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代表我的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
前幾天傍晚時分,我如常往屋苑後面的公園散步。甫踏出屋苑半步,抬頭一看,圓圓的月亮映入眼簾,帶點漂亮的黃色,比皎潔的明月更有魅力。我駐足觀賞了一陣子,感恩創造月亮星宿給人欣賞的主,將這艷麗的月色高掛在我眼前,不期然想起中秋節將要來臨…..
凝望著圓圓的月亮,腦海中勾起鄧麗君的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登時聯想到耶穌三次追問西門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你愛我嗎?」「你愛我嗎?」彼得同樣三次含糊地回應主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約21:15-17) 當耶穌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他是望著門徒從加利利海撈回來的一大網魚穫,而彼得唯唯否否的回應,自然因為他一面想起自己三次狠心地出賣主,一面敷衍地回應主突如其來兼且鍥而不捨的追問。何解要再三追問?看來耶穌懷疑彼得是否真的明白自己的意思:你愛我真的比愛這些魚穫更深嗎?顯然耶穌並非只想聽到彼得重覆性的敷衍回答,他是想彼得認真地思考一下:你如何證明給我看?
主同樣三次重覆地回應彼得,坦誠地說出祂的心意:「你餵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你餵養我的羊。」(約21:15-17) 其時彼得仍不太明白主對他個人的抱負,在五旬節當日終於明白了「小羊」是甚麼意思:「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神所召來的。」(徒2:38-39) 當主問我們同樣的問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你心目中的「這些」又代表甚麼呢?當主回答我們「你餵養我的小羊」,你心目中的「小羊」又代表甚麼呢?對蔣麗萍來說,她心目中的小羊就是在國內數千萬需要別人像父母般關愛他們的留守兒童。【參「默想金句」─《腓1:5-6 同心興旺福音》】對 “Now I See the Moon”《我看見月亮了》這本書的作者Elaine Hall來說,她心目中的小羊就是那些與她孩子一樣患了自閉症的兒童。
Elaine原本是荷里活演員教練,她從俄羅斯孤兒院領養了兩歲的男孩Neal,當兒子三歲時被確診患了嚴重的自閉症,她的生活從此發生了巨變。照顧自閉孩童,少一點體力、耐力也不成。Elaine照顧Neal疲於奔命,當發現傳統的行為療法起不了作用,便向各方自閉症專家取經,然後集結有創意的人協同實施她所領會出來的方法。經過鍥而不捨的努力,Neal從自閉孤立的世界慢慢走出來。
Elaine在她的著作中敘述她怎樣沒有放棄、從無助的深淵走出來:「當傳統的療法不能幫助兒子Neal,我找了有創意的人─演員、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與我一起,一週七天、每天十小時跟隨著Neal的帶領,按他的條件意願,與他聯繫─我們加入了他的世界。
當Neal專注地盯著他的手時,我們也盯著自己的手。當Neal敲地板,我們拿出鼓,與他一起敲。他像鳥兒一樣揮舞手臂,或用腳尖走路,我們也跟著做。當Neal轉圈時,我們與他一起旋轉,直到一齊笑起來……一齊連接上,並享受大家的特殊小天地。漸漸地,奇蹟發生了,Neal融入了另一個世界:我們的世界。」
如不少自閉人士一樣,Neal有說話困難,在一個自閉症運動治療研討會上,Neal使用電子通訊設備,「說」了發人深省的「話」:
「我聽夠了。現在是我說話的時候,也是你聆聽的時候。
因某些原因,我不能說話,這是上天的安排吧。
許多人以為我無法思考,但我可以。
更重要的是我聆聽。
很多人盯著我時,我便『聆聽』他們身體的動作和眼神。
我『聆聽』他們的無知。
我聽,別無他選,我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接納這世界。
『聆聽』與聽力不同。當你聽到某人說話,你只是聽到他發出的聲音。當『聆聽』時,實際上大腦在處理說話的內容和意見。
我如何看待那些盯著我的人?
我這樣分析:盯著我的眼神表示不清楚我,不明白我,不知道如何把我分類。我不像他們的樣子,所以他們覺得我有些不對勁。
我內裡的感受如何?
