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同路人變同行者(一)

由同路人變同行者(一) 

在福音書中,我們看見耶穌的十二門徒接受呼召後一直跟著耶穌,直到他被捕受審、被釘死和復活顯現。接著《使徒行傳》記載,耶穌復活後留在地上四十天便回到父上帝的右邊,門徒在耶路撒冷一直默默地等待,直到五旬節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他們瞬間得著能力,脫胎換骨,一變而為使徒的身份,肩負著傳揚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大使命。因此,耶穌的復活升天可說是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的分水嶺,一向跟隨著他生活的十一個門徒(disciples),也從五旬節開始躍身成為使徒(apostles)。 

然則門徒和使徒有何分別?門徒是學徒,而使徒是被差遣的使者(messenger);前者是跟隨師傅(mentor)學習的學徒(apprentice),後者是被賦予任務而差遣出去執行一些特殊使命的人。(A disciple is a follower and student of a mentor or teacher, someone who accepts and helps in spreading the teachings of another. An apostle is a messenger and ambassador, someone who champions a critical reform movement or belief.) 門徒從一位跟隨夫子耶穌的人,變成為一位有使命感的使徒,可以說是從一個跟隨耶穌的同路人,變成為與主或聖靈一起作工的同行者,這就是筆者在本文想帶出「同路人」與「同行者」的分別。   

在基督信仰的天路上,我們可以遇上很多同路人,但卻不一定有同行者,同行者是必須擁有並熱衷於實踐使命感的人,但擁有使命感的人也未必一定是我們身邊的同行者。由相識的同路人變成有同一使命感的同行者,可說是可遇而不可求,正如一生人可以有很多朋友,卻真正能成為交心的知己又有幾人? 

當遍體鱗傷的耶穌背負沉重的十字架上各各他的苦路時,羅馬兵丁隨便找來路人甲─古利奈人西門,他「就是亞歷山大和魯孚的父親,從鄉下來,經過那地方,他們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可15:21) 路23:26-27記述,「他們就抓住他,把十字架擱在他身上,叫他背著跟隨耶穌。有許多百姓跟隨耶穌,內中有好些婦女;婦女們為他號咷痛哭。」耶穌行這條艱辛的苦路,有許多「同路人」在後面跟隨他上各各他,惟獨只有西門是「勉強」成為耶穌的「同行者」,為他背負沉重的十字架,分擔了他肉身之苦!雖說他是被人勉強去做,但他當時是從北非的古利奈遠赴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猶太人,相信他與耶穌同行之時,別有一番滋味和感受。倘若你是西門,當你替無辜的耶穌背十架直上到各各他,你會有何感受?你也感到無辜嗎?相信你會比其他同路人更能體會甚麼叫背負耶穌的十字架!《雅歌》1:4說,「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如何讓主吸引(而非勉強)我們與祂同行?是否真的要像西門背負十架行過苦路才會領受到這個使命感? 

使徒保羅在致羅馬教會的《羅馬書》中,曾在書信末向西門的兒子魯孚和他母親問安:「又問在主蒙揀選的魯孚和他母親安;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保羅在幾封書信中也提到寫《馬可福音》的馬可,馬可在福音書提到西門時特別介紹他是魯孚的父親。馬可是保羅的同工,保羅臨終前在羅馬被囚禁的時段,曾這樣囑咐提摩太:「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後4:11) 釋經學者相信保羅和馬可都認識西門一家,而且他們一家也為其他羅馬信徒所熟悉,甚至保羅讚揚西門的妻子就是他屬靈的母親,可說他們一家和保羅的關係非淺。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說自己一直與上帝同工,並形容自己是教會的工頭:「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林前3:10-11) 工人和工頭的分別在於:工頭是房屋的設計師和建築師,工人是被分配工作去建造房屋。他對哥林多教會說:「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裡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神的奧祕。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我在你們那裡,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2:1-5) 使徒保羅就是這樣懼怕又戰兢地建立了哥林多教會,他告訴我們,與神同行的人,不在乎自己有任何學識、身份和地位,只在乎我們能勇敢地在人面前高舉基督十架的救恩。留意保羅不是用人的「言語」,而是用聖靈大能的「明證」。新加坡鄺保亮牧師說:「甚麼樣的生命就反映甚麼樣的信念,我們的生活也可以發出聲音,不一定要用口傳講信仰。」事實上,傳道人無論口才如何了得,在講壇上有十足的講道恩賜,也不及他生命中愛神愛人的明證更得人景仰。 

