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 神的殿

家 ‧ 神的殿 

聖殿在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心目中是神榮耀的居所,是神與人相遇的地方。從摩西到大衛時代,敬拜和獻祭的儀式都是在會幕裡進行,會幕表徵神與人同在。直到所羅門時代開始,才有實存的聖殿供以色列人去敬拜祭祀神,後來南國猶大被巴比倫所滅,聖殿頃刻間蕩然無存,直到瑪代波斯取代巴比倫帝國時,聖殿才得以重建。 

到了使徒時代,聖殿在公元七十年被羅馬人拆毀,再一次沒有實存的聖殿,直到今時今日。然而在信徒心中,教會恍如神的殿,是敬拜神的地方,而使徒保羅更將聖殿詮釋為信徒的身體:「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林前6:19) 既有神的靈內住,信徒的身體就成為神同在的地方,儼如無形的聖殿。因此保羅警惕我們,不要讓我們的身子犯罪,而是「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林前6:20)。 

聖經雖沒有直接提到以「家」作為神的殿,然而自使徒時代開始,每主日用來敬拜聚會的「教會」,其實開始時都是在屋內進行,好比現今的所謂「家庭教會」,都是因為受到政治氣候的限制,未能在公開場所進行敬拜活動,才會有家庭教會的出現。 

時至今日,除了在教會崇拜外,教牧傳道亦鼓勵信徒設立家庭崇拜,特別在孩子幼年時期開始。只是在現實生活中,因著種種原因,很少信徒能做到,就算起初能做到,也很難持久。(其實在未有孩子的時期,兩夫婦也可設立家庭崇拜,不用等到有孩子時才去做,而且更容易實踐。) 且看看以下一位姊妹如何開始她的家庭崇拜。 

雅詩去年一家四口一同參予教會和亞洲歸主協會合辦的東馬跨文化短宣體驗,為的是「渴望和孩子一同經歷神,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學習跟隨主,體驗和認識當地的教會。」姊妹分享說:「我相信在他們仍然年少的生命中必然留下深刻的屬靈印記─這是我出發前的想法。」她兩個兒子分別是九歲和十三歲。 

這次短宣有三個家庭參與,合共16人,去的地方是東馬詩巫、沙磱越。抵埗的第二晚,短宣隊在一所簡陋的房子與當地教會的弟兄姊妹一起敬拜,唱馬拉文詩歌,然後兵分兩路,她丈夫和大兒子在成人聚會中協助,她和小兒子則幫忙帶領兒童聚會。在房間內她們玩遊戲、做話劇,說著「半鹹淡」的普通話和英語。當晚席地而睡,有小昆蟲「相伴」,自然睡得不好。 

次日清早為當地居民舉辦了醫療講座。到了下午,小兒子卻開始發燒,到晚上仍未退燒,姊妹憂心忡忡,心裡卻明白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難得的是,小兒子日間仍然帶病為居民量高磅重。因著小兒子的病,姊妹當晚無奈地要缺席兒童崇拜。她本是兒崇其中一位負責人,現在缺席恐怕會打亂大家陣腳,心底裡交織著忐忑複雜的情緒。最後姊姊們決定重新分工,結果整個過程都很順利,參與的孩子都能享受和投入其中。肢體間的愛和承擔大大感動每一位短宣隊隊員,晚禱的分享更是充滿著感恩的淚水。 

經過了一晚充足的睡眠,小兒子次日終於退燒,精神慢慢恢復過來。早上有成人主日崇拜及兒童崇拜,兩兄弟在當中為話劇吹笛伴奏。五天短宣完結後,雅詩一家有如下的分享: 

小兒子:我最深刻是去到長屋的時候,雖然環境很落後,衛生情況又不好,還有很多昆蟲,但是那裡的小朋友沒有抱怨,還很喜樂,主動跟我們玩耍。我體會到人不一定要富有才能幸福快樂,簡單的生活也很滿足。我們坐車離開時,他們好像很不捨,我覺得那裡的人很單純。 

