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致「富」

脫「貧」致「富」 

貧富懸殊是一個普世性現象,而且這個現象日趨嚴重。關注貧困問題的國際救援組織「樂施會」,2017年初發表一份關於貧富懸殊的報告,指全球貧富差距在2016年中急劇加大。全球前8大富豪所擁有的資產,便等同於全球一半人口的總財富!樂施會在其2015年報告便已指出,全球1%人口的財富已超過其餘99%人口財富的總和。樂施會指出,富者得以利用自身優勢獲得最佳的投資建議,繼續增加財富,貧者則愈來愈難擺脱貧窮現狀,階級差異更加固化。 

至於我們所居住的香港,2017年10月報章刊載,瑞士寶盛私人銀行發表亞洲財富報告,香港已取代上海及新加坡成為亞洲高端生活成本最昂貴的城市,是自2015年發表報告以來首次成為高端生活成本最昂貴的城市,主因是樓價飆升推高香港排名。而劏房戶則每年遞增,劏房則愈劏愈細!據統計處公佈,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全港約有27,000個單位有俗稱劏房的分間單位,估計劏房總數有92,000多個,每戶平均有2.3人,即超過20萬人住在劏房。可想而知,香港貧富懸殊急劇惡化是不爭的事實。 

最近看到一連串關於針對貧窮人士的信徒生命見證文章,特別令人感動,甚至令人感慨貧窮人的苦況,引起我們對貧苦大眾需要作出更多的關注和行動上的關懷。特別近日天氣又轉寒冷,市區溫度低於10度,每每在這種冷鋒來襲的低溫天氣,令我想起不少風餐露宿的流浪漢又要抵禦無情的凛冽寒風,並關注一些體弱多病的長者及抵抗力較弱的幼童,尤其現正處於流感高峰期,肆虐的流感病毒也有機會奪去寶貴的生命。有見及此,我都會在禱告中特別記念他們的需要,期望他們能捱過這段低溫時期。以下五篇生命見證中的信徒,雖未必能幫助貧困者在經濟上真正脫貧,卻透過協助他們紓解生活上的困難,從而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有真愛,認識神的愛,藉此提升他們生命的質素。 

[一] 2012年2月,六大政府部門,突然引用「廢物處置條例」,十日內三次對深水埗露宿者的「家」進行大規模清場,沒收他們僅有的財物,將他們趕入一無所有的絕境。有感於政府的無情,林國璋牧師大力推動「守護兄弟行動」,一連40日與露宿者齊齊瞓街,挺身保護他們,幫助他們爭取應得賠償。 

當林牧師瞓街的那刻,露宿者們就知道牧師是他們的一份子,沒有以高高在上的形象示人,而是與他們平起平坐,甚至齊齊瞓街,是屬於他們這個邊緣群體的好朋友。「守護兄弟行動」至今已推行接近六年,林牧師依然是他們最重要的守望者。因此,每當林牧師於橋底現身,由橋底走到公園,再拐進小巷,「牧師!牧師!」的呼聲總是此起彼落,既證明了兩者的友好關係,也叫人驚訝於露宿者人數之多、範圍之廣! 

雖然露宿者眾,但林牧師從不會因吃力而放棄,每每與他們談天說地到凌晨時分,傾聽他們的需要,與他們同心祈禱。早上起來更邀請他們到茶餐廳共享早餐,然後正式開始一連串的行程,諸如探監、探病,或幫助他們到社署或向社工申請援助,甚至陪伴露宿者上法庭。試過一名露宿者被控遊蕩及持械,林牧師就幫忙找律師一同上庭,最終獲判勝訴。又試過於凌晨四時許,林牧師接獲一名露宿者生命危在旦夕的消息,立即趕往醫院,向醫生高呼:「我就是他的親人!」陪伴他走過最後一程。林牧師也會在橋底為離世的露宿者舉行追思會,有刊物、唱詩、證道,還有緬懷時刻,與一般在禮拜堂舉行的追思會沒有分別,讓離世者得著最後的尊嚴。 

