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神冒險

為神冒

網上一句說話吸引了我:「生命中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必須『冒險』。只要肯去做、去冒險,去不斷測試自己的天賦,才知道自己的潛在能力有多大。」不禁令我想起門徒彼得勇敢跳下海的一幕,這事記載在《馬太福音》14章22-33節裡。 

當時正值深夜四更天時分,門徒都擠在小船上,風高浪急,小船搖曳不定,門徒只要稍有不慎跌進大海裡,性命堪虞,又有誰敢孤身犯險跳下怒海,與死神搏鬥?偏就撞著一個膽粗粗的西門彼得,在耶穌和眾門徒面前,要嘗試跳進大海。為何他勇於犯這個險? 

彼得見耶穌在驚濤駭浪中仍然健步如飛,如履平地,實在令人拍案叫絕,他躍躍欲試,想仿傚主那種在海面上飄飄然行走的感覺,真不愧他有這等非比尋常的冒險精神。不過他也先問問主可否在海上如他一樣嘗試行走,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太14:28) 來主也十分欣賞他這種不怕死的冒險精神,因此主也鼓勵他:「你來吧!」(太14:29) 得到主的鼓勵,他忘掉了一切恐懼,便一躍而下,果真在洶湧澎湃的水面上行走!縱然他在海面上戰戰兢兢只行了數步,便因懼怕風浪而迅即沉下海裡,畢竟他嘗到其他門徒嘗不到的刺激體驗,令他畢生難忘,相信為他日後勇於在任何風浪下事奉主奠下穩固的基石,甚至為主殉道也在所不惜。 

世間有許多渴望征服大自然的人,都懷著一顆冒險的精神,不論是登峰攀崖、隻身傲遊汪洋大海、走鋼線、徒手擒高廈,甚至穿梭太空,都希望突破自己的潛能,想做就去做。雖有人因此而喪掉寶貴的生命,但總有不怕死的人,甘願以身犯險,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要測試自己的潛能,測試個人的極限,別人不敢嘗試的,他勇於嘗試,要得到一種能人所不能的滿足感,正如西門彼得一樣。 

跟隨主的人往往就是要突破自己的框框,有冒險精神去踏前一步,事奉才有突破。每次有突破之後,發現自己原來可以勝任以往不敢高攀的崗位,信心便隨之而大增,憑一股勇往直前的信心再接再厲,突破再突破,不經不覺為主成就了大事,在別人看來已是非同小可,正如其他門徒看見彼得在海面上行走,令人欽羨。

 
粵劇紅伶文千歲、梁少芯夫婦在06年決志信主,加入教會,他們倆的決志,可說是一種為神冒險的舉動。據文千歲解釋,在粵劇行頭裡,有其根深蒂固的傳統信仰,傳統幾百年來都是信奉道教及華光大帝。「所謂華光師父,是在新的地方做粵劇時便要進行破台、祭白虎等儀式,是一定要做的。在戲班裡有些戲箱叫神箱,就是當演完一台戲後,都要把華光師父、田竇二師,及所有供奉的菩薩放進箱子裡,這就稱為神箱。女士們是不能坐在這神箱上,是禁忌,只許男人坐。」因此兩人信奉基督教,這決定實在非同小可,對他們來說,嚴重一點可能被視為大逆不道。為何他們願意作出這個冒險的決定呢? 

事緣太太少芯患上嚴重失眠,吃了35年安眠藥!服藥後雖能入睡,卻帶來不少後遺症。「我的嗓門乾掉了,手也發抖,拿甚麼都會掉下來,而且變得非常善忘。」有次演戲,她完全記不起曲詞,非常害怕。看過多次中西醫,都無法改善。06年時她支持不了,跟丈夫說:「我要走了,要放棄一切。」她真的想過自殺。 

某天,她外甥女介紹一位醫生給她,診所叫「天恩堂」,她好奇地問醫生為何會叫「天恩堂」,醫生說他是基督徒。後來芯姐想起以前曾撿過一張卡,便拿去問醫生寫的是甚麼,才知原來那是禱文。「當時我很奇怪,但腦袋突然噔一聲,像是叫我去禱告,於是我就問醫生我可否去學禱告,他說可以,但我說我不是基督徒,他說耶穌不介意你是否基督徒,只要我學就可以。」 

那天晚上,她讀卡上的禱文:「親愛的天父,親愛的主耶穌基督,求祢用寶血大能醫治我。…」未幾她便哭了,泣不成聲,將她內心的痛苦一一說出來。還沒有感謝神的恩典,眼睛便開始睏倦,倒頭便睡,一覺睡到天亮。如是者連續三個晚上,感恩的話未說便已經入睡。自此以後,她再也沒有吃安眠藥,不藥而癒。 

至於她丈夫文千歲,目睹太太的奇妙改變,神醫治了她三十多年的失眠症,他也受感動跟她上教會。「我踏入教會第一天,一聽到聖詩我就哭了,醒覺自己是個罪人。其實我從小在戲班長大,瞞著父母學到了很多壞習慣,例如賭博、打架。加上自己脾氣暴躁,說髒話、開快車、違法賽車,加入黑社會去澳門賽車。」信主後,他的壞習慣都改了。神也醫治了他多年的骨刺,「非常感恩,神醫治了我,當我禱告之後,現在可快速地蹲下及起來都沒問題了!」 

