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關係

師徒關 

前日在報章上看到一則涉及政治的小新聞,題為「維園阿哥與毓民師徒反目」,內容大意是,「維園阿哥」任亮憲曾是黃毓民的愛徒,曾加入社民連,後又隨毓民離開社民連,另起爐灶,成立人民力量。但不久又退出人力,2012年後更全面淡出政壇。沉默多時的他,昨現身某電視台舉辦的九龍西選舉論壇,擔任明言以狙擊毓民為己任的本土力量何志光的助選團,更即場上演師徒反目的戲碼。 

在自由提問的環節裡,何志光直斥毓民是「界票之父」云云,在總結拉票時,何志光交由任亮憲發言,任在50秒時間內全程對準毓民發炮,先斥他欺騙了大家十年,之後高呼「民建聯無恥,黃毓民更無恥;阿爺吹雞,黃毓民更快跪低」。 

任亮憲接著力數毓民的各宗罪,指中央怕港獨,毓民就簽確認書;中央怕佔中,毓民就唱衰佔中;總之一句到尾,「黃毓民是阿爺的人」。最後他連連呼籲:「票投民主派,黃毓民不該!」、「一票不投黃毓民!」【摘自《星島日報》2016.8.24 A14版】

9月4日是四年一度的立法會選舉,各政黨競選活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來自不同政黨的政界人士,大家以言語互相攻訐,形勢劍拔弩張,是很自然的事,為本屆立法會選舉添上濃厚的火藥味。更甚者,有爭取競選連任的現屆立法會議員被某周刊揭發與其前助理曾有婚外情的醜聞,並懷疑他14年挪用公帑(立法會開支)聘請某女子擔任某方面的研究助理達六個月,有機會涉及刑事問題,而當事人一直保持緘默,迴避質詢。 

本文無意涉足本土的政治層面,不過上述報章一則小新聞既談及師徒關係,特別提到「徒弟」斥「師父」「欺騙了大家十年」!此言一出,師徒決裂的程度可想而知,不禁令我想起耶穌與十二門徒的師徒關係,是怎樣的關係。

 
(耶穌與十二門徒)

耶穌與十二門徒相處約三年半之久,期間與門徒起居飲食都在一起,形影不離,有如一家人一樣,關係之密切可想而知。耶穌的一言一行,門徒都看在眼裡,生活上幾乎沒有半點私隱,他的為人門徒自是看得一清二楚。同樣,門徒的言談舉止,身為夫子的耶穌也瞭如指掌,門徒這三年多也甘心樂意、死心塌地跟隨主。既是如此,耶穌與十二門徒的關係應該很不錯吧! 

豈料在耶穌步向各各他前夕,猶大為了三十塊錢出賣耶穌;耶穌被捕的一剎那,其餘門徒又四散奔逃。最後,耶穌被大祭司審問時,大弟子西門彼得竟然否認與耶穌有任何師徒關係!為何師徒關係會弄致如斯不濟的地步?是誰出了問題?當然箇中有很多複雜的人事問題,卻反映了一點,人是軟弱善變的! 

幸而復活的主對剩下的十一個門徒仍然不離不棄,最後挽回了昔日彼此互信交心的師徒關係。主進一步將傳揚福音、領人歸主的重任託付十一個門徒,才升天回到父神那裡去。這又反映了一點,「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作為猶太人師傅的耶穌,對他的門徒可謂肝膽相照,由始至終推心置腹地對待他們;相比之下,門徒不得不承認自己在最緊要關頭沒有重視師徒關係,對恩師的忠信程度力有未逮。最終他們看透了彼此之間的重大差距,無不於心有愧;夫子的體諒與不離不棄,主動挽回雙方來之不易的師徒關係,門徒自然更倍加珍惜,也成為他們日後作為教會領袖的模楷。

 
(一位姊妹的見證)


90年代,在我之前返的教會十多年裡,曾認識一位做教師的姊妹,聽她分享過,她教的是band 5學生。她任教的學校,有許多老師都無法管治的一班頑皮學生,她竟然搞得掂。她說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另類管治方法(當然不是板起臉的嚴苛模樣),令到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學生,竟然可以因著她至誠的諄諄善誘,終於被點化得貼貼服服,放任的行為逐漸收斂,甚至與她打成一片,盡訴心中情!我當時對這位默默耕耘的老師,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相信一些在該校任教的老師,長年累月對著一群不能受控的學生,早已放棄他們,轉到另一所學校任教了。可想而知這位姊妹對一班band 5的學生何等百般的忍耐,為了要把這群學生挽回正軌,付出了的心力,自是比其他老師多出許多倍,才能得著她渴望得到的成果。 