我曾經相信那些人盯眼看我是因為我有問題。我曾怪責自己,因不能適應而感到沮喪。
現在我反而歡迎這些眼光,並希望他們會問:『你有甚麼不同?』
我洞悉有些人不明白有特殊需要的人,也不了解各人神經系統的差異,而不是針對我個人。
我對自己和判斷有了信心,更成為推動認識自閉症的使者。」
Elaine說:「以為自閉兒童沒有同情心是個謬誤,事實恰好相反,我有幸見過自閉兒童是最敏銳的人,他們只是用不同方法表達自己。如果Neal喜歡你,他會聞你的頭髮;如果他發現你虛情假意,他會走開或扔東西。」
有些自閉兒童對觸覺和聲音反應過度,有些則反應遲鈍,有些有良好的視覺感知,有些聽覺異常敏銳。其實沒有一個特定的方法來對待這些孩子,唯一的關鍵是根據孩子的個別情況來度身制定每個人的學習環境。
Elaine找到七個竅門來解開自閉,她提倡用接納、包容、建立關係等來了解自閉兒童的感官特徵,並慶祝生命,活出奇蹟。Elaine首創「奇蹟計劃」(The Miracle Project),這療法用音樂、舞動、戲劇、創作和同樂,帶領自閉兒童尋找真我,帶出每個人的最大潛能。Elaine成為自閉症治療專家、聯合國自閉症論壇主講嘉賓,其製作紀錄片《自閉音樂劇》播出鮮為人聽到的自閉者聲音,並兩次獲得美國電影界最高榮譽艾美獎。
Elaine連同富於創意的人,開展了「奇蹟計劃」,用啟發Neal的方法來幫助眾多自閉兒童。「沒有批判地我們融入孩子的世界,透過相互關聯,孩子漸漸發展所需要的一切:他們學習與別人交往,用手勢溝通,使構想成為創意,並學懂思考和反思。」「自閉孩子給予父母、護理人員的挑戰(如發脾氣、耽擱、壓抑等等),都能使他們沮喪、感挫敗、支持不住。但當我們把所有行為看作溝通的模式,便可以把自閉行為也看成不同的溝通方式。也許我們的自閉症孩子正在教導我們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看。」
Neal已經從他的世界走出來了解我們「正常」人,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他學習,用他的視野去理解我們周邊的人?尤其是老弱的、有特殊需要的人,進入他們的世界,用他們的感官去看、嗅、嚐、感、聽。
【資料來源:《天使心》146期2018年7月刊76頁「自閉創奇蹟(1) The Miracle Project」;《天使心》147期2018年8月刊74頁「自閉創奇蹟(2) Neal的心聲」】
之前在創視也看過一個關於母親照顧自閉兒的見證,見證大概述說母親是一位優秀的小學補習老師,令學生們成績都突飛猛進,得到不少家長垂青。誰料她發覺兒子患有自閉症,在幼稚園已頻遭老師投訴,姊妹那時還未信主,不敢讓人認識自己的兒子,怕被人揭穿連自己兒子也管教不力。她最初用嚴格的管教方式教導兒子,結果當然適得其反,感到極度沮喪之餘,有機會被邀請帶兒子到教會聽道。她自己也聽出耳油,猛然醒悟:要改變自閉兒,便要先改變自己!於是她反過來用愛心去接納兒子,結果讓兒子真正感受到母親的愛,兒子逐漸走出困局,成為一個生活正常的孩子。正如耶穌說:「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 想不到這個簡單的道理,是舊約律法和先知歷來的道理!神如何讓人認識和接納祂?豈不就是祂先愛我們這些叛逆的罪人,讓我們感受到祂溫柔捨己的大愛,然後便懂得去愛祂,遵守祂的律例典章去愛己愛人。
主耶穌如何邀請人接受祂?啟3:20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人的心門若打開,主便藉著聖靈進到他裡面,他自然成為一個重生得救的人,倚靠聖靈的感動和能力去改變自己,成為一個脫胎換骨的新人!我們如何向人傳福音?我們不能向人硬銷福音的好處、拒絕福音的害處。我們要帶著主的愛往對方的心門外叩門,當他願意開放自己時,我們便可嘗試進入他的內心世界去了解他的想法和需要,再用主的愛去關懷他、感動他。他一旦領略到主十架無私的大愛,便順理成章地接受主作他生命之主。
衛以信(筆名)在今期《天使心》專欄「鐵窗筆語」中分享道:
「今早收到一位讀者來信,令我感到十分之驚喜。我覺得這是神透過這位讀者告訴我,我所作的並不是無用的,給我力量繼續侍奉下去。感謝神。
收到信的時候,我是很開心的。不單只我,其實每一位在囚人士,在收到信的時候,都會很開心。在我處身的期數(註一),有一個『奇景』。每天早上,囚友們都會伸長條頸,等候派信的職員出現。每次當職員來到,所員便會雀躍萬分,猜估誰有信收,誰沒有信收。當職員叫所員的號碼收信時,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愁了。
我所置身的監獄,是一所高度設防的監獄,有高高的圍牆圍著,外人難得進入其中。如果外人想入內參觀,甚至司鐸們想入來關顧我們,都需穿過重重關卡,更需被搜身,以確保沒有違禁品能被帶進獄中。由大門口起行,到我身處的期數,大大話話要經過十幾二十道鐵閘,都別說不麻煩。所以,我其實很感激來獄中關顧我們、與我們聚會的牧者、義工,山長水遠、不辭勞苦,還要經過重重關卡,也要來到我們身邊,我衷心感激他們。
