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不等如放棄

放手不等如放棄

一位姊妹這樣分享:「從前的我有個概念,就是放手便等於放棄了,所以當我遇到困難或不能解決的事情,若我放手交給神,便等於我選擇放棄。因為從小到大老師都教導我們不要放棄,要繼續嘗試,所以很多時候我都希望所有事情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假若真的解決不了,我便會非常惱怒自己為何嘗試了這麼多的方法也不能解決…心想放棄,但又覺得不能輕易放棄。 

最近遇到一個導師,他啟發了我重新思考放手其實並不等於放棄,只是當遇到問題時,我們嘗試一個方法後,我們要放手交給神,耐心等候,看看這方法是否是神默許的方法,事情能否得到解決。假若仍未有出路,我們便再嘗試另一個方法,以同樣的心態去交託等候。所以,放手和放棄其實是心態上的差異,而放手是需要耐性的。」 

【資料來源:《天使心》123期2016年8月刊77頁「懂得放手」】 

放手和放棄絕對是兩碼子的事!正如當我從以上短文中想到這個題目時,便心血來潮想寫一篇文章,但好像缺乏了什麼材料可以發揮,假若我輕率地放棄,這篇文章便寫不成了。既然題目鼓勵我要放手交給神,我就求神引導我,嘗試去發掘及找出一些可用的材料,配合這個題目。然而我放手交給神的同時,我不是什麼都不做,那就等如放棄,而是積極地去嘗試,相信神會引導我,給我亮光。我是持著一個正面和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和處理這件事,與消極和負面的心態去看待事情截然不同。 

最近看到一些關於「信二代」的文章,令我很有同感。有篇文章分享了一個少女的故事,內容如下: 

「敏聰出生幾個月,父母已安排她在教會領受嬰孩奉獻禮,自小和父母返教會,就讀教會學校,加上父母是教會傳道,她對聖經的知識可說是滾瓜爛熟,但到了小五下學期,她已拒絕跟父母返教會,父母卻逼她參加兒童主日學。 

升中後,父母又要她參加少年團契,但她在其中一直找不到可以交心的朋友,加上她在教會要規行矩步,怕失禮父母,感覺很有壓力。到高中,她決定做回自己,加上當時她結識了一位不信主的男朋友,她不但不返教會,亦打算放棄學業,讀完中五就算。她說她以前太『乖』,要試做壞女孩(物極必反),父母反對不了,惟有默默為女兒祈禱,希望有一天她回轉。 

及後敏聰與男朋友分手,認識了一位上進青年,挑起她愛追求知識的心,她最終考上大學,但仍沒有返教會,一來她感覺聖經真理與外面世界的價值觀很不同,二來她經歷不到信仰,三來她不太肯定聖經是否真實,不過她跟父母的關係稍有改善,因為她知道父母愛她,不單是因為她『乖』。」 

文章分析道,信徒子女即使在教會成長,卻不一定會自動成為基督徒,這就是「信二代」的信仰挑戰。事實上,每個孩子都需要有屬於自己的信仰,而不是被逼上教會。如果孩子沒有深刻的重生得救經歷,只是被動和習慣性地參與聚會,長大後便易於流失。 

有青少年選擇不跟父母返同一間教會,有些因為到外國升學而脫離父母,隻身在外,再沒有人「逼」自己上教會,反而信得更好,更投入當地華人教會,參加大學團契。父母只管忠心地向孩子撒種、栽培和澆灌,為他們提供良好的信仰環境,然後學習交托仰望;因為他們是否信主,完全是神的恩典和個人抉擇。 

【資料來源:《天倫樂》184期2016年6月刊8-11頁「建立一手信仰」】 

一位牧師也分享兩個兒子受洗的經歷。他有三個兒子,一個早已信主和受洗,其餘兩人長大後曾離開他牧養的教會好幾年。結果2014年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診斷後患了心臟主動脈撕裂,有生命危險,需要做緊急手術。沒料到未受洗的小兒子在手術室外等候時,提議大家手牽手為父親禱告,還說要大聲唱詩歌,為父親打氣。 

大兒子因工作關係及對信仰不感興趣,漸漸疏離了教會。但當他們看到神在他們父親身上奇妙的醫治,主動出席教會聚會和主日學。其後兩兒子竟然主動跟媽媽說,想找父親以前講道錄音來聽,也想讀讀他以前寫的文章和牧者家書,他們想要認識他多一點,認識他的事奉、他的工作。當父親生命危在旦夕,神藉此感動兩人思考信仰的問題,最後兩兒子都分別在14年及15年受洗,都是他們的父親為他們施洗。「每次水禮我都很開心,但這次水禮我特別開心,特別感恩,特別喜樂。我最後一個兒子世基(大兒子)也受洗了。」父親能夠親自為三名兒子施洗,他感到完全是神的恩典。 

這位牧師最後鼓勵信徒家長說:「若您的孩子尚未信主,我鼓勵各位家長不要放棄,要以禱告等候,多鼓勵他們。上帝有祂的時間,祂的時間不一定與我們所想的一樣。不要灰心沮喪,要等候上帝的時間。」 