林牧師的默默耕耘,吸引了一行四名年輕人組成「瞓街四人組」,於五年多前正式投入服務。他們與林牧師互為分工,務求令露宿者無時無刻都能找到幫助之手。不但如此,因著四人組的加入,更得以多番舉行橋底音樂會,吸引不少露宿者參與,其中一次更定於除夕當晚,讓大家齊齊感受歡樂溫暖的節日氣氛,將愛與盼望傳達各人心坎。透過相聚與分享,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近,讓橋底成為一個互相守望的小社區,更叫福音在當中滲透、傳播,讓林牧師所到之處,就成為屬於露宿者的「流動教會」! 

林牧師的堅持守護行動,讓橋底的氣氛大大改變,即使至今依然面對被突然清場的危機,但露宿者卻更見團結一致,苦中作樂。如此重大的影響力,卻是林牧師從沒計算過的,他淡淡說道:「我只是見步行步,做得幾多得幾多。若果有更多人關心露宿者,更多人以行動實踐愛心,何必有我?」言語間道出了讓人黯然的事實─若果政府願意將露宿者安置在十室九空的橋底街市內,他們又何需冠上「影響市容」的標籤而遭受執法者的打擊?又何需靠林牧師保護? 

【資料來源:《星島》2018.1.30  A11頁「照亮橋底黑暗」】

林牧師雖未能幫助露宿者脫貧,卻因他瞓身去協助他們解決困難之餘,用行動來活出基督的愛,將福音的種籽撒在他們心上,讓他們心靈的貧窮得到慰藉,漸漸回復做人的尊嚴,也感受到上帝對他們的關愛,這就是我所謂的「質」─生命質素的提升。例如林牧師除了為一名越南人爭取溫飽之外,更助他成功戒毒,他得聞福音之後,讓他深深感受到:「牧師幫我,耶穌幫我更多!」現今他已成功租住附近單位,但每逢林牧師來到橋底,他就會急步走到牧師跟前與他聊天,充分表達出他對牧師那份真摰的情感。 

[二] Joyce是一名生於香港小康之家的獨生女,中學時多次隨父母往外地宣教,93年畢業於女拔,獲獎學金前往英國讀預科。她就讀的學校有來自80多個國家的學生,從中擴闊了Joyce的眼界和同理心,並了解到原來世界有那麼多窮人沒有機會看醫生,便立志行醫,最終考進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 

她因為自小嚮往非洲,2000年第一次實習便選了非洲加蓬的一家非牟利醫院,萬料不到在那裡邂逅了「黑馬王子」─高級眼科手術技師Henri。他的謙卑、熱心和愛心活像耶穌,深深吸引著Joyce。Joyce返英後只能憑信件和電郵與Henri保持溝通和禱告,一年只見一次面。等了四年,Joyce終於和Henri結合,二人婚後非洲英國兩邊走。 

06年神帶領他們回非洲加蓬的宣教醫院,訓練當地人治療眼疾。有感非洲對眼科需求龐大,12年兩人帶著三名子女到更貧窮的剛果共和國利誇拉省定居。他們開展了「目養計劃」,開設當地首間非牟利眼科診所,並深入村落做眼科普查。 

剛果貧窮落後,醫院沒空調,手術室也常電壓不足。當地人每天收入不過一美元,但糧食卻又貴又缺,糖、鹽是逐匙羹買的。村民普遍沒受過教育,有人不敢做白內障手術,以為醫生會拿走眼珠,再放回羊眼。當夫婦二人取得村民信任後,不少人乘兩至三星期的船到來接受治療。雖然大部份病人都是一窮二白,但診所不會因為費用問題而拒絕任何病人。二人還帶領了很多人信主,為了栽培他們,便在診所附近搭建教會,Joyce教主日學,Henri領聚會,忙得不亦樂乎。 

