈的原則:在教會裡做掌權的,負責管理教會財務的,千萬不要用上帝給你的權利和位份去控制上帝的僕人。要懂得敬重他們,要為他們想:現在教會給他們的薪俸,能不能讓他安心做正工,全力地去在上帝的工作上發揮,幫助他發揮上帝在他身上的恩召和使命,讓他去完成。這是祈禱傳道以至管理飯食互相配合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而不是彼此制衡。一個傳道人如果處處顯得不足,別人怎能看見上帝的恩典?當然傳道人也不能奢侈浪費,整天顯出坐著的是名貴房車,也讓人看不見上帝的榮美。 

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14節),是一件合理的事情。不要以為教會提供了金錢給傳道人,教會便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從來都不是!傳道人是靠著上帝養生的,教會不過是執行上帝的旨意,教會只是一個角色而已。保羅拒絕受教會供養(15節),那是上帝對他個人的一個特殊的帶領,這不是常態。保羅所誇的不是不領教會津貼(比彼得等人更優勝),他誇的是主在他生命裡的帶領,不負累教會,可將給他的資助用在其他事工的需要上。 

他自己也說傳福音是沒有可誇的,他是出於自己是外邦人的傳道人,用不領教會的資薪方式去傳福音,沒有甚麼可誇的,是不得已(16節上),是上帝的選召和恩典臨到他。大光照亮他,使他明白上帝的真理,為此而回應上帝在他身上的作為和祝福。現在全力發揮上帝給他的恩賜,他不回應這麼大的恩典就有禍了(16節下),枉費上帝對他所做的一切,他就變成不忠心的僕人了!

保羅所誇的不是不拿教會的薪水,他從來不是用傳福音來交換恩典,是先有恩典之後,領受上帝的託付(17節下)和選召來回應上帝,所以說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17節上)。他說『甘心』是指心態上,希望人得著福音的好處(23節),而不是為得薪水。」

(評核牧者)

王一平牧師在「創視」《屬靈教室》─ 「一言道破」系列信息中,有一個題目是《我到底怎樣評核牧師》,值得教會的管理層參考。王牧師開首便引用了帖前5:12-13的經文,「弟兄們,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就是在主裡面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又因他們所作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你們也要彼此和睦。」接著他分享了下列信息: 

美國一份2018年關於牧師報告所提及的個人性問題,包括:壓力、失眠、患病、自責、酗酒、藥物、吸毒、陷入色情網絡、憂鬱、離職、耗盡、家庭破裂、婚姻出軌、自殺。報告中說,如果可以的話,有另一份工作,有70%牧師不想再做下去。這份報告是由兩間很有名的機構出的─「富樂神學院」和專做民間調查的 “George Bouner”。 

美國每年有2萬個牧師/傳道人離職,30%教會講壇是懸空的,有85%牧師或傳道人在同一間教會服侍不超過四年。西方社會的反權威、坦率直說、公事公辦,再加上一宗又一宗教會醜聞,促使上述的情況出現。由於有不少名牧醜聞被廣傳,教外的人都有些瞧不起他們,華人教會或多或少也受到這種風氣影響。 

不過在香港以及亞洲,牧師又如何被看待呢?

  1. 從小被尊重為上帝的僕人,蒙上帝揀選作群羊的牧人,可以管教我們。
  2. 多人治,少法治
  3. 有制度卻沒有執行
  4. 著重情面─有情面就沒有制度,為了情面,可以將很多事情掩蓋起來。在表面上裝作一個很和洽的模樣,但裡面卻不然。
  5. 傳統文化─教會內更加被傳統綑綁 

現在營運一間大教會,就像營運一間大企業,薪金、福利相當豐厚。香港大部分都是中小型和獨立教會,沒有一個大宗派的薪酬制,或大教會的福利。薪酬不高,福利少,全職的牧師或傳道人只有一兩個,全部教會事務都要自己「一腳踢」。

為何要評核牧師?