大兒子:這次旅程最深刻的是認識了宣教士Pastor Benny和他的家庭,他們都很友善,樂意接待我們。Pastor Benny知道我喜歡踏單車,還主動借出他的單車給我出去逛逛。秀蓮(當地教會姊妹)每天都駕車來載我們出入,彼此真誠關心,我體會到真正的主內一家,不分地域界限。 

丈夫:在短宣的旅程中,我對兒子有重新的認識。在短宣體驗中,我能有機會和兒子一同事奉,看到他們事奉時的態度認真,特別是在醫療講座中為村民量高磅重,即使滿頭大汗,也絲毫沒有抱怨,值得一讚。此行感覺他們成長了不少,這也是在香港難得一見的經驗。生活在物質富庶的香港,他們好像捱一點苦也吃不消,但反而到了貧困的地方,他們更懂珍惜所擁有的。想想自己有時候或許真的寵慣了他們,感謝神藉短宣給我作父親的有這樣的反省空間。 

雅詩:出發前,我們以為這趟是要去服侍教會,把祝福帶給他們;短宣之旅完結,我們才醒覺蒙福的反而是自己。活在豐富中的我們,其實心靈相當貧窮,生活忙碌得騰不出空間親近神;反之,他們生活簡樸單純,卻心靈富足,更貼近造物主的心懷。另一方面,此行讓我們一家四口有一同經歷神的機會,不論是病患中得蒙上主醫治,擔憂中得享上主安慰,還是事奉中得蒙上主悅納,這一切都銘刻在我們心中。感謝主,今年我們更設立家庭祭壇,在家中穩定地舉行家庭崇拜,深信主藉著短宣之行賜福我們家庭,我們就以信心宣告:「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24:15) 

【資料來源:《天倫樂》191期2017年8月刊12-17頁「細說蒙福旅途」】

好一句「家庭祭壇」,祭壇是用來獻祭,獻祭是敬拜神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家裡又可以獻什麼祭?當然不是像我家上一輩敬奉祖先的人,在家裡放置一座高及天花的關公聖壇,壇前擺放祖先的遺照,並擺設香爐、燒酒、生果盤之類的祭品,下面還要放什麼「五方五土龍神 前後地主財神」的地主牌。對於信徒而言,「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正是最佳的祭獻給神! 

一些信徒喜歡在家中掛著上述金句的牌匾,作為全家事奉主的提醒。諷刺的是,許多時候,最常發生吵鬧的地方正是我們的家!對其他人我們可以容忍,相對來說,對我們的家人忍耐的程度,則相當有限。事實上,在教會我們可以表現得很虔誠,在親友面前我們也可以表現得很客氣,但回到家中,舊我的脾性卻表露無遺!這就解釋了為何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有家庭糾紛和家人之間磨擦的出現。然而當我們將自己的家認真地看為神的殿時,我們便會提醒自己既置身在神的殿中,我們便要敬畏神,不隨便發脾氣,要做到相敬如賓,像在教會對待弟兄姊妹一樣。再進一步,用愛心服侍我們的家人,就是事奉我們所敬拜的神,這豈不是信徒向神獻上的活祭嗎? 

因此在家中除了掛上上述金句的牌匾之外,可考慮擺放更多與我們信仰有關的擺設,將我們的家看為神的殿,讓我們家中感到有神同在的氛圍,以致我們能對家人表現得更克制,同時又可提醒我們該如何善待我們的家人。為何那些極迷信的人可以在家中擺放觀音、佛像等聖壇,弄到家中滿天神佛,我們不可以擺放一些能幫助我們與神關係更密切的擺設呢?我在家中的飯廳裡正是掛了一幅耶穌跪在客西馬尼園的油畫,我非常喜歡這幅油畫,它常常提醒我要多祈禱,特別在我遇上艱難的時刻,凝望著油畫上的耶穌,給我很多默想的空間。 