Joyce自言過去嬌生慣養,17歲才學懂煲水。因為和丈夫領受了《聖經》箴3:27「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的使命,甘願離開安舒區,忍受與蛇蟲鼠蟻為伍,以能夠幫助非洲貧民重見光明、重建生命為榮為樂。這就是委身於非洲的香港醫生Joyce的傳奇經歷。 

【資料來源:《號角月報》2017年10月版 06頁「甘作黎明迎曙光」】

[見證三] 關心貧窮人不分年齡,張子華牧師的太太張黃求邦博士,經歷與丈夫離別的哀傷之苦後,以文字記錄並出版成書,名為《午夜歌頌》(‘A Song in the Night’)。序言中說:「祂帶我走過那段痛苦的路,更把黑暗轉化成光明,把絕望轉化成希望,把痛苦轉化成安慰,把憂愁轉化成喜樂。這過程一點也不容易,但祂的杖、祂的竿都在安慰和引導我。」 

張師母不僅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心理學榮休教授,現在還肩負起「普世教會事工推進會」的擔子,繼承張牧師的遺願,為拓展天國盡一分力。以往她是個愛整潔的人,最怕到山村野地、衛生設施落後的地方。但自從她投身於這項事工後,便能克服種種困難和障礙,即使水土不服,在車上顛簸十多個小時,也阻撓不到她去探望山區教會、學校或孤兒院的心志。 

今天張師母已年屆八十高齡,雖定居美國,卻大多時間奔波於世界各個貧困地區,仍然為著宣教工作僕僕風塵,跋涉於泰國、尼泊爾、印度、緬甸的山區。她的見證實在鼓勵我們憑著信心和勇氣,把福音傳給未得之民,不要只活在自己的安舒區,更多開拓事奉空間,經歷神對窮人的關注。 

【資料來源:《號角月報》2017年10月版 28頁「陪伴哀傷者從黑暗走進光明」】

[] 基層出身的陳長老,一直以來在教會裡當義務傳道,而在事業上亦蒙神眷佑,攀到相當高的職位,好不容易才脫貧。但一次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令他失業了一年多,他焦慮不已,「見了三十二份工都不成功,銀行的存款數字一直下跌。」然而當他要預備一篇講道時,「經文提及麻雀不種也不收,天父尚且養活牠們…上帝問我,那份安穩與信靠,是來自耶穌基督?還是來自祂給我的資源?還是身處的環境?」 

最後,陳長老轉行從事金融服務,也把上帝的提醒記在心上,再不因失去財富而憂慮。某次朋友的經歷,令他有更深層的體會。那次他的好友跟他分享投資股票獲利的喜悅:「買入價八十,六個月後便升到一百二十了!」怎料不到一個星期,朋友向他訴苦。「我以為他虧本了,原來不是,是他賣掉那隻股票後,仍繼續升了百分之五。」開心變成不開心!「聖經《箴言》10:22說得很對,上帝賜給我們福氣,使我們富足,並不加上憂慮,憂慮原來是自招的。」 

經過一番努力後,陳長老漸見成果,但他並沒有忘記服侍基層人士的使命,遇到長者或貧困家庭,他繼續關顧他們生活上的需要,對年青人則幫助他們的學業及生命成長,藉著派發物資及開設補習班等服務社區。「聖經說,最大的誡命是做在小子之中最小的身上,我們遵行大誡命,了解社區的需要,所以我們要先服侍他們的需要。至於人生價值或是信仰心靈等方面,我們就通過教會來幫助他們。」 

陳長老早前便與一群信徒在秀茂坪區建立了一間教會,其中一項重要活動,就是與區內居民分享資源。「這區有四成家庭要靠綜援過活,近乎赤貧。我們最常做的,就是分享物資,包括派米、派麵包等。」能這樣體會基層的需要,因為他也是基層出身,「我們一家七口,在屋邨成長,試過四個人睡一張碌架床。爸爸做洋服,一個月賺取兩百塊錢養育我們,十分辛苦。」曾有一件事,令他銘記於心:中學時,他爸爸遲了半個月還沒有給他們交學費,老師細問之下,爸爸惟有直言:「老師,你看我三年來都只穿這身衣服,生活很艱難,可否通融一下呢?」老師知道這事後,便主動替他們交學費。「不過爸爸不想欠人錢,後來他從其他地方再節省一點,最終我們仍可繼續讀書。」從小已在教會成長的他,多年來得到信仰的正面教導,最終把人生的焦點放在實踐信仰上,經常身體力行去幫助別人,特別是貧困的基層人士。 