《使徒行傳》18章記載,保羅第一次來到哥林多這個充斥偶像敬拜的外邦地方,慣常在安息日到猶太會堂宣講福音,「勸化猶太人和希臘人」「保羅為道迫切,向猶太人證明耶穌是基督」,他們卻抗拒和毀謗他。「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裡我有許多的百姓。』」(徒18:4-6, 9-10) 保羅在哥林多便逗留了一年半的時間,建立了哥林多教會。 

主同樣鼓勵我們放膽與祂同工,祂會全程看顧著我們。就像使徒彼得和約翰在教會初期擁有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兩人出身寒微,卻在耶路撒冷公會面前對著大祭司和那些德高望重的猶太官長並宗教領袖大聲疾呼:「『治民的官府和長老啊…你們所釘十字架、神叫他從死裡復活的拿撒勒人耶穌基督…是你們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並「禁止他們總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彼得、約翰卻冷靜地回應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徒4:9-20) 初期教會就這樣在耶路撒冷迅速發展。 

有次在「創視」節目中看到一個堪稱為宣教士的醫生的見證,他的見證實在令我感到汗顏。人稱「孫一刀」的孫中平醫生,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曾任蘇州醫學院的教務長,九十年代移居美國,後回到內地雲南深山義務行醫,又到金三角緬甸地區服侍最窮苦的百姓,成為一名「深山郎中」。為何他的綽號叫做「孫一刀」?因為他義診時只帶備一把輕便的手術刀和極簡單的醫療器材,將簡陋的地方變成為一個小手術室,這樣便替病人開刀做複雜的手術! 

孫醫生在金三角常往泰緬邊界附近的一條痲瘋村義診,他在緬甸境常看見海邊浮著一具具屍體,像一條條死魚,有數十甚至數百具之多!初時也害怕,但轉念一想:假如他們是我的家人,那就不怕了。他每想到耶穌觸摸痲瘋病人、與流氓和妓女一起,他去看病的時候,便樂在其中。他明白病人最孤苦伶仃的時候,最希望有人來陪伴他們、關心他們,然而他覺得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永生的盼望。他說:「每一個人都是上帝所尊貴的傑作。」他希望他們病重或臨終前都能活得有尊嚴、有終極的歸宿,這就成為孫醫生心內的驅動力。 

他每年只一兩次回美國到教會分享他的事工,他的行動感動了許多人在財政上支持他。幾間美國華人教會每年奉獻幾千美元支持孫醫生的工作,這些錢成為深山居民的醫療物資費用,以及五、六十個緬甸孤兒的生活費和學費,而他自己生活卻非常簡樸。有美國教會的姊妹分享道:「我常常覺得,像他這樣有高超的醫術,卻願意放下他優越的生活環境,去到那些貧窮的地方,若不是基督的愛感動他,他不會做出這樣偉大的事。所以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基督,看到了耶穌。」有弟兄說:「我們無法跟隨他去做短宣的服侍工作,因為在泰緬邊界的緬甸境有緬甸軍人駐守邊防,他進入緬甸境其實是冒著生命危險的。」孫醫生能冒著性命危險潛入緬甸邊境窮鄉僻壤的地方服侍人,只因他視死如歸。最後他在見證中自己分享說:「耶穌是用愛來感化人,他的愛是無限量和無條件的。」 