監獄其實就是一個幾乎完全被隔離的地方,這是物質上的隔離。然而,更可怕的,卻是心靈上的隔離。我們被隔離了心與心的接觸。監房可以說是一個被遺棄的地方,我們犯了罪、被判刑,要跟社會分隔。在囚人士,有人認為是垃圾,監獄就是專門收集垃圾的垃圾收集站,沒有人願意理睬垃圾吧。監獄是壞人集中營,有哪個正常的人,會跟壞人接觸呢?在獄中,大部份所員、囚友,都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人,或為被遺棄的人。他們沒有人理會,甚至乎有些囚友連他們自己都不想理自己呢!
在被世人遺棄的地方,主耶穌來了。在被世人嫌棄的人身上,主耶穌撫摸了。誰想被隔離、誰想被嫌棄呢?『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9:12-13) 在被遺棄、隔離的地方,耶穌來了;在患病、被嫌棄的時候,耶穌來了。有祢愛我,真的太好了,感謝神!」
【資料來源:《天使心》147期2018年8月刊66-67頁「嫌棄」】
(註一) 監獄設有不同工場(俗稱「期數」),為在囚人士提供各類具意義的工作及學習技能機會。
自閉症兒童與在囚人士極為相似,兩者都生活在孤獨的世界中,近乎與社會隔絕,甚至被人嫌棄,心靈上被隔離。一個在精神病院被隔離的人,比上述兩者遭遇更慘,我太太在美國一位親戚的孩子,最近就曾經感受過那種叫天不應、叫地不聞的滋味。
孩子十二歲,準備升讀中一,在信主的家庭中成長。他自小就被虔誠的母親不停灌輸聖經知識,且監督得頗嚴,除了讀經和看與基督教有關的電視節目外,其他節目都不准觀看,兒子養成對聖經知識的理解有熱切的追求和鑽研,不過在學校卻不輕易融入同儕的群體。父母萬料不到他在營養飲食方面要求很高,愈來愈鑽牛角尖,飲食不均衡,連飯也不吃,只吃少量食物,以致嚴重營養不良,身子日漸消瘦,正是源於他仿效食素的先知但以理!適值少年反叛期,更不理會成人的管束,又拒絕看醫生,父母心痛之餘,怎樣勸也勸不成。父母一度懷疑他患有精神病,乾脆送他入普遍精神病院接受觀察和治療。當父親知悉他在院內竟被五花大綁,不忍心兒子這般殘酷被對待,最後院方應父母要求讓父母接他出院。
孩子出院後終日待在家裡,不時大發脾氣,甚至將物件擲向媽咪,玻璃也被他砸碎。父母雙方常為兒子的事鬧意見,院方建議送他去一所更「高級」的精神病院,母親贊成,父親卻極力反對,甚至怪責太太當初建議送他入精神病院,現在雙方都陷入僵局,整個家庭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我太太不時致電給他們了解情況,表達關切之情。
這家庭現下所面對的問題,實比我們當初想像中複雜許多。我們所能做的非常有限,我也只能每天早禱時為這家庭祈禱,期望夫妻先達到彼此尊重、和諧共處,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才能有共識。至於孩子方面,我期望主差派天使與孩子溝通,建立互信,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軟化孩子敵對反叛的心態。孩子既熟識聖經知識,求聖靈光照孩子,糾正他錯誤的思維,作一個順服的孩子,而非將自我放到無限大,像脫韁野馬般失控。我們常聽到「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但上述家庭所產生的特殊問題,或者可以提醒我們作基督徒家長的,教導孩子對信仰的認識,該有合宜的引導和要求,留意孩子心理有否不平衡,適度有為地調節我們教導孩子的方法,必要時請教一下牧師和教會中有經驗家長的意見。
耶穌說:「…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36,40) 我們的社會實在有太多心靈被隔離、等待我們去關心的人,只可惜「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太9:37)。劉彤牧師在創視主日講壇中分享了一句說話:「我愈來愈覺得侍奉最大的考驗,是單單為上帝而不為自己。」我猜想牧師的意思是指愛神有不同的程度,要愛到盡卻是非常艱難,正如耶穌在可12:30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現今人情薄過紙的社會,實在需要更多有愛心和有捨己精神的基督徒,正如主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無奈有捨己精神的基督徒可謂買少見少!「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最後耶穌呼召彼得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約21:15,18-19) 彼得原本為自己選擇一條謀生之路,主卻為彼得選擇一條殉道之路──跟從主代表犠牲加上順服!