甚至我們可以開放我們的家,作為定期查經聚會的場所。我和太太過去曾經邀請過兩位住在附近的姊妹來我家一同定期查經,大家都非常享受每星期那段唱詩和查經、禱告的時間。我渴望有一天能再一次開放我的家,邀請附近一些菲傭或印傭在星期天下午來我家查經,不過要待我的聲線能夠回復以往的順暢和響亮才能成事。 

這是「創世電視台」播放的一個見證:一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的女士,開了幾間餐館,家裡放了很多觀音和佛像,又只顧做生意,忽略了丈夫和孩子,最後丈夫離開了她。信主後她請牧師到家裡驅走邪靈,拿走所有偶像,內心終於感到平安,並每周某個時段開放餐館作查經班。

一位出生於柬埔寨山區的寶石大王羅先生,兒時窮到要赤腳上學,他笑說:「那時有白粥、白飯食已很開心。」縱使生活清貧,卻無阻虔誠的母親給孩子畢生受用的教導之一,就是「接待主的僕人,如同接待耶穌。」此舉深深影響了兒子看信仰的價值。他憶述:「那時,我不認為自己窮,而且那兒只有我一家信主,媽媽還特地煮菜去接待從美國來的宣教士。」在接待不同的宣教士過程中,羅弟兄漸漸也跟著他們四處跑,並因能提供協助而感到滿足。「記得14歲那年,我跟宣教士跑到街市,他拿起兩條魚站在高處去講道,我便在旁邊做潮語翻譯,感覺好神奇。」 

成年後,羅弟兄跟父親一樣從事雜貨零售生意,後轉型批發到泰國邊境。當批發生意漸上軌道,他不忘在經濟上幫助山區農民。其後他開始向親戚學習收購寶石,當年曾受助於他的一位園主,拿著一塊130多卡的紅寶石像報恩般,堅持要他以很低的價錢買下來。羅弟兄委託友人把寶石送去外地驗證,鑑定結果證明那塊是上好的寶石。友人以數百萬柬幣幫他賣出,自此他開創了寶石事業的新里程。他開設了一間珠寶公司,取名為「天寶(上天賜寶石)珠寶公司」,因他明白事業的發展,全是神的祝福。 

羅弟兄把生意的利潤放在研究不同寶石的知識。「感謝神,賜我一些天賦,我沒正式上寶石課程,但很快便掌握如何切割一顆原石才能令它最亮麗。」同時,他也定立自己的生意之道:「當財富漸多,魔鬼便來試探你。錢是要賺,但花花世界,你若不親近神,有機會身敗名裂。所以,基督徒做生意,凡事要光明磊落,作為別人的榜樣。財寶愈多愈好,有誰會不要呢?但不要貪愛那不屬於你的。當賺到合理的利潤便夠,買家再轉售賺多少,不要在意。做生意需要雙贏,不要賺取到盡。」 

70年代,曾出現赤柬恐怖政權並進行「紅色高棉大行動」種族清洗,導致上百萬人死亡。當時,羅弟兄為了逃避赤柬的迫害,輾轉遷居泰國,仍心繫祖國同胞。赤柬結束初期,大量難民湧入泰國,他便跟教會傳道人合作,出錢接濟難民,協助他們到聯合國難民處申請出國,又支持傳道人到難民營向難民傳福音。91年,「紅色高棉」禁教令解封,當他得悉母會「柬埔寨金邊華僑基督教會」的弟兄姊妹,中斷19年的聚會後計劃復會,便在經濟上作出支持。他更與人聯資在教會開辦幼稚園教育事工,將愛與祝福傳承下一代。