聖經有很多處提到「交帳」,交帳就是向主人表明自己的表現,表現自己的見證給主人評核。保羅所說的評核更廣泛─林前4:9「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都是把自己公開,站在高處,做甚麼都被大光燈照射。無論做牧師或傳道人,或組長、老師、敬拜隊的領隊,(王牧師最贊成的)不是別人評核你,而是自我評核。不斷自我評核,就是認識自己,這是知識和智慧的最高層次。你的家人、好友都可以幫你做自我評核,讓你勝過昨日的我。 

正式評核可由教牧領袖、長執會、同工、義工領袖、整體氣氛來評核。最好的做法不是自己的教會來評核,請外面的屬靈長輩或專業來評核,例如香港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的隊工,專門給教會做評核。 

海外的NCD(Natural Church Development) 設立了一些系統工具幫助教會評核完後,教會有突飛猛進的增長。所評核的不只是教牧領袖,甚至長老、執事也有一套。同工、福音幹事又有一套評核。義工、領袖、組長、區長、主日學老師都會有一套評核的方法。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從外面請來評核的,他能與你分享教會整體的氛圍是正面還是負面。當教會整體的氛圍是批判、是負面時,彼此責怪、埋怨,教會很難有健康的增長。所以正式的評核若自己來做,反而會產生反效果。從外面請來做,可以帶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種果效。

評核的標準如何?

人絕對是主觀的,多數按自己的喜好來作評核的標準。在外面可以找到一套套工具,幫助教會公平、公正、公開量度同工、牧者、義工。我(王牧師)自己也有被請去做評核,對一個牧師、傳道人來說,我(王牧師)最看重的是:

1. 個人的生命

因為牧師和傳道人,歸根結底不是言教而是身教,用生命來塑造生命。要評核一個牧師、傳道人的個人生命,至少有這幾項:侍奉生命的見證、家庭、婚姻、靈命(與上帝的親近度,不是花多少時間讀經、祈禱,乃是和上帝的關係)、心志、異象、委身、人際關係。好的牧師絕對有驚人的魄力帶領教會,自己的成功感很強,也發揮出自己的人際關係。沒有好的人際關係,不能動員別人。

2. 事奉表現

這關乎牧者/傳道人的教導、牧養、傳揚、領導、恩賜發展、崗位。一個傳道人只負責講道,沒有牧養,沒有探訪,會令會眾覺得他沒有關注小組的發展。領導必須是全面性、全人性的。全面性即是教會所有的事情你處在領導的位置,你必須有所參與。全人性,其中一個最大的牧養就是發現、發展、發揮自己的恩賜,同時幫助弟兄姊妹同樣發現、發展、發揮他們的恩賜。 

教會不是像大企業看業績、生意大不大、成不成功,要看我們的成果。做評核要像耶穌所說:一棵樹,你怎樣判斷它健不健康?(太7:16「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王牧師最後提醒會眾要避免對牧師、傳道人的交頭接耳,做私下的評核。做牧師、傳道人卻要警惕自己的是作僕人的榜樣─「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約13:14-15)

(新常態下的牧養模式)

2019-20年,香港出現很多變化,對教會的影響更是空前的。政治及經濟環境的轉變,加上疫情持續,為教會及信徒帶來很大的衝擊。其中一個重大影響,是大幅應用網上視像會議功能於崇拜、小組聚會、祈禱會、會議及教學上,教會領袖當如何理解這段時期的轉變?不同的理解又會產生甚麼不同的結果? 