孫醫生有著使徒保羅的影子,保羅在《歌羅西書》1:24說,「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保羅是在羅馬監獄中寫此書信的。他從猶太教轉信基督後,便決意四出奔走向猶太人及外邦人傳揚基督十架的救恩,無論多艱苦也無阻他堅毅的心志,就像一個跨欄選手,在跑道上矢志跨過一個又一個欄杆,盡力跑到終點為止。正如梁永善牧師自己很喜歡的一句人生座右銘:「不求上帝挪去前面高山,只求上帝賜下攀山勇氣。」【摘自《天使心》2019.2 頁53「失望中的盼望」】 

「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當我默想這句話時,我想到主釘十架所受的一切苦難,為要讓所有相信祂的人都能得蒙神赦罪之恩,也想到替耶穌背負十架上各各他的西門。然而許多人不一定會即時回應基督十架的苦難而信主,而保羅就在傳福音的事工上不介意受肉身之苦,期望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為福音的緣故受苦,藉此感受到主為他們所作的犠牲並作出回應,進一步達成主為世人受苦的心意,這就好像他肉身的苦楚彌補了主所受的苦,因此他想到為蒙恩得救的人受苦都感到歡喜。我們又是否願意為福音的緣故受一點肉身之苦?當我們肉身的苦楚能帶動人認識主而得救、信徒得鼓勵和造就,我們便會為過去或現在所受的苦楚感到值得和高興,許多信徒患難的見證都證實了這一點。心靈受苦往往比肉身受苦更折磨人,但為福音的緣故而肉身受苦的,反而可將悲憤化為喜樂,正如彼前1:6-9說,「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 

《創世記》記載,以諾與神同行三百年之久,他究竟如何與神同行?創5:22說,「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神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養女。」他日常的生活作息其實沒有多大改變,只是在這三百年間,每天都過著敬虔的生活。造方舟的挪亞也被形容為與神同行:「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神同行。」(創6:9) 當時「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6:5),挪亞在思想和生活行為上分別為聖,每天活在神的旨意中。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上彰顯神一切美善的屬性,這就是與神同行,正如彌6:8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我們卻沒有天天與神同行,就算一天裡也不是時時刻刻與神同行。好比我們跟著一位領隊行山遠足,我們都是同路人,但有些人體力不繼,自然會墮後;有些體力好的,可以緊貼著行山隊的步伐;甚至有些氣力體力都甚佳的,無論山路平坦或崎嶇,都可以緊貼著領隊,持續地與他同行。我們雖不能常常成為主的同行者,但至少我們要將同路人的心態升格為同行者的心態,以「與主同行」作為我們人生路上的標記。 

人雖然很易受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致令我們有心卻無力,不能時刻與主同行,但人終歸有自由意志,可選擇接受或拒絕某些負面的信息和思想。當我們選擇以堅強的意志、靠聖靈內住的能力去排除一些阻擋我們跟隨主步伐的思想,我們便不容易墮後。再進一步去選擇一些緊貼主步伐的思想,便能加速我們的步伐與主同行。在赤柱服刑的Wilson弟兄,分享了今期《天使心》的專欄文章「智慧的選擇」,有助鼓勵我們在人生路上作出明智的抉擇: 

「記得有一次,有一位記者小姐問我,人生是甚麼?我想了一會兒,便這樣答她,人生是由無數個選擇構成,有時選擇正確,有時卻會做出錯誤的選擇,而那一個個的選擇,成就了今天的我。」 

「可惜的是,每次面臨試煉的時候,我都沒有智慧去選擇,『唔識諗』、『唔識揀』。….換來的是甚麼呢?低學歷、入獄、人際關係破裂。多年前我問自己,是不是自己的人生要這樣過呢?不然,我又可如何呢?」 

「隨著時間過去,人漸長大,對信仰也有了愈來愈深的認識,我逐漸改變了我的行為、思想。最大的轉變,便是不再以自己原有的價值觀行事為人,而是以基督徒的價值觀而行。甚麼是基督徒的價值觀呢?『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22:37-40)」

「像以前我是被動改變一樣,我所謂的愛上帝、愛人也是被動的。上帝要我做甚麼,我會接受;別人有求於我,我也會盡量幫忙。但漸漸我改變了,我主動尋求愛上帝的機會,例如主動提出自組崇拜、查經等等。我主動尋求愛人的機會,不再等別人提出需要,而是主動留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給予協助。 

