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經文

十二門徒 (可3:13-19; 太10:1-4; 路6:12-16)

耶穌揀選了十二門徒,並稱他們為「使徒」(‘apostles’) (路6:13),目的是「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14-15節),「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太10:1)。使徒的職責是以傳道為先,醫病趕鬼為次,這與耶穌自己的作風完全一致。從路6:12得知,耶穌揀選這十二個門徒之前,是經過了一整夜的祈禱,可見他是十分重視這個揀選的過程。現在讓我們稍為涉獵一下這十二門徒的一些特點。

(西門彼得)

「彼得」的意思

「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16節),約1:42解釋了「彼得」的意思:「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英文KJV翻譯是 “Thou art Simon the son of Jona: thou shalt be called Cephas, which is by interpretation, A stone.”) 「磯法」(Cephas)是亞蘭文,而「彼得」(Peter)是希臘文,意思是小石(stone)。

西門彼得是十二門徒之首。太16:15-19有這樣的記述:「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KJV, “thou art Peter, and upon this rock I will build my church”),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天主教認為彼得是第一個建立教會的使徒,正如耶穌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太16:18) 因此他們把彼得封為羅馬天主教第一任教宗。如果我們比較一下原文希臘文的詞彙,「彼得」和耶穌所說的「磐石」有明顯的差異。「彼得」(Peter)希臘文是 “Petros”,意思是小石(stone);而太16:18的「磐石」希臘文是 “petra”,意思是大石(rock)。當耶穌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他是指著