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更重要
過程更重要
台灣曾經有報章於去年報道,一位英籍華人「虎媽」,是一位鋼琴家,在泰國生下一個女兒,自小訓練她學鋼琴,女兒5歲開始學小提琴,10歲便登上國際舞台,與全球知名的管弦樂團同台演出,成為知名的小提琴家,12歲更在母親要求下退學,全心全意向音樂方面發展,並展開她首次的世界巡迴演出。27歲那年,她的音樂事業達到巔峰,成為當年全英國年輕藝人富豪的榜首人物。然而這位女孩為自己成為一位蜚聲國際的小提琴巨星感到自豪嗎?她有感激她母親自小給她安排的音樂訓練嗎?非也,因她完全不享受地獄式訓練的過程!
原來她喜歡的絕非音樂,而是滑雪,她母親昔日只許她練琴,禁止她參與任何危險運動,使她鬱鬱不得志。她過著一個沒有快樂的童年,連自己最喜歡的滑雪運動也不敢向母親表明,她知道母親恐怕自己因運動受傷,毀掉了小提琴家的美好前途。終在21歲那年,她跟媽媽的關係徹底決裂!
到了29歲時,為了一償少年時參與冬季奧運滑雪項目的夢想,她毅然中斷自己的音樂事業,甚至放棄英籍,移居瑞士阿爾卑斯山開始滑雪訓練,並藉著父親的血緣關係,以一年的特訓,成為泰國滑雪選手,取得參與2014年2月在俄羅斯舉行的冬季奧運的參賽資格。她終於在35歲時圓了她的奧運滑雪夢,雖然這次冬奧滑雪比賽,她得出的結果是88位參賽選手之末,但她仍自稱為「最快樂的最後一名」!這篇台灣報章刊載的標題為「一個讓女兒贏在起跑線、卻輸掉女兒的故事」。
香港不完善的教育制度,往往迫使現代的兒童自小便要習慣「贏在起跑線」的競賽中,家長為孩童在課餘增添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一方面要爭取在學業成績上名列前茅,另一方面,就算學業成績強差人意,也可望靠體藝等課餘活動的標青成績搭救,希望在小學或中學階段擠身於名校之列。孩子自小為成績而讀書,家長甚至老師也不會理會他們是否有興趣地學習。只重成績,不注重培養學習興趣,這可說是教育制度的失敗。其實學習的過程比成績更重要,孩子有興趣地學習,不但更容易吸收和理解所學到的知識,身心的發展也較為健全,最終給他們留下一個愉快的學習童年。
就算上到大學階段,同樣也該培養學習興趣,可惜本地的大學學位不足,導致許多大學生只為得到一個學位而進修,卻選不到自己心儀的學科,結果讀大學只為求一張「沙紙」,難道這就是他們學習的目標?!
許多招聘大學生的公司也大多只從畢業生的履歷表中,看看他們來自哪一間大學,修讀什麼學科,根本不會了解他們對某學科的知識掌握了多少,畢業生只要拿著一張修畢某學科的畢業證書便可過關。究竟那位畢業生對自己選修的科目學習時有多認真,就只有他自己才曉得了。我的重點是,學習的過程比一張畢業證書重要得多!有時馬馬虎虎修讀完一系列指定課程,同樣可以穩拿一紙畢業證書。甚至有時學習到的知識,未必能有機會在社會上大派用場,但認真的學習態度,在任何職業上都一生受用。
任何比賽,重要的不是輸贏,而是享受比賽的過程。好比跑馬拉松的參賽者,有人以擇冠為目標,有人以刷新個人紀錄為目標,但大部份人都為了其他原因而跑,有的為了keep fit,有的為了健康,有的為了減壓,有的為了和共同興趣的朋友同跑,有的甚至為了接觸大自然,享受沿途的風光。無論如何,最重要還是享受跑步的過程。
昨日是端午佳節,赤柱、沙田、西貢等地都有舉辦龍舟比賽。報章報導,一位當職業司機的爸爸,往西貢出戰龍舟賽事。他參加比賽的目的,是要和智障兒子一起扒龍舟,他年事已高,這也是他最後一次父子檔上陣。二十歲的智障兒子對父親的一番心意全沒概念,甚至連明天是父親節也不知道,但父親毫不介懷,「其實他更辛苦,做大人要體諒他,如果我都不開心,他就更不舒服了。」「帶他做運動,希望他多接觸人、多說話,現在即使我不下水,他亦可與其他隊友傾偈。」「照顧鈞濠是辛苦,因為他聽不明白,亦講不清楚,但我仍然很開心。」為擴闊兒子的生活圈子,他讓兒子嘗試不同的運動,最後選定扒龍舟。誰說「世上只有媽媽好」?
我也非常享受和兒子運動的過程,不論打乒乓球、網球還是羽毛球,輸贏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重要,甚至我輸了會更加開心,知道自己的兒子有進步。
我也曾分享過,現在開始過著沒有菲傭的日子,不時需要親自下廚,有時煮出來的餸菜,未必合乎理想,家人讚少彈多之下,有時會令自己心感不快。但再想深一層,自己既然已盡力去做好菜式,欣賞也好,不欣賞也好,結果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享受煮餸的過程,縱使家人不欣賞,主知道我已盡心竭力,本著愛心的出發點下廚,祂必定讚賞!
藝人李彩華(Rain)近年往內地發展,憑一套電視劇《回家的誘惑》艾莉一角而爆紅,獲江蘇衛視邀請,參加《星跳水立方》比賽,接受30小時地獄式訓練。比賽當日,抱恙的Rain於第一輪三米板動作失手,原本向前抱膝半周落水的英姿,頓變成「撻生魚」跌落水,洋相即時被網民瘋傳,她自己亦當場黯然落淚。
她事後分享說:「我參賽前正發高燒,不斷向神禱告,不是求名次,只求順利完成賽事,第二天就退燒了。站在三米跳板那一刻,心情很緊張,大會『叮』一聲,腦袋一片空白就跳下去。上水後,我感到後腿很痛,就知自己『衰咗』…上水那刻我忍不住哭起來,因為真的很痛,覺得自己跳得很差,辜負了教練,很對不起大家。」
跳水雖然失敗,Rain卻悟出一個道理:「由於我帶病上陣,所以都不敢期望會有出色表現。站在跳板上,我只求神讓我有力量去完成賽事,結果不好也不一定是壞事。我們向神禱告後,神沒讓我們取得第一,未能發揮最佳表現,或得不到我們最想要的,是因為過程對我們來說更重要,若事事有求必應,人生就沒有經歷,生命就不會豐富起來。跳水令我明白到,很多事情都是要克服的,不要因為害怕而停滯不前…要相信過了最難過的事,人生就會變得光明。」【摘自:《天使心》85期2013年6月刊12頁】
當我們費盡心機去做好一件事,但得出來的結果未如理想,或遭人詬病,也不必洩氣,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主欣賞的是我們作事認真的態度多於作事的效果。我也常常這樣鼓勵自己的孩子,只要自己盡了力,測驗考試的結果尚在其次。讀書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更何況所學習到的知識,將來也不一定在社會上有機會用到,更重要的是訓練頭腦思考的過程。
傳福音也是一樣,我們盡了力也未必即時看見福音的果效,甚至農夫撒種也不保證一定能如期收割!但對我們來說,過程更重要,從過程中我們學會謙卑服事,學會聽命忍耐,這是主所欣賞的,至於福音的果效,就只有交給神自己了。
人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下面兩句聖經金句,常帶給我無比的安慰: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詩42:5)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哈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