我選擇了主耶穌的教導去重建我的價值觀,過我的生活、待人接物。我的生活過得好了,人際關係也變得好了。我的人生,多了點愛。而這一切,都源於當初一個選擇:我選擇了相信上帝、倚靠上帝。」 

「在入獄之初,我也曾迷惘過,自暴自棄過。我曾參加獄中的不法活動,例如開波莊。別以為這是在信主之前的行為,實際上在我信主之後的一段時間,仍有參與。….雖然我可以找到千百個藉口…然而這些藉口,並不能為我帶走半分惶恐。每天向上帝求原諒,晚晚為著同一個錯誤向上帝求寬恕,日日如是!」 

「我不懂在取捨之間作出智慧的選擇,要繼續沉淪下去,還是改變自己過更新的生活時,上帝就賜給我智慧去選擇了。…感謝上帝的厚待、厚賜。」 

【資料來源:《天使心》2019年2月刊44-45頁「智慧的選擇」】

筆者甚為欣賞Wilson弟兄在服刑期間,不斷追求屬靈知識的增長和在監獄中積極實踐信仰,在受高度自由限制的環境下作出佳美的見證。他更邁進一步,主動出擊去爭取事奉的機會(每月在《天使心》專欄發表文章便是一例),在囚友中建立和帶領信仰群體,真真正正從一個信仰的同路人成為一個與主同行、與神同工的同行者。 

港大客席副教授黃兆輝博士在今期《天使心》的專欄文章中說,近年他常被邀請跟大學生分享創業,談企業家精神。他問:「當一個年輕人加入某行業某機構,待遇形象稍遜,便轉工轉行,究竟他的當初入行的WHY是甚麼?」「曾經也遇過不少弟兄姊妹,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便在肢體間經常分享等候呼召,想作『全職事奉』,考慮申請入神學院,也掙扎在收支平衡和應付生活所需當中。大家不妨考慮我們的工作生活應該是大多數希望的『帶職事奉』,還是『事奉帶職』才對?哪個是主,哪個是次呢?….你是否在考慮甚麼時候才能全職事奉呢?供完樓?孩子讀完大學?自己讀完神學?再進一步,如何才是一個佈道家?佈道又是否只是一個職業?還是一種精神,不斷開展的企業精神?誰去定義你的佈道工作?佈道若果是基督徒的畢生工作,哪有起點,哪有退休?」【摘自《天使心》2019.2 頁54「企業精神佈道家」】 

耶穌一面傳道一面替人治病趕鬼,保羅佈道期間要織帳棚維持生計,孫一刀醫生也是透過義診去傳遞主的愛,他們都是以事奉為先、帶職為次。司徒永富自己常掛在口邊的一句金句:「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意思是:與其整日空想著未來的美好,不如努力把握現在擁有的機會。「昨天已過,再想是空想;明天未到,多想是妄想;最真實的是現在,只有實想才能幫助我們好好的活好今天,享受當下的種種。謹記人生道路是由腳下一步一步向前建構出來的。」【摘自《天使心》2019.2 頁60「活好當下」】 

今期《天使心》介紹了一本屬靈書籍─著名華裔牧師陳恩藩在國內出版的新書《被遺忘的聖靈》(2017.9 出版),作者在書中說:「如果你把一個充滿魅力的演說家,一個才華橫溢的敬拜樂隊以及一些時髦、新穎的活動組織在一起,人們就會來參加你的教會。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聖靈在那些來參加的人心裡運行、活潑有效地做工。這只意味著你開闢出一個地方,可以吸引人在周日待一兩個小時而已。不要指望參加這類聚會之後,人們會被感動,去敬畏上帝、敬拜上帝。更可能的情況是,大家會討論音樂好不好、講道是否吸引人,而不是那一位上帝本身,雖然祂才是當初人們聚集成為教會的原因。」 