有見及此,「福音證主協會」(下稱「證主」)與「柏祺城市轉化中心」合作,進行了「疫情中的教會牧養及網上崇拜」問卷調查,並舉行了多場跟進聚會,與教牧領袖一同探討香港教會現今最關切的一些議題,包括教會面對信徒移民、失業、流失潮的應變措施。調查發現:

1) 實體與網上雙線混合牧養模式,會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2) 要建立教會的凝聚力,不是靠聚會導向,而是關係導向。 

教會要先反思教會觀(「教會」的定義),繼而是如何轉變,包括正確研判、聆聽需要、邀請參與等。有危亦有機,疫情不但考驗教會領袖的智慧及應變能力,更是基督徒發光的時刻,正如彼前1:7說,「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 

問卷調查在2020年9月進行,對象分為恆常參與教會崇拜的信徒(2151人)及堂會牧者(171人),研究重點在於了解「牧養需要」及「網上崇拜」在這期間的影響,藉此探討教會在疫情後發展的方向。是項調查雖不能反映全部教會的情況,卻「或許能反映教會牧養的根本:個人關懷、小組相交及聖經學習」。

[牧養需要]

首先,信徒若感受到被牧養,絕不是因為網上崇拜的視覺效果或程序的流暢度,而是教牧的個人關懷。由社會運動至疫情的發生,信徒更需要個人的關懷,如透過WhatsApp或電話去問候、家訪等。 

另外,疫情期間信徒能否維持與神的關係,最明顯的指標是維持參與小組團契。雖有受訪者表示不易投入網上小組,但有小組總比沒有的好,因在聚會中仍能感受到弟兄姊妹的相交和支持。難怪有多達90%回卷者表示期待再次與弟兄姊妹一起參與實體聚會。由此可見,無論是線上線下,弟兄姊妹間的連結同樣重要。 

回卷信徒中,有75%支持雙線牧養模式。而對於網上牧養,接近80%表示教會應多善用網上的資源進行主日學、查經等教導。這表示信徒一方面期待實體相交,但也不想放棄線上學習的機會。 

證主副總幹事呂慶雄博士認為,教會牧養的根本不在先進的硬件,而在於與人與神的關係中。牧者的關懷和牧養有助會友維持與神的關係。而信徒間的團契相交,也是信徒持續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於線上聖經學習無分疆界,教會可考慮積極為信徒尋找合適的網上學習資源,一起學習和反思。

[教會觀]

針對教會觀,呂博士說,「我們原以為在同一信仰群體內成長,理念價值即或不完全一致,也該甚為接近,事實卻未必如此。」過去由上而下發放資訊與教導的模式可能未必行得通,加上今日資訊氾濫,會眾從何接收資訊、如何解讀資訊,牧者不得而知。面對社會議題,會眾多以立場行先,忽略了聆聽「異議」作為溝通對話的大前提,所以就算認知上有共識,但實踐上因對處境的不同解讀,結果又可以截然不同。 

呂博士引述德國系統神學家潘能伯格(Wolfhart Pannenberg)的話說,恆常去教會聚會的信徒也許只是習慣,個人跟神的關係不一定密切。而不去教會的信徒並不代表他們更不敬虔,潘氏稱他們為「沒有堂會生活的基督徒」(Churchless Christians)。潘氏認為,其實只要認信群體的行為反映了是基督的跟隨者,他們就組成了教會。他們可以是流動的,可以是沒有組織的,也可以是堂會成員。 

有牧者在跟進聚會中反映,以往出席崇拜是其中一個參與的指標,疫下會友參加了網上崇拜,但不表示能維持那份凝聚力。過往體制式的教會思維,以聚會驅動(program driven)為中心,但新約聖經提及教會時不是用 ‘church’,而是用 ‘Ekklesia’,意思是「被神呼召出來的人」。牧者引用《以弗所書》看信徒群體時,是以「關係、愛、合一」去形容2:14-15說,耶穌的救恩不單是拯救了個人,更建立了一個群體,當中是無阻隔、無仇恨,是合一的。這個群體就是教會,是愛與合一的見證。弗2:19-22以「神家裡的人」、「主的聖殿」、「聖靈的居所」來形容神與教會的關係。弗4章更提到各人要竭力保守合一。弗5、6章又提及活出愛的見證的場景,包括在夫婦關係、父母與子女關係、主僕關係中。「綜合而言,教會不是組織、建築物、敬拜場所,教會是神的子民。她主要的工作不單是每星期的崇拜,而是在日常的關係中活出愛與合一的見證。所以信徒要在家庭、職場、社區等不同場景凝聚同行者,實踐Ekklesia群體,活出福音使命才是最重要。」 

