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為聖(勝)
分別為聖(勝)
我們信主的人是一群被神呼召去「分別為聖」的人,要過一個得勝的生活,我們定必要在生活上分別為聖!「分別」顧名思義就是與眾不同,與不信主的人有別;耶穌在約17章說:「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約17:16-19)
除了在信仰上有別之外,我們也要有相應的思想、言語、行為等的分別,在日常生活中呈現出耶穌在太5章登山寶訓中所形容的那種分別。譬如耶穌說,一般人做人的原則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但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太5:39-41) 當我們被別人無理惡待、無理剝奪,或作出無理要求時,我們仍要處之泰然去屈就,不與他們計較,不存恨意,只要將冤屈的苦情向神傾訴,神自會處理,正如保羅所說:「不要以惡報惡...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喫,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17-21)
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之所以能與眾不同,其中一個關鍵的元素在於我們的心態和動機(motive)。當我們能「以基督的心為心」(腓2:5)時,我們便能做到耶穌所要求的回應,因為高舉基督,就是高舉真理。耶穌為我們向父神祈禱,求父神叫我們「因真理成聖」,我們的動機若以真理或聖經的教導為主導,自然會致力本著聖經所要求的行事為人的原則去思想和行事。譬如保羅說,我們「要盡力與眾人和睦」,「以善勝惡」,我們便不會輕率地以其人之道還自其人之身。倘若我們慣性地仍以自己的喜好作主導,自然在任何角色上與常人無異。
我們置身於各行各業,要能做到分別為聖,讓別人看出我們與眾不同,真正配合到我們基督徒的身份,殊不容易。大多數人都會認同,在娛樂圈中從事演藝行業的基督徒藝人,更是難上加難。且聽一班藝人如何在工作中應付信仰上的衝擊與考驗,又如何秉持著聖經真理的原則去看待事情。
王祖藍:「投身演藝行業是神給我的恩賜。我覺得演藝、信仰與人生是一個三角關係,三個題目是連在一起的。如果你真的要投身演藝界,當中有任何一項失落了,你的人生便是不完整的。」「當時我有一個信念,我不相信基督徒做不到戲,很多人說入到演藝學院就是基督徒的墳墓,因為當接觸到很多『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時,有些人忽然會覺得信耶穌很傻。但我不相信,於是不斷去尋找,反而發現當我看得《聖經》最多的時候,就是我演技最好的時間!」
郭晉安:「我覺得戲如人生,如果我要在工作上有進步,在人生上也要有所進步。每逢在現實生活遇到問題,我在面對及解決過程中,會沿用《聖經》的教導,找到最好的方法去面對工作或人生上帶來的問題。」「人的每個階段都會重新起步,例如我已拿過視帝,現時獎項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太重要,亦不應該為拿獎而演戲,榮耀上帝才是我的首選,反而會更注重自己所做的事是否有一個好的榜樣,至少我不可以得罪上帝,成為別人的話柄。」
李亞男:「剛入行時很單純,覺得香港人要切燒豬及拜神才能開工,曾擔心自己不拜神會影響所有人,當時向圈中前輩及藝人之家的弟兄姊妹分享,他們都說要堅持自己的信仰,看到身邊的弟兄姊妹於拍戲前祈禱,是一件很溫馨的事。」「入行前我在加拿大成長,生活太平靜和安穩,令我難以接近其他人,了解不到或不懂得安慰別人。拍戲好像修讀了一門心理學,通過戲中角色去捉摸人的性格和動機。來港後遇到愈多的困難,信仰愈來愈成熟時,反而讓我更容易與人溝通,接近身邊人,最容易接觸是基督徒姊妹。看到一些年紀比我小的藝人,剛入行很迷茫,如像看到初入行的自己,因此慢慢與王君馨、鍾嘉欣等藝人姊妹組成了Amazing Esther's 祈禱小組,很感恩在當中找到一些好知己。」