【資料來源:《天倫樂》184期2016年6月刊12-15頁「歸向生命的主」】 


我兩個兒子也是自小在教會成長,然而兩人到中學階段都陸續離開教會。大兒子中二開始便不再返教會,我沒有太過擔心,只在晚禱中常常記念此事,相信有一天神自會帶領他真正認識神,我求神引導他親自與神建立個人的關係,這才是屬於他自己的信仰。 

大兒子小時候活潑可愛,笑容可掬,但人越長大,便越來越沉默,不容易打開話匣子,很少主動開口與別人閒談,更不會主動約同學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令我們擔心他性格太內向和孤僻,將來在社會上難以建立人際網絡。 

幸而到了高中,他有自己的小圈子,多了和相熟同學打交道。去年往澳洲留學時,我和太太都擔心他難以適應獨立的生活,特別為他安排在一位教會姊妹的家裡住宿,正是他小時候在教會認識的一個家庭。那位姊妹的住宅偌大,有多間睡房,租了給年紀相若的留學生。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他很快便與這家庭熟落,而且與同一屋簷下的留學生相處很融洽。大兒子也隨姊妹的兒子返教會,自己還主動返大學團契,我們心下感到十分欣慰,多年來為他內向性格的牽掛一掃而空。他甚至打破沉默,以往不常主動和我們溝通,在離鄉別井的生活底下,他反而每星期的周末或假日,都會和我們保持聯絡,我們問及他當地的生活情況,他都樂意與我們分享。 

一年後,他獲得香港某所大學批准入讀他渴望進修的學科,因此回港準備本年度新學期入學。期間他每星期天也主動返教會崇拜,且竟向我表明他早於往澳洲前便已信主,不過此刻還未打算受洗。我相信最終他與神建立了親密關係,對主和基督信仰有更深的認識後,受洗是早晚的事。而小兒子也間中隨我們一起返教會崇拜,他對基督信仰也不陌生,我也不擔心,相信他也會與神建立個人關係。 

正如文章開首強調,放手不等如放棄,放棄是對事件已不再抱有任何奢望,甚至對事情感到絕望和悲觀。相反,放手是對事情仍然抱持希望,將事情在禱告中交給神,相信神會按祂的心意和時間去處理,期間繼續存著對神的信心與盼望,耐心等候,並繼續留意事情的發展,按需要作出適當的行動去配合。 

‘Let go and let God’,就是不要常為事情憂慮牽掛,自己做了應該做的,便在禱告中仰望神,讓神去處理,既相信神會處理得宜,無論結果如何,都可以放下,以平常心看待,不再為事情牽腸掛肚,茶飯不思。正如耶穌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6:34) 既是如此,就專心去處理其他該處理的日常事務,免得顧此失彼,令自己更方寸大亂,於事無補。

 
但以理年少時被擄到巴比倫,因著神賜他聰明智慧,被巴比倫王賞識,留在王身邊侍候。神又賜他解夢的能力,為巴比倫王解夢。巴比倫王內心的鬱結盡除,決意「派他管理巴比倫全省,又立他為總理,掌管巴比倫的一切哲士。」(但2:48) 

之後瑪代王大利烏滅了巴比倫,「立一百二十個總督,治理通國。又在他們以上立總長三人(但以理在其中),使總督在他們三人面前回覆事務,免得王受虧損。因這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所以顯然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王又想立他治理通國。」結果惹來其餘兩個總長及總督妒忌,想盡辦法找把柄在王前告他一狀,「只是找不著他的錯誤過失,因他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最後他們施展毒計,請求王下旨「立一條堅定的禁令,三十日內,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甚麼,就必扔在獅子坑中。」王不虞有詐,就下了旨。但以理深知這禁令是衝著他而來,但他毫無懼色,仍舊每天在家中窗前向著耶路撒冷「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他神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結果給了敵人把柄控告他犯禁,惹來殺身之禍。(但6:1-16) 

為何但以理可以若無其事,毫無顧忌去公然禱告感謝神?他沒有為自己的安危擔憂,在這三十天仍要如常一樣處理國事,不容有失。他深信神掌管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縱使他不知道性命是否能保得住,他不多想,只管在禱告中全然交托給神;王令既已下達全國,不能反口,他深知祈禱交託是他唯一能作的事。他也沒有為此事憂心忡忡,忐忑不安,也沒有為了保命而不敢違抗王旨,反以神旨為首要考慮!惟最終他仍逃不掉被扔到獅子坑中的惡運,就在生命懸於一線間,神蹟出現了!「神差遣使者,封住獅子的口」,他毫髮無損,反而王下令把控告他的人,「連他們的妻子兒女都帶來,扔在獅子坑中」,進一步在外邦人和君王面前彰顯了他所信靠的神是聽禱告的神! 

腓4:6-7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讓我們學習但以理那種不慌不忙的完美典範,let go and let God take care of everything,把我們心中掛慮的事全然交託給神,由神去主導和「善後」,然後只管做我們日常應當做的事,存著感恩的心,耐心等候神作為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