不論時代怎樣變、疫情影響多大,只要建立信徒成為真實的認信群體、基督忠心的追隨者,那麼,不論在哪裡都會有美好見證的教會。

[堂會變革]

現今環境改變了,時代的需要不同了,堂會事工的內容和形式也該不同。但如何作出改變的決定?變與不變該如何取捨?例如針對教會青少年流失的問題,堂會的決策者要多跟青少年溝通,聆聽目標群體的真正需要,了解和把握他們的想法,以便提出改善他們投入教會的建議。過程中不能閉門造車、單單由上而下作決定。 

呂博士說,變革其實是一連串的實驗,要不斷嘗試才有機會達到期望的結果,單靠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做到的,賦權是唯一有效的出路,意思是:牧者放手讓年青的同工一起嘗試去執行改變。 

有牧者反映,疫情下有危亦有機,教會可藉此機會檢視過去的事工。有些事工確實減少了,但果效可能無變。有些事工仍值得保留,卻要用新的方法去執行。作為堂會領袖的可趁機改革,重新調配資源,聚焦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牧養反思]

教會的年青人不斷流失的問題一直為牧者所關注。證主副總監梁惠珍說,有牧者深切明白年青人講求關係,因此在疫情期間,限聚令使大家不能見面,便一直以探訪形式去牧養年青人。牧師和團隊親身把禮物送給年青人,或是送到家門前,或是在樓下交收,總之就是在限制中發揮創意,多走一步,年青人對此都受落。牧師與跟他一起服侍青少年的團隊,關係同樣深厚,現在大家仍會一、兩個星期聚首一次,更會個別傾談,彼此建立深厚的信任和默契。 

年青人沒有流失,實有賴這位牧師對他們進行門訓,以至他們在信仰上有穩固的根基。他對年青人門訓的方式包括:

  1. 謙卑地讓年青人接受導師,願意跟隨,而不是威權式的訓練。
  2. 鼓勵年青人在生活上建立穩定的屬靈習慣,如讀經、祈禱,並定時約見。
  3. 看重導師的靈命塑造。導師與神有親密的關係,才能得力傳遞神的愛。
  4. 導師也要分享自己生命中的軟弱,例如正面對的難處、誘惑或想克服的壞習慣,讓年青人知道導師也是罪人,更是常在罪中。誇自己的軟弱比誇耀自己,更能令門徒明白信仰之難與可貴。
  5. 門訓的三個態度:(1)互相尊重與聆聽 (2)訓練成為一個成熟與獨立的門徒 (3)順服─隨時預備好接受主的召命。
  6. 身教比言教重要
  7. 門訓需要榜樣。原則上只教自己做得較好的東西,不教那些自己都做不來的事情。
  8. 每次教一小步,做得到便會產生改變的力量。
  9. 教導如何應用。例如帶領查經,每次只強調有少許的實踐,而且最好是即時性的,然後在下次小組中分享。

這位牧師建議,教會管理層應給予多些時間、空間給牧養年青人的牧者。「通常入職頭三年都是在失敗中鍛煉,再摸索多一兩年才初見成果。」「做栽培無可能無流失,我不會以數字去衡量,反而會多看結果。那些留下的成為精兵,成為下一代的領袖,是令人很安慰的事。」

另外,問卷調查發現,約有70%堂會表示疫後會維持網上聚會。有牧者說,在限聚令下,第一次網上祈禱會從原來的20人參與增至80人之多!另外一間教會信徒發現,「很多弟兄姊妹都身兼數職,又或經常要加班,平日真的很難參與聚會,但改在線上進行,減少了交通時間,參加團契、聚會的人數都增加了。」另一間堂會跟「生命之道」合作開查經班,又與一個服侍尼泊爾人的機構合作,讓教會中的年青人有機會與他們接觸、交流,擴闊自己的眼界。