【資料來源:《號角月報》2017年10月版 29頁「祝福並不加上憂慮」】

[Samantha是一名英語教師,於07年從一本信心偉人喬治慕勒的自傳中認識孤兒事工,此書記載慕勒的一生,在從不籌募經費下,怎樣單單倚靠神去照顧成千上萬孤兒的身心靈需要。「他的見證對剛進入芝加哥慕迪神學院的我來說,擴闊了我對上帝事工的眼界,不該限於傳道牧會,仍是作上帝呼召你作的事。」 

三個月後,她從神學院年度培靈會聽講道時,又有一番領受。「我那時信主十多年,卻從不知道原來聖經多處提到孤兒寡婦的經文,當中更說到天父是孤兒之父。」最叫她身同感受無父之痛的,是加4:4-7,「這段經文讓我省察到在得救之前,我何嘗不是一個孤兒?在神的家門外,沒有父親,沒有盼望。然而,基督捨己的救贖把我『領養』、『收納』(‘adopted’)到父家了!試問我怎可以不關顧全球的一億四千三百萬的孤兒呢?」 

後來Samantha在神學院兩次實習裡,分別到芝加哥的貧民窟和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孤兒院,服侍有需要的孩子。「當我走近這些孩子時,我深刻體會到何謂『陪伴』:用心傾聽,而非用腦分析;出席他們的痛苦情境,而非幫助他們解除痛苦。這是同行的美麗。」 

2010年神學畢業回港後,Samantha重執教鞭,但那份關顧孤兒的感召仍是揮之不去。在禱告等候的幾年間,神以另類方式預備她,讓她進一步經歷怎樣與有需要的孩子同行。她曾經猶如母親般,關顧兩名高中生。「那是我初次學習如何超血緣關係,把孩子視如己出地愛護和關顧他們。神家的愛不就是跨越血緣嗎?」 

2015年,因為一張掛在學校門外的海報,Samantha欣賞了一場來自非洲的Watoto兒童合唱團巡迴音樂會。翌年復活節,她首次踏足全球其中一個極度貧窮、孤兒人口達250萬的國家─烏干達兩個星期,探訪位於首都坎帕拉及北部城鎮古盧三條Watoto的兒童村及嬰兒中心,以及「生存滿盼望」的婦女事工中心。 

回港後,她雖身在香港,心卻繫於烏干達,念念不忘那些孩子和婦女。於是,她在2017年兩次義賣手作賀卡,並自資出版她的第二本著作《立石為記》,為當地的貧困孩子籌得超過七萬元的教育經費。她在暑假更辭去教職,於九月尾在兒童村展開為期五個月的服侍。她相信天父在她回港後,奇妙地藉著她2012年買的一本《凱蒂之愛》的書,是預備她重返烏干達這片紅土地的一個印證。

作者凱蒂在十八歲高中畢業那年,跟隨心中的那份呼喚,離鄉別井到非洲服侍當地孤苦、飢餓的孩子。Samantha 2016年從烏干達回來後,在一個週六早上,突然想再次翻閱此書,一看之下,赫然發現作者服侍的國家正是烏干達!她說四年前閱讀時沒有把這國家的名字印在腦海裡。「早在我踏足這片紅土地的四年前,父上帝已為我預備此書,直至那天,重讀作者的故事,她所看見的、經歷的、掙扎的和心碎的,道出了我在烏干達的許多感受。那一刻,我淚如雨下,不斷感謝父上帝。回來後一直壓抑在心中的鬱悶和愁緒,因著得到共鳴而釋放出來。」 