其後這位姊妹因為身體多處發生毛病(包括頸椎退化、腰椎盤移位、高血糖致容易暈倒、肩膀無力、風濕關節炎等問題),曾經往美國休養和定居了一段時間,期間還選擇在某所神學院進修神學,最後幾經艱苦完成道學碩士畢業。回港後,曾經與住所附近的一班小朋友補習,收取很便宜的補習費。她不僅在功課上協助他們,更不忘在做人處事方面着力教導他們,很多家長讚不絕口,吸引了更多家長欲把子女送給她補習,只是她身體虛弱,有心也無力。最近,經以前任教的學校同事介紹,現於某教會擔任全職傳道人。她本打算回美發展,因香港潮濕的氣候,容易令她的風濕病發作,不過最後她仍然選擇當傳道人一職。十多年不見,太太幾日前與她聯絡,並邀請她前來我家一聚。 

言談間,她分享了過去一些受苦的經歷,最痛苦的時段是在美國讀神學時,有一回她不能坐在課室上課,要在室外躺臥著看螢幕聽課。甚至因天氣乾燥而弄到十隻手指皮膚乾裂,仍要為了準時交功課,手指一面淌血,一面在電腦鍵盤上打字,她直言那篇功課是用血淚寫成的!她形容自己身體毛病令她苦不堪言,最令她心痛的,是肩膀問題令右手不能舉起,使她不能再教書,而教書是她最喜愛的行業。 

她常為別人的病痛祈禱,神都聽禱告,惟獨她為自己多年纏繞的病痛所作的禱告,神不加理會。她也曾試過不同的醫治方法,也無濟於事。她痛不欲生之際,曾患過抑鬱。在讀神學期間,她曾經連續幾個星期不能入睡,令她沮喪到了極點,那段時間她忍不住向神「發脾氣」,默不作聲,聖靈催迫她出聲,她堅持不出聲,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聖靈突然感動她想起一首詩歌,心裡就好像唸著「阿爸父」,她淚如泉湧,神最後給她一個清晰的回覆:「我揀選你為我受苦,是要榮耀我。」她無話可說,原來神要她受那麼多的苦,是為了要榮耀祂,她含著淚接受,內心的鬱結也逐漸消除。她回憶在讀神學期間,最痛苦的那段時間,她得到的成績竟然是科科A!我心想:這樣一位歷盡滄桑的傳道人,她必然是一位出色的傳道人,與她所牧養的信徒關係必然會很深厚,因她是一位真正「交心」的傳道人。

 
(情緒管理專家─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先生可以被稱為EQ博士,在心理輔導方面有數十年經驗,參與兒童事工更接近五十年!06年他成立了EQ資源中心,在情緒輔導及培訓方面不遺餘力,著有十多本成人及兒童情緒管理的著作。最近在關顧小組一位姊妹,每日都在Whatsapp上傳來他的靈修日記,分享一些經文的心得,我閒來便抽空瀏覽一下。 

最近他提到一個在他家裡住宿的「大住客」,曾經是他培訓的一名青年學徒,本在余生的訓練機構工作,七月初曾隨余生一起往三藩市短宣,回港後隨即往泰國短宣及幫助教會暑期兒童事工,他現正開始與欲「戒機」的兒童補習,為未來謀生兼探討自己半工讀的可能性。他直言近來開始喜歡教年幼兒童,現於教會幫忙做幼級組,覺得教他們很有趣,這是他今年暑假在教會做義工的體驗。 

據余生形容,這位「大住客」從前打機不重學業,今年九月嘗試為有打機習慣的男孩補習,藉此研究一個生活導師的鍛鍊方法,這將會是他「非一般」的事業生涯,但未有着落。余生即將出發前往芝加哥短宣,幾天前,早上聯絡了一對準備在深水埗開設教會新堂的傳道人夫婦,問他們是否有需要開高小生的英文小組,想介紹他的學徒任教,用《箴言》來透過生活禮貌英語,讓小學生認識信仰。結果下午便相約好見面傾談,一拍即合,決定在九月起逢星期一至五在教會內開辦初中英文小組,打算每小時收80元,該區有需要減費的只收40元。 

小組除解答校內英文功課外,還會教禮貌生活語,任教的「大住客」學徒亦會分享戒打機的心得及改進父母親關係的見證,余生負責聯絡朋友轉介青少年到英文小組,而教會傳道人則負責與學生家長開關顧小組。余生在日記中表示更希望可以有熱心人為綜援家庭捐助一些助學金,使教會可以藉英文小組事工,把關懷生命的意義介紹給目標的六十個家庭。學徒的母親黃昏時回覆余生,感謝他對兒子的關心,同時感謝神的安排,並求神在深水埗區讓更多人得著福音。 

這其實是余生幾次靈修分享中斷斷續續的信息,看罷我覺得余生確實對他訓練機構出來的學徒關懷備至,在百忙之中仍惦念著他們的前程,用盡自己所認識的渠道去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發展的路向。正正是一位很有心的培訓老師,與他學徒們的關係必然很密切。

 
(聖經的教導)