看來線上牧養既可保持與會眾的聯繫,又可把未信的人吸引到教會,加強與不同的堂會、機構合作。有牧者卻擔心信徒既可自行在網上選看不同堂會的敬拜、不同機構的課程,疫後他們或會轉去其他堂會,不回教會參與實體聚會。有牧者認為教會的崇拜和各類型的聚會,都是聯繫弟兄姊妹的橋樑。外間縱有很多不錯的課程,她仍堅持由自己的教牧和領袖作教導,目的就是建立信徒之間的關係。不過她也不介意弟兄姊妹轉到其他堂會聚會而能成為那堂會的祝福。

另外,有教會信徒也觀察到沒有了實體崇拜後,弟兄姊妹在關係上有所改變。牧者要鼓勵弟兄姊妹在他們所知道的、可接觸到的人和事上多走一步,補牧者未能做到之處。

一個關於崇拜的神學問題是:究竟網上崇拜是否崇拜?有牧師認為這問題要視乎崇拜者的心態。如果那人降服於神,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心態上有轉變便沒問題。有牧師就有這樣一個體會:「我發現有些信徒是帶著消費者的心態來教會,要有得著,講求自我感覺良好,似乎忘了崇拜是為了討神喜悅。」至於在哪裡敬拜神?是線上還是實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信徒以何種心態去敬拜。不過有牧者表示,若從信徒群體一起敬拜這角度來看,網上崇拜是未能做到的。大多數牧者都認為網上平台可用來傳遞知識、資訊,但若說到建立關係、牧養群羊,實體聚會是無可取代的。

[社區服侍]

有傳道人在疫情爆發初期,坊間抗疫物資極為短缺,便定意教會要作為分享資源的平台。

  • 她鼓勵會友捐出家中一半的抗疫物資,結果教會每日派發1000個口罩。口罩供應來自鄰近十多間教會,亦有跨區支持者參與這項社區服侍。
  • 期後傳道人見社署飯堂停止服務,又安排教會義工派飯給獨居長者。看見失業人士連劏房租金也負擔不起,便推出快閃行動,在公園派送凍肉、蔬菜和米,支持了100個有需要的家庭。
  • 教會又提供食物銀行服務,支援了1600人。
  • 甚至安排婦女縫製口罩作義賣,每人每月可賺得5000元,這樣持續了三個月,支援了60位基層家庭的婦女。
  • 教會又透過買愛心飯劵派給劏房戶及清潔工友,半年來不但支持了4間食店,店主又可以聘回員工。
  • 面對學童家中網絡不佳,傳道人便呼籲社區教會開放堂址給學童上課,並借出100部ipad、1000張上網卡,至少保住基層學童的上課能力。

傳道人認為,教會要進入社區,亦讓社區進入教會,例如堂會設置了茶水站,開放給清潔工來休息。當「麥難民」無處容身,堂會便早上開放,讓他們能補眠3-4小時。她認為堂會要多落區觀察,多與街坊傾談,才能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作為傳道同工,她覺得有責任去教導弟兄姊妹靈性要生活化,要活出信望愛,要在生活中敏銳主的提醒,進入社區才可「看見」,然後動了慈心,參與服侍。

堂會要走入社區,多看、多聽、多講(傾談),才知道社區的需要。多有多做,少有少做,重要是踏出第一步。不是教會有條件才去社區服侍,而是究竟是否願意走入社區,開放心懷被主感動去服侍貧苦大眾。

【資料來源:《疫有轉機─面對移民、失業、流失潮的應變》「福音證主協會」2021年出版】 


 

【資料補充】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教新」)於2021.6.30在其網站上發表了一篇由「教新」特約同工張定國博士撰寫的評論文章,名為《疫情下牧養的反思》,內容撮要如下:

在疫情下,香港政府禁止了實體的聚會;香港的會眾好快就適應了網上的各種活動,如崇拜、祈禱、團契、查經和會議等。教會的領導卻期望能盡快恢復實體的聚會。為何如此?這是值得深思的。華人教會一直鼓勵不要停止聚會。實體聚集的確是有益處的,比方每週見面或傾談都能增長友誼,也能較容易關顧會眾。從牧養的角度去看,教會回到固有的、習慣的牧養模式。可是,在疫情下實體聚會停止了,牧養似乎也休止了?如今實體聚會已部份重開了,但是人數和奉獻都大幅下滑!這個時刻,還是記望著昔日的模樣!抑或要重新思想牧養的職事。

教會牧養一直以來側重的是事奉。所謂「事奉」乃是鼓勵或要求會友參與教會的各項事工或活動,其目的本來是服侍人。然而,教會往往只看重事工活動的次數和參與的人數,卻忽略了「人」,比方洗樓(逐戶拍門傳福音)、派發單張、派福袋等事工雖然有其意義,但在疫情下這等活動成了騷擾!再者,若我們能夠客觀地看看過去兩年間教會的牧養記錄:在電話問候,關愛老弱、病患或失業的肢體,與個別會友的交往,探訪家庭等事工上實際接觸了、關懷了多少位會友!遺憾的是,有些教會竟然連記錄都沒有!這些年來,教會都以事工為重,「人」倒淪為了工具。這種本末倒置的牧養模式,在疫情下反思如斯牧養模式,叫人倍感神傷和困擾!牧養,究竟是甚麼?

讓我們好好思想:不可替代的牧養事工是甚麼?讓我們重返聖經的教誨去省察牧養的基本模式是甚麼?牧職是甚麼?所謂「牧職」乃是回應神自創世的召命(弗一4「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這個召喚乃是給普世的人。因此,牧職不在乎「做」與「不做」,也不在於「能」與「不能」,乃是要把神的宣告(記述在聖經裡的)說得清楚明白,讓聽見的人能在他/她的生命中回應神的召喚。這就是宗教改革時的醒覺,說:「信徒皆祭司」。

楊錫鏘牧師的著作《召命》中(227-228頁)引用了畢德生牧師(Eugene H. Peterson)的見證。畢氏獨自牧養一間教會,肯定了三個不容被奪的牧養工夫:即祈禱、研讀聖經和關懷肢體。讓我們粗略地思想這三項基本的牧養事工:

1. 祈禱

彼得教誨門徒說:「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六4)。祈禱和傳道是一枚銀幣的兩面:向神述說我們的事(在聖靈裡的祈禱),向人解說神的事(藉聖靈宣講基督的救恩)。要專心一事:回應神的召命,在牧養的職事上服侍這個世代。

2. 研讀聖經

在現今的職場上各行各業都充滿了無休止的挑戰,唯獨牧者可以在工作期間公開的研讀聖經,這是從事牧職的一項恩典。誠如斯托得(John Stott)在他著作 “Between Two Worlds” 指出,講道就是在兩個世界之間的服事:既把聖經的世界帶到今天世代,也把會眾帶到聖經裡去。事實上,經年累月扎實地研讀聖經乃是預備一篇講章的基本工夫。

3. 關懷

所謂「關懷」就是與會眾聊聊天,與他們做朋友(約十五15「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當然在肢體有需要時(如病患、失業、情緒或經濟困擾等)關心和探訪是重要的,但是閒話家常,聽聽他們的意見,了解他們的需要更是重要。「關懷」可能是發生在教會內的相交,但更具體而實質的乃是走進社區,走進肢體的生活圈裡去。

以上所述三項牧養工夫乃是緊緊地扣在一起,確實是不能替代的專職。在疫情下,我們不僅要更新牧養的思維,而重要的是實踐牧養模式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