17年三月初,她得知兒童村服侍的申請獲批准後,憂慮和恐懼迅即啟動了她退縮的念頭:「父啊,真的要去嗎?」憐恤人的上帝明瞭她心中所思所想,在晚堂崇拜中以一首詩歌回應了她─《勇敢走出去》:「主你要往哪裡走,我就跟你走,領我走到世界盡頭,一生不再回頭……」 

《立石為記》是信心之旅的前傳,講述她在神學院受造就的奇妙經歷。Samantha深信當她願意踏出第一步後,上帝會給她看見下一步該怎樣行:「我看不見,但上帝看見!」 

【資料來源:《號角月報》2017年12月版 27頁「以憐憫進入別人的痛苦」】

綜觀上述五個見證,都是有心志的牧者和信徒受到聖靈的感動和差遣,願意埋身接近社區甚至海外遠至非洲村落的貧窮人,不但幫助他們紓解生活上的困難,更設身處地與他們同心同行,聆聽他們的心聲,正如Samantha所說,陪伴他們,用心傾聽,感受他們的痛苦和窘迫,這是同行的美麗。在此我想到在埃及法老皇宮長大的摩西,聽到自己民族在困苦的生活中怨聲載道,沒有充耳不聞,留在安舒區過他奢華的王子生活,而是紓尊降貴,走出皇宮實地了解他們的苦情(出2:11「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裡,看他們的重擔」),甚至為被埃及人欺負的兄弟出頭,甘願犯險,將那名埃及人打死埋葬,因而闖下彌天大禍(出2:11-12)。這典故可以給我們一些反思,當然不要像摩西那般衝動,而是關注一下自己社區一些困苦流離的貧窮人,而非只停留在自己的安舒區過優哉游哉的生活。 

另外,五個見證當中,有的像陳長老所作的,期望透過開設補習班來幫助年青人的學業,讓他們有朝一日可以如他一樣在社會上立足,最終可以脫貧。除協助提升貧窮人的生活質素外,五位神的僕人都十分關注貧窮人心靈上的需要,期望他們能感受到上帝對他們的關愛,明白人生的價值為何,甚至像Joyce及Henri夫婦和陳長老,透過建立教會去栽培他們的靈命,讓他們的生命在上帝的恩手下得以重建。這就是將他們生命的質素提升,在貧窮的環境下仍然可以過著一個喜樂滿足的生活。 

某次在創世電視台一個名為「實戰攻略」的節目中,王一平牧師談到「全人醫治」五個範疇:1.身體的醫治;2.心靈的醫治;3.精神的醫治;4.關係的醫治;5.經濟的醫治。關係的醫治旨在改善人際關係,因關係惡劣與前三者的問題或有關連。關於經濟的醫治,他談到教會應主動協助解決貧困人士急切的需要,並以他們能過一個豐盛生命為最終目標。 

未知我們自己在上述五個範疇中哪方面需要醫治,但我卻想到主在《啟示錄》七封教會書信中對老底嘉教會的忠告:「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並加上一句:「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啟3:17-19) 生活在香港這個多元化的富庶城市,我們大多慶幸沒有活在貧窮線下,但物質不缺的生活,反導致我們活在各種各樣的誘惑底下,不知不覺間,原來我們的靈命可能已達到「赤貧」的臨界點!我們需要檢視一下自己的靈命是否如主所形容的「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只顧追求過優質的物質生活,而忽視我們應當追求的是優質的屬靈生活。不要本末倒置,活在尋求自我滿足的生活裡,令自己的屬靈狀況愈來愈可悲。屬靈生命的富足,是要讓生命不斷受磨練,正如彼前1:6-7說,「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生命用「火煉的金子」磨練過後,才能為主所用去祝福別人,屬靈生命得以「脫貧」「致富」,正如上述每個生命見證所顯露的鋒芒,「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前1:7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