作者說,當今許多教會之所以無法和使徒時代的教會相比,是因為缺乏聖靈的同在。「如果我們講起聖靈頭頭是道,但自己身上卻不見聖靈的果子,教會的建立也不去依靠聖靈,那麼我們其實是在空談。」「當那些教會外的人在我們生活中看不到任何改變,自然就會開始質疑我們的生活,懷疑我們是不是瘋了,甚至更糟的是,質疑我們的上帝。這能怪他們嗎?」 

「事實上,永活上帝的靈一定會要求你去某個地方或做某些事,並且是你平常不想要或不會選擇去做的。聖靈會引導你走十字架的道路,就像他引導耶穌走上了十字架一樣,那絕不是一個安全、漂亮或舒適的地方。聖靈會將你塑造成他要你成為的樣子,這個過程通常伴隨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痛苦,它將剝去你的自私、驕傲和恐懼。」「聖靈不是故意要傷害我們,但祂確實想使我們變得像基督,而這可能會很痛。」 

當耶穌升天時,門徒們聚在一起不知前路如何,驚慌失措。然而,當聖靈降臨並住在他們裡面時,巨大的翻轉發生了。司提反成為第一位殉道者,彼得從懦夫變成了勇敢的見證人,保羅從殺害基督徒轉變成宣揚基督的代言人。「他們不再膽怯、不再迷惑;他們大有膽量,滿有智慧;他們靠著聖靈的能力,開始宣告並活出耶穌的福音。」 

書中提到,聖靈的工作是要榮耀基督,但是許多強調聖靈的人似乎喜歡將焦點拉回到自己身上。哥林多教會變得混亂,是因為每個人對教會的事情漠不關心,他們只是期待利用聖靈的彰顯來顯出自己的榮耀。上帝將聖靈賜下,是要我們學會順服祂,但是諷刺的是,我們太多時候想要利用聖靈,達成自己的目的。作者強調,聖靈的彰顯使基督被高舉,而不是人被萬眾矚目。 

作者年輕的時候,非常渴望獲得上帝的能力,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想成為眾人的焦點。如今,他仍然希望獲得上帝的能力,但是他不再渴望自己被人吸引。作者認識到,聖靈賜下恩賜,不是叫我們榮耀自己,乃是用聖靈的果子建造眾肢體。「為了眾人的益處,聖靈藉著我們做工。祂賜每個人能力,為祂作見證。如果是老師,你有沒有想過怎樣影響班裡的學生?如果是教練,你對球員和共事的其他教練有甚麼影響?如果是生意人,你怎麼與顧客及生意夥伴打交道?他們看到的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一個按照耶穌的教導做生意的人,還是像其他人一樣以自我為中心、按照資本主義的標準做生意的人?如果是全職媽媽,你怎樣把孩子養育成愛耶穌的人,怎樣向那些上帝放在你周圍的鄰居們傳福音、服侍他們?」 

「如果你只希望過一種體面的生活,能經常去教會,那你並不需要聖靈。只有真想跟隨耶穌基督的人,才需要聖靈的引導和幫助;只有想遵守祂一切的命令並且教導別人也這樣做的人,才需要聖靈;只有真正悔改相信的人,才需要聖靈;只有理解自己是被呼召來分享基督的受苦、受死和復活的人,才需要聖靈。」聖靈的恩賜固然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要去愛;沒有愛,其他恩賜都沒有益處。(林前13:1-3) 

今天的教會創造出一大批不需要聖靈的人、一大批算不上耶穌門徒的基督徒、一大批不跟隨的「跟隨者」。「上帝對數字不感興趣。祂最關心的,是祂的新婦是否信實,是人們是否愛祂,而不是教會規模的大小。雖然可以用講笑話、強調視覺效果等吸引人們走進教會,但我還是無法讓人們來迷戀耶穌。也許我可以說服人們做個禱告,但我無法說服人來愛上耶穌。」 