最近我靈修時開始默想《約伯記》,有很多反思和領受,期望默想完整卷書後,可以整合一下零碎的反思和心得,透過這網站與讀者分享,這是我年底前冀望達成的心願。約伯受苦期間,其中一個朋友以利法勸約伯放棄金銀珠寶,以神為珍寶,神必聽他禱告,便無往而不利:「要將你的珍寶丟在塵土裡,將俄斐的黃金丟在溪河石頭之間;全能者就必為你的珍寶,作你的寶銀。你就要以全能者為喜樂,向神仰起臉來。你要禱告他,他就聽你;你也要還你的願。你定意要做何事,必然給你成就;亮光也必照耀你的路。」(伯22:24-28) 其實約伯已失去一切牛羊及財物,還失去所有兒女,可謂家破人亡,除了家中侍候的僕婢和髮妻之外,所剩無幾,約伯是否在家中收藏了很多金銀珠寶就不得而知。不過以利法的話,對於我們當中一些拼命積屯財富的人,卻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以利法這段話令我想起一位年少的猶太官員來到耶穌面前,問耶穌怎樣做才可得永生,當耶穌得知他一直謹守神的誡命後,可10:21-22這樣說,「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臉上就變了色,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地上的財寶與天上的財寶,兩者二選其一,正如耶穌在太6:24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年少的官眷戀地上的財寶,不眷戀天上的財寶,莫說跟隨耶穌,永生也不要了。知道愛神是一回事,捨己順服神卻是另一回事!
保羅在羅馬被監禁時,寫信給腓立比教會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3:7-8) 我也曾在生命飽受威脅時,感到很多地上的事情已不重要,惟有關乎生命敬虔的事至為要緊。人愈認識耶穌,愈覺得耶穌的寶貴,正如保羅所經歷的,但他並沒有停留在頭腦的認識上,他不停付上代價,到處為主奔波,孑然一身浪跡天涯,隨時為主殉道!
正如耶穌在以色列境內和邊陲範圍,進入不同群族的社區作關懷大使一樣,我也期望在餘下的歲月裡,能多點在社區充當一個關懷大使,將主的愛親自澆灌在人枯竭的心靈中。我曾經在某篇文章中慨嘆自己活像半個機械人 (參「靈修小品」《受難與「復活」》),當時心想:冇得食,得個做,仲慘過菲傭!那時將自己比作semi-robot是看得較為負面,最近我卻嘗試用一種較為正面的思維去看。我將自己看成一個機械人,乖乖地順服神的意思,神要我做甚麼或不做甚麼、要我去哪裡或不去哪裡、要我看甚麼或不看甚麼…….諸如此類,我就照著做,沒有異議,只因我是一個被神所操控的機械人。正如我在另一篇文章說:如果我們像機械人一樣由神去操控,人人自然會按神的旨意去做事。(參「默想金句」─《林前9:27 攻克己身》) 當然思想還是有掙扎,畢竟我有選擇做與不做的自由,不過腦海中想像自己是一個被神操控的機械人,總好過大腦下意識地被魔鬼操控!當大部份人的心思意念被網絡雜亂無章的資訊洪流沖擊和霸佔時,我的思緒在聖靈的澆灌和洗刷下,心意可以每天不停地「更新而變化」,叫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然後再「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保羅說:「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2)
每當明月高掛時,你舉頭望明月,彷彿主在對你說:「月亮代表我的心」,請你停一停,想一想:你明白主的心嗎?你會為自己選擇一條易行之路,還是讓主為你選擇一條難行之路?你會如何回應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