陳明恩:「我覺得神要我投身演藝行業,是想我與祂的關係更好。因為從事藝術事業有很多挑戰,會更認識自己,看到內裡的驕傲和自卑,也遇過很多試探,讓我發現自己真實的一面。有時我會很緊張或擔心,但會忽然醒覺,知道是因為太依賴自己,沒有依賴神,會提醒自己要依賴神更多,令自己的心愈來愈潔淨。所以投身演藝事業對我是一個祝福,拉近與神的關係。」
張彥博:「我的事業與信仰的關係,就好像在一間學校裡,跟隨著一個好好的導師上人生中不同的科目,而那個導師就是耶穌。」「待人處事是最難修的科目,我們的成長會遇到很多不同的人,那些人會刺激或影響我們的情緒,自己要學習應對和保持初衷,很感恩耶穌讓我學習調整自己對人的包容性,希望每日都可以拖著祂的手去行。」
【資料來源:《創世電視》2018年1月刊4-5頁】
正如郭晉安說,榮耀上帝是他演戲的首選,而不是拿更多獎項或增加知名度。反而他意識到在工作態度和日常言語行為上要作一個好榜樣,不違背聖經真理,惹來別人閒言閒語,令上帝蒙羞。倘若他沒有這樣的心志,只為演戲而演戲,別人便看不出他與其他藝人有何分別。
又如郭晉安所說,人的每個階段都會重新起步,在職場侍奉的路上,我們若一直本著聖經的原則謹守工作的崗位,本著純正的動機去做好我們這份工之餘,帶著事奉的心態去待人接物,神在適當時間會帶領我們進入新的事奉里程碑,令自己屬靈的生命更加豐盛。
出生於台灣日治時期的張敬張長老,四歲那年已拿著五吋釘和石頭雕刻紅磚,展現雕刻天賦。自小對大自然奧妙感好奇,也知道人的渺小,常思想世界是否有一位神的存在。青年時期的他深造鐘錶及眼鏡技術,25歲那年開設眼鏡舖,幾年後已聞名台灣中南部。期間被師傅邀請參加教會禮拜,三年後受洗,為感謝主恩,將原名張明德改為張敬,有「敬天、敬地、敬人、敬大自然」之意,由此展開不一樣的侍奉人生。
他33歲起學習樹石藝術創作,自此有收藏百年木材的習慣。49歲那年,第一件雕刻作品「小雞」面世,翌年得到神的呼召,毅然放棄從事三十多年的驗光師職業生涯,立志以雕刻呈現神的浩瀚。56歲那年更成立「斗室敬園工作室」,專心於雕刻創作。
張長老曾獲邀於巴黎和紐約等地巡迴展出作品,榮獲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立「張敬藝術館」,並獲得多個國際獎項。除了雕刻作品外,亦四處舉行展覽並接受訪問。他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是:「為神工作不會累!」
2013年,張長老在禱告中聽到神的聲音:「你可以放下自己嗎?那就再沒有自己,以後歸榮耀予神,生命也屬於神。」從此領受到需全心全力完成一百件「天上作品」,扭轉他昔日為了推廣藝術及應付日常開銷、輕易地把作品賣出的觀念,往後的作品都一一呈獻予神。
年屆80的他說:「我們只是神的器皿,也許剛好我八十歲,懂得雕刻,所以神要用我的年齡、功力和才華,來成就不一樣的世界。」「真理,是神的話,不容許人去左右。我們應當順服,活在神、信仰及大愛中。過去八十年的經驗累積,讓我想把自己變為一本《聖經》。像小孩一樣單純,神就會在我們的生命中彌補不足,且自動修補,我們就不用煩惱那麼多,因為神總在背後扶持。」
(編者結語) 當擁有侍奉的心,年齡、職業、性格等再也不是限制,神期望的是我們甘願放下自己,將生命獻給祂。從張長老身上看到被神轉化的奇妙生命,也提醒我們為神作工永遠也不怕遲。
【資料來源:《天使心》139期2017年12月刊38-43頁「天上作品在人間」】
分別為聖本就是一個淨化的過程,需要我們在人生中不斷努力去淨化自己,逐步去除在舊生命中累積多年的種種雜質。正如張敬長老「返老還童」的心態,透過順服神,活在神、信仰及大愛中,渴望回到像小孩子般單純。當門徒問耶穌「天國裡誰是最大的?」「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就是最大的。」(太18:1-4) 懷著謙卑順服神的心,一切以討神喜悅為行事為人的動機及原則,自然成為神所喜悅的孩子,在天國裡所得的賞賜也更大。