2017年,陳恩藩牧師在加拿大舉行的華人差傳大會上發言說,教會常常感覺像是一個大型動物園,基督徒(尤其是年輕人)被安置在安全的籠子裡不斷得到餵養。現今的教會不理解上帝賦予每個信徒的能力,反而把他們留在「籠子」中,他們唯一存活的方式就是有人餵他們。「把每個人放在籠子裡,每個星期給他們餵食,而我們的全部工作就是不斷餵你、餵你、餵你,而事實上上帝對你有更大的旨意。」 

現年50歲的陳牧師,在2010年離開了他創立的教會,部份原因是因為他對成千上萬的人沒有使用他們的恩賜、只是每個禮拜坐著聽他講道感到沮喪。陳牧師挑戰我們:不管你住在甚麼地方,日子過得怎樣,每一天你都可以選擇:到底要不要依靠自己安全地活著,努力掌控自己的生活;或者選擇活出上帝創造我們要活出來的樣子。 

【資料來源:《天使心》2019年2月刊64-69頁「走出『籠子式的教會』」】

正如陳恩藩牧師講道時遇上的難處一樣,一位由27歲講道講到72歲的牧師說:講道難嗎?從兩方面看:要令會眾笑容易,要令他們感到扎心難。這句發自有40多年講道經驗的牧師的心底話,正正反映現今的教會難以與使徒時代的教會相提並論。使徒時代,當彼得等使徒起來向三千多會眾講道時,用激昂的語氣講論耶穌的死和復活:「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他們有何反應?「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結果,「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徒2:36-47) 

為何聖靈感動不了現今教會大部份的會眾,令他們感到扎心,認罪悔改的同時,恆心遵守聖經的教訓?是聖靈感動人的能力有限?牧師講道的恩賜和經驗不足?還是受眾聽道已聽得麻木了?如耶穌所說:「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太13:15) 又如保羅所擔憂的:「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提後4:3-4) 

聖靈的臨在和澆灌,該可令人熱切地感受到耶穌為我們一眾罪人付出捨己的愛,並作出積極的回應去遵行主「愛鄰舍如己」的教訓。「創視─屬靈教室」節目中,一位牧師解釋何謂「愛」時說:愛不是佔據或擁有,而是犠牲,否則愛便流於一種消費品,為求滿足一己的佔有慾。他進一步說,愛的反面不只是恨,而是對人漠不關心,無論對方景況如何,他已不是自己所關心的對象,這正是今日沒有愛的世界的寫照! 

牧師接著論到「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耶穌要我們每個信徒成為他人的鄰舍。我們在教會若不關心別人,豈非像比喻中令所有猶太人都失望的祭司和利未人嗎?反而是一個與猶太信仰無關的人關心一個落難的猶太人!豈非是一大諷刺嗎?未信者看見我們口裡說愛,卻在別人有需要時顯得漠不關心,令他們對信仰卻步,我們就活像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如「粉飾的墳墓」!牧師說,上帝希望我們去散播愛,建立一個愛的世界,這世界才能體會神的愛,因為神就是愛。不要像比喻中的祭司和利未人不能做好自己的本份。在愛人的當中,我們也會學到很多愛的功課。從冷漠變成愛,從漠不關心到關心,從幫助人中,自己也得到幫助。 

反觀我們每星期都會和弟兄姊妹相見,但很多時候只局限於點點頭或打一個招呼,像交際一樣互相問候對方,聚會結束便各散東西,很難才能讓弟兄姊妹走進自己的生命當中,這是極其可悲的。耶穌說:「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13:34) 弟兄姊妹是教會內的肢體,是我們屬靈上的同伴,假如我們和弟兄姊妹關係疏遠或不能進深,又如何讓他們在有需要時挺身相助呢?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靈命低下的時候,難保有一天我們也會軟弱跌倒。那時出現和扶持的,很有可能是弟兄姊妹,因為上帝會藉著弟兄姊妹的手在你的生命上作工,成為主的見證。我們是否有需要主動去愛神、愛弟兄姊妹和愛人如己,在每日所接觸的人當中,積極地結出聖靈的果子?同路人與同行者的分別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