且看看《新約聖經》關於這題目方面的教導。保羅書信裡反映了很多他與他所牧養的教會信徒的關係,當中有喜亦有悲。身為牧者的他,常常為教會信徒祈禱自不在話下,有感恩,有稱許,也有為他們屬靈上的需要祈禱,字裡行間,顯出無論他身在何處,他都日夜惦念著他曾經牧養過的教會信徒。他特別在《哥林多後書》表述他是本著赤子之心對待哥林多信徒。 

他曾向哥林多信徒表明自己以神的聖潔和誠實待他們:「我們所誇的是自己的良心,見證我們憑著神的聖潔和誠實;在世為人不靠人的聰明,乃靠神的恩惠,向你們更是這樣。」(林後1:12) 與一些唯利是圖的傳道人截然不同:「我們不像那許多人,為利混亂神的道;乃是由於誠實,由於神,在神面前憑著基督講道。」(林後2:17) 基於在教會裡出現了一些毀謗保羅的假使徒,他有必要為此澄清,向他們表明心跡:

「我們在神面前是顯明的,盼望在你們的良心裡也是顯明的。」(5:11)

「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職分被人毀謗;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6:3-4)

「哥林多人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你們狹窄,原不在乎我們,是在乎自己的心腸狹窄。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6:11-13)

「你們要心地寬大收納我們。我們未曾虧負誰,未曾敗壞誰,未曾佔誰的便宜。我說這話,不是要定你們的罪。我已經說過,你們常在我們心裡,情願與你們同生同死。」(7:2-3)

他甚至覺得自己很冤枉:「我也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難道我越發愛你們,就越發少得你們的愛麼?罷了,我自己並沒有累著你們,你們卻有人說,我是詭詐,用心計牢籠你們。」(12:15-16)

作為教會的牧者、信徒的屬靈領袖,若有甚麼行差踏錯,自然引人詬病,一傳十,十傳百,會令多年來對他有絕對信任的信徒,會對他的高尚品格存疑,可能會即時對他失去信心,心情紊亂之餘,兩者的關係隨時跌至谷底。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許多信徒也可能因為傳道人一時信心軟弱,在信仰上也受牽連而跌倒。傳道人對信徒有期望,信徒對傳道人卻有何止雙倍的期望!一旦傳道人有甚麼不堪入耳或入目的醜聞,對那些一直信任他的信徒必然帶來重大的打擊,牽連甚廣,影響之深遠實在無法估計。牧者的聲望愈高,正面及負面的影響同時愈大,這在保羅與哥林多信徒之間的微妙關係可見一斑。因此保羅被假使徒誣蔑,有必要寫信作出辯解,並道破奸人的詭計,免得信徒盲目地追隨那些不按真理而行的假使徒。 

保羅也在《提摩太前書》囑咐作為以弗所教會牧者的提摩太,要:

「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打那美好的仗」(1:18-19)

「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4:12)

「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4:16)

「貪財是萬惡之根…但你這屬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6:10-11)

換句話說,不能只懂用聖經教訓去講道及教導信徒,而自己卻置身事外,自己更加要身體力行,做個好榜樣。

保羅與提摩太的關係非比尋常,師徒的關係建基於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中認識了年少的提摩太,並帶著他一起去開荒佈道,正如耶穌帶領十二門徒到各城各鄉佈道一樣。在《提前》和《提後》兩書信開首他都稱呼提摩太為他(屬靈上)的兒子,當保羅晚年被關在羅馬監獄時,自知「離世的時候到了」(提後4:6),他在書信末囑咐提摩太:

「你要趕緊地到我這裡來。」(4:9)

「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或譯:服事我)的事上於我有益處。」(4:11)

「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4:13)

「你要趕緊在冬天以前到我這裡來。」(4: 21)

他希望臨終前可以見到他兒子最後一面!人到臨終前最想渴望見到的是誰?當然是自己最親愛的人,而提摩太就是他屬靈上最親愛的兒子。師徒關係達至這個境界,是最令人欽羡的。 

晚年的彼得在《彼得前書》也奉勸教會的長老們:「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彼前5:2-4) 

最遺憾的,莫過於當師徒關係達到一定信任的程度之後,為師的可能會利用為徒的對他的信任而謀取私利,在現今的世界裡比比皆是,在保羅時代亦然。這跟保羅與哥林多信徒的關係恰恰相反,哥林多信徒對主的忠僕存不信任態度,反誤信一些假使徒,導致保羅要寫《林後》來作出一番解釋。

 
(總結)

總括來說,能夠擁有像耶穌與十一個門徒或保羅與提摩太的師徒關係,算是很完美的了。但要達到這種彼此交心、毫無保留的師徒關係,為師的要先付出比為徒多出許多倍的心力,才能得到為徒的全然信任和認同,從中得到啟迪和感化。為師的保羅勉勵提摩太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對提摩太而言,這無形的壓力自是非同小可。同樣,彼得也勉勵教會的長老「作群羊的榜樣」,才不負主所託,又不負眾望。試問真正能做到群羊榜樣的又有幾人?因此保羅提醒我們:「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提前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