夫婦倆感到神給他們的東西,金錢也買不到,包括夫妻感情融洽、家人對他們的敬愛和尊重等。信主的決定的確曾為他們帶來不少壓力,但當他們四處向人分享信主經歷時,所得到的喜樂,比一切都要大。11年4月,兩人正式告別香港粵劇界,希望能有更多時間,創作福音粵曲,透過粵劇傳福音。 

【資料來源:《號角月報》香港版2016年8月27頁「主領千芯路」】

 
一位姊妹往美國唸大學,在大學團契決志信主,心理學畢業。快畢業的時候,她清楚感受到神的呼召。「我去聽一個關於時間管理的講座,說到《以弗所書》中的經文:『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5:16),當下我立刻想到自己20歲才信主,人生沒有幾多個20年,如要愛惜光陰就要作全時間侍奉。剛好翌日是差傳年會,我就跟上帝說,若果祢要用我,請祢叫他們呼召我。結果他們真的對我說『不夠時間了,你快點來吧!』」 

這位姊妹順利地進入了美國一所神學院,畢業後回香港的教會侍奉。她所讀的神學院本是男校,不鼓勵女性講道,因此當她決定回港侍奉時,早已表明不會講道。「頭六年我一直堅持不講道,但後來因為另一位男同工要赴外國進修,只好被迫接受上台講道。」事實上,教會弟兄姊妹非常接納女性講員,問題一直都是她自己未能突破心理關口。「我之前覺得只要安分守己,幫忙教主日學、團契已經足夠,就算答應講道,心仍想著只是暫代一陣子,待聘請到新的同工,我就會停止講道。」沒想到她一直等待,也等不到新的同工,她就順理成章地繼續講道,也為日後成為女牧師奠下基礎。 

不幸她在2000年患了一次腦中風,腦裡面一個血管瘤爆裂,做了一次手術,非常順利,不過醫生表明日後仍有復發的機會。翌年她的手忽然完全痲痺及乏力,醫生檢查後說是罕見的神經線退化症,而且無藥可治,手腳神經只會慢慢地退化及萎縮。「現在我的手腳會輪流發作,對我來說腳的問題較麻煩,因為工作上要用手去做的事不多,但腳部麻痺時,會完全無法提起,只能拖拉著而行。」她一直積極面對自己的疾病,可是07年她再次中風,入院後發現另外兩條血管各長了一個瘤,藉微創手術堵塞了傷口。 

在第二次中風前的兩個月,她再次聽到上帝的聲音:「你的身體是借回來的。」「當時我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直到我兩次中風既沒有死去,又沒有造成什麼傷害,終於明白自己死非為病,活也非為健康,死活皆為主。今天的我仍可以站著講道,就是上帝最大的恩典,因為我活在神蹟之中。」 

經歷過幾次大病,又在禱告中得到上帝的提醒,使原本一直低估自己的姊妹,開始完全地改變了狹隘的思維。「我向來覺得只有特別傑出的人才能成為牧師,自問根本不是作領袖的材料。但上帝卻告訴我,輕看自己的就是輕看祂,是我限制了上帝的能力。結果祂帶領著我闖過一個又一個高峰,是我從沒想過能到達的高處。」遂於2012年,這位女傳道人,憑著信心和勇氣,接受按立成為浸信會中的第二位女牧師,她就是鄭宇芳牧師。 

【資料來源:《天使心》123期2016年8月刊32-36頁「惡病中為神奮起」】

 
從宣教歷史可見,歷世歷代無數的宣教士,隻身遠赴陌生之地,以身犯險,為要將福音傳到未得之民。福音之所以能夠傳遍世界,無非因為有這一群願意為神冒險的宣教士。並非他們比別人優勝,只因他們擁有大無畏的精神,願意豁出去,倚靠的不是自己的學識才華,而是對神的信心,正是彼得跳下海這件事所強調的:「你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疑惑呢?」要不是彼得信心開始搖動,若能保持鎮定,臨危不亂,必然可行到耶穌那裡,得償所願。也許宣教士所作的,在他們身處的日子看不見成績,但他們相信一件事:「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 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一般冒險家靠的是自己的能力,但樂意為主擺上的人,他們有的只是一顆單純的心,甘願為主冒險,不計後果,突破了自己事奉的界限,在今生為主打那美好的勝仗。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 你願意成為一粒多結果子的麥子嗎?那就要像他們一樣,突破自己的事奉框框,嘗試去挑戰自己事奉的潛能,主必恩上加恩,力上加力。不要因為自己力量微小而害怕,不敢踏前半步去突破事奉的界限,主曾對保羅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保羅回應說:「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12:9) 主所要求的,是我們有沒有像西門彼得嘗試在水中行走的那股勇氣,你若有的話,主說:「你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