「感謝神!因為神給我很多恩典,並一直夠我用。我所積聚的都是神的錢,主叫我保管而已,我只是地上的管家。」「珠寶只是地上的東西,我們要善用它,成為天國的財寶。」 

今年87歲高齡的羅弟兄,他兒子也秉承父親的信念,當他知悉「創世電視」籌建媒體宣教基地,購買製作器材到柬埔寨拍攝「紅色高棉」見證紀錄片,向金三角等地及全球華人作媒體宣教後,十分感動。為鼓勵更多人支持此項目,他願意將公司86枚寶石鑽飾給「創世電視」作義賣之用,可謂「有其父必有其子」。 

【資料來源:《創世電視》2017年8月刊14-17頁「從地上寶到天上寶」及「影音使團」2017年9月《家書》】

看到了嗎?虔誠愛主的母親願意開放自己的家去事奉神,接待神的僕人,神的祝福便臨到她的家人,以致她的孩子不但成為愛主的人,甚至神祝福他無本生利,事業有成,生意飛黃騰達。他漸漸富起來,仍不忘繼續事奉神,視自己的生意為神所賜的寶石,賺回來的錢也是屬於神的,用來祝福更多的人,將地上的財寶轉化為天上的財寶,是一個何等佳美的見證! 

《以西結書》十章記載,先知以西結被擄去巴比倫後,有次在外邦地域看見一個關於神離開耶路撒冷聖殿的異象:

「基路伯站在殿的右邊,雲彩充滿了內院。耶和華的榮耀從基路伯那裡上升,停在門檻以上」

「基路伯升上去了;這是我在迦巴魯河邊所見的活物。基路伯行走,輪也在旁邊行走。基路伯展開翅膀,離地上升」

「耶和華的榮耀從殿的門檻那裡出去,停在基路伯以上。基路伯出去的時候,就展開翅膀,在我眼前離地上升。輪也在他們的旁邊,都停在耶和華殿的東門口。在他們以上有以色列神的榮耀。這是我在迦巴魯河邊所見、以色列神榮耀以下的活物,我就知道他們是基路伯。」(結10:3-4,15-16,18-20) 

以西結時代,以色列人不斷拜偶像離棄了神,整個耶路撒冷都充滿了罪惡,神無法繼續留在聖殿當中,以致祂榮耀的寶座將要離開聖殿,意即神的榮耀要離開耶路撒冷,不再與以色列人同在,他們要受到嚴厲的審判:「主對那穿細麻衣的人說:『你進去,在旋轉的輪內基路伯以下,從基路伯中間將火炭取滿兩手,撒在城上。』」(結10:2) 這是預表神要讓巴比倫去攻陷耶路撒冷,這悲劇在公元前586年發生了,也是猶大亡國之日。 

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時,看見聖殿淪為一個買賣的市場而大發義怒,即時「潔淨」聖殿,趕走買賣的人,並在聖殿裡傳講天國的道理,嘗試恢復聖殿神聖的用途,而非只是浪得虛名的華麗建築。這讓我看到,作為神的殿,無論是我們的身體、家或教會,我們都要存敬畏的心,保守這殿的聖潔,不沾染世俗的罪污和邪惡,否則神的榮耀有機會離開這殿,不再與我們同在,我們還要接受神嚴厲的管教。 

有神同在的地方,就是神賜福的地方,一個家裝修得如何冠冕堂皇,倘若這個家沒有神同在,這個家也許有朝一日會淪為一個各懷鬼胎、以自身利益為依歸的地方。我們若希望神賜福我們的家,便要將我們的家視為一個神聖的地方─神的殿。要潔淨這個「聖殿」,首先,不要將我們的家淪為一個積存和隱藏罪惡的地方;其次,要善待我們的家人,願意為家人擺上,明白為家人所付出的每一件事,都是獻給神的祭,為神所悅納,讓神榮耀的寶座安居在我們的家中。若能將我們的家用作一個可定期敬拜聚會的場所,那就更好。如此,神必大大賜福我們的家,這個家必成為榮耀神的佳美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