另一位藝術家是中國藝術牧師王榮,1962年出生,他是中國著名國禮油畫家(國禮油畫家是中國授予油畫家的最高榮譽)。王榮曾替不少國家總統及元首繪畫,2012年更獲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夫人,在訪問丹麥期間把他的畫作《春回江南》饋贈給丹麥女王夫婦,成為其最知名的作品。
王榮1996年領受上帝的呼召,從信佛轉信基督教。2000年,他放棄在蘇州的工作環境,攜眷及女兒移居北京,踏上其藝術夢的路。自03年起,先後在無錫、蘇州及北京創辦三間基督教愛德藝術院,院內展示充滿宗教藝術意味的油畫,冀把神的大愛、藝術及中國文化融合,以藝術作品宣揚愛與和平,在中國彰顯上帝的榮耀。「通過北京的發展,能夠真正使中國基督教的藝術走向世界,這是我內心真正的夢想。」他不少油畫都畫上耶穌的樣子,例如《牧羊人》、《祈禱和平》、《福臨門》、《天佑中華》等。
王榮小時候生活在江蘇鹽城的貧窮農村裡,十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一家生活相當艱苦,吃不飽穿不暖。他初中時藉繪畫改善家庭生活,賺學費給自己上學,他更是家中唯一一個高中畢業。這幾年他特別關注貧困、殘疾孩童的需要,希望他們能有書讀,甚至可以進入大學。他不但把上帝的愛體現在油畫中,同時亦體現在生活中。今年在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擔任副會長,同時兼任文化藝術扶貧委員會主任,致力支持中國的扶貧工作。「我很想與政府合作,建造中國藝術公園、基督教博物館、美樂大學,甚至是藝術特殊教院,把基督教的大愛精神和關注給殘疾的孩子們,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紮根在孩子的心中。殘疾的孩子一旦培養出來,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貢獻和成就,見證上帝的大能。」
王榮矢志繼續研究基督教文化怎樣與中國文化融合,為國家服務。「上帝是偉大的藝術家,祂不但創作了美,也把美賦予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只是小小的畫匠,希望上帝能給我們智慧,透過藝術作品,救活人的靈魂,用我們特有的方法為上帝去創造,那種有詩意的美感,能純淨人的心靈,令人有盼望。如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未來的中國不是面對金融危機,而是道德和信仰的危機,所以我們要把基督教藝術普及到中華民族,彰顯上帝的榮耀。」
【資料來源:《天使心》140期2018年1月刊18-23頁「以畫拯救心靈」】
習近平提出「人民有信仰」,是甚麼樣的「信仰」就不得而知。無論如何,從上述兩位藝術家的人生經驗來看,神在他們身上都有特定的旨意和使命,一步一步帶領他們走向事奉的巔峰,全心全意去擺上自己,為主所用。我身邊認識不少基督徒,他們每天為家計營營役役地勞碌工作,有的甚至不愁衣食,仍然為工作而忙個不休,似乎缺乏了一種為天國努力的使命感。
我們既是被神呼召出來歸祂為聖,神在各人的生命中都有特定的旨意,我們應該逐步邁向為神的國度委身擺上。記得《約翰福音》最後一章記載,西門彼得帶領一班門徒重操漁夫的故業,主的乍現就是為了提醒彼得當初賦予他要得人如得魚的召命,並要牧養他得來的小羊,最終還要為主殉道。(約21:15-19) 這段典故提醒我們不要只顧著為生活勞碌,要學習放手,以主的旨意和帶領為我們人生的導向。到了人生某個階段,我們便要善用我們擁有的恩賜和累積的經驗,順服神的旨意,讓神親自掌舵,將基督的救恩及大愛在個人所領受的特定事工上,發揮得更淋漓盡致。保羅在提後2章說:「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0-21) 我們不但要在生活上自潔,淨化自己,更要渴望被主使用,作貴重的器皿,你願意為邁向這個目標而進發嗎?學習放手交給在我們生命中掌舵的主,走十架得勝的路,如箴3:6所說,「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