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知「天命」─「即或不然」的信心

樂知「天命」─「即或不然」的信心

上星期美國又發生了一樁校園槍擊案。一名26歲槍手步入俄勒岡州一所社區學院,開槍擊斃了一名英語教授及八名學生,並擊傷九人,最後被警方撃斃,事件再一次惹起美國對槍械管制的關注。

該學院施教的對象是追求廉價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學生平均年齡達38歲。槍手事後被確認是他行兇的寫作班上的學生,八名死者年齡由18-59歲。他在網上曾詳列個人資料,其中一項是「沒有宗教信仰,不喜歡任何有組織性的宗教」。槍手性格內向,曾在網上留言,暗示仰慕在電視直播節目中開槍殺死兩名記者的兇手,並說:「似乎你殺的人愈多,你便愈受注目。」他行兇期間曾把幾頁紙交給一名生還者,提到自己仍沒有女朋友,仍然是處男,感到懊惱。

槍手闖入課室後不由分說先把教授幹掉,然後轉向學生,上彈期間下令基督徒學生站起身,然後對那些站立的學生說:「好啊,因為你們是基督徒,你們約在一秒後就可以見到上帝了。」接著便開槍射殺學生。另一名學生在twitter講述可怕的經歷時寫道:「他問課室內的學生是否基督徒,如果對方答是,便朝他們頭顱開槍;如果對方答不,或者不作答,他便朝他們的腿開槍。」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2015年10月3日及4日的報導】 

當我看到以上的情景,腦海中立時想起一個切身問題,假如我是班上的學生,我會選擇答「是」還是答「不」,還是不作答。我不敢說我會答「是」,反而更大機會一言不發。

新約中的彼得三次不認主(不承認自己是主的門徒),就是在生命受到即時威脅的情況下所作的決定,而且作得非常堅定!諷刺的是,路22章記載,主對彼得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彼得說:『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耶穌說:『彼得,我告訴你,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路22:31-34)

人就是如此,在極度恐慌的一刻,甚麼做人的原則都可即時拋諸腦後!而我當時若在課室裡,在槍膛的威嚇之下,我會想到甚麼呢?會想到為主殉道、壯烈犠牲嗎?還是第一時間想到自己的家人、自己那寶貴的生命?在命懸一線的一剎那,很視乎自己腦海裡究竟在想些什麼。

彼得雖曾承諾隨時甘願為主犠牲,但迫在眉睫的瞬間,卻被下監坐牢之苦,甚至可能會步主後塵而嚇怕,結果重覆又重覆地背信棄義,人性就是如此不堪一擊!我們的靈命豈非也是一樣?在靈命剛強、無牽無掛時,與主的關係就親密得像貼身門徒一樣,一旦到生死關頭、危難困局之際,就十分軟弱。正因為這樣,先知但以理三位猶太籍朋友那「即或不然」的信心,更令人敬佩萬分。

但以理書三章記載,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造了一尊六十肘高(約27米)的金像,下令全國人民都要來跪拜巨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唯獨但以理三位朋友拒絕向巨像屈膝下跪。迦勒底人遂向王控告他們,王怒不可遏,威嚇他們說:「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三人從容不迫、堅定地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結果三人被捆起來丟到火窯中。最後,王親眼目睹神差遣了天使保護三人,頭髮也絲毫無損。這三個猶太人與彼得上述的反應有強烈的對比!

請留意三人如何回答尼布甲尼撒王,首先他們說:「我們所事奉的神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救我們脫離你的手。」這句說話告訴我們,他們相信神能救他們,也必然會救他們;他們相信神的大能與大愛,對神有全然的信心和盼望。然後他們說,即使神不拯救他們,他們也決不敬拜金像。後者仍顯出他們的信心與盼望,不過並非肉身的拯救,而是靈魂的得救。因此他們無懼任何威嚇,縱使生命受到即時威脅也絕不妥協,表現出他們對神的忠心,無論如何,堅守十誡中的第二誡(不可跪拜和事奉偶像),至死不渝。他們可說是樂知「天命」,一方面他們在任何艱難的環境中,甚至命懸一線,都能從容不迫,深信神的保守與看顧;而另一方面,不論事情發展的結果如何,甚至性命不保,他們都欣然接受,因為他們對永恆存著盼望,最要緊的是堅守原則,不違背神的誡命,就是「天命」不可違。

其後,但以理某程度上也顯出這種「即或不然」的信心。但以理書六章記載,當瑪代王大利烏執政時,但以理仍被王重用,王甚至有意安排但以理治理全國,結果招致瑪代官員的妒忌,想找把柄陷害他。他們知道但以理有個信仰習慣,一日三次面向耶路撒冷向他的神祈禱,便慫恿王下令任何人在三十日內不許敬拜神,否則便扔入獅子坑。但以理當然知道他們的詭計,他卻毫不防範,照平常一樣打開窗戶,面向耶路撒冷,雙膝跪地,向神禱告感謝。與他三個朋友一樣,但以理堅守信仰原則,不理會後果如何,神必會保守和看顧他,縱然死在獅子坑也在所不惜。最後神差遣天使封住獅子的口,但以理絲毫無損。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都樂知「天命」,無論事情的結果如何,都欣然接受,相信神有祂的美意,對神的愛沒有半點懷疑。

反觀我們的靈命,我們是否都有這種「即或不然」的信心呢?危難當前,自會方寸大亂,一個問題可能會即時湧上心頭─「祢還愛我嗎?」即便我們相信神的大能與大愛,祈求神救我們脫離危難,我們的祈禱是否蒙神垂聽和應允,心中仍然會暗暗嘀咕、忐忑不安。倘若禱告不見成效,我們自然會再次懷疑神在聖經上眾多的應許是否真的會兌現。聖經不是說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嗎?只要我們憑信心去求,一點不疑惑,必求得著。不錯,聖經是這樣應許和鼓勵我們積極向神祈禱,憑信心向神懇切祈求,但不要忘記,神有祂施行拯救的時間,神有祂的美意在,正如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他們也料不到神在獅子坑和火窯中才把他們救出來。甚至神也可不照我們的意思成就,不是神沒有垂聽,而是神可能有更美好的安排。正如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三次向父神懇切哀求:「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但他還有下一句:「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可不是嗎?他相信無論結果如何,神都有祂的美意,不一定照他所求的成就,他都欣然接受,對父神的愛絕沒有懷疑。結果父神真的沒有照他意思去拯救他,反而捉拿他的人馬上出現,他意志堅定地進入刑場,步上各各他之路。

這裡引申一個問題,既然神有祂自己的美意,不一定照我們所求的意思成就,那我們還需要祈禱求神幫助嗎?當然需要,這是毋容置疑的,是聖經和主一貫的教導,正如耶穌自己也曾三次俯伏在地,迫切祈求父神撤去他要喝的「苦杯」。但我必須強調一點,我們要有心理準備,即使神最終沒有照我們的意思成就,我們也絕不能懷疑神的慈愛與大能,要相信神有祂更美好的旨意在我們身上。不然的話,我們會因著內心的不忿和氣餒,耿耿於懷,而動搖我們對神的愛和信靠。我們當學習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無論事情的發展和結局如何,都要抱有「即或不然」的信心,樂知「天命」,欣然接受神所安排的一切。

一首詩歌叫做《終生也堅持》,副歌有這樣一句:「終生也堅持,艱苦仍願意,深信在背後盛載主心意是祂旨意。」接著對主仍抱持盼望:「能安撫我心靈,盼望能復見,能跨出苦痛,不傷心痛悲,深深愛著祢。」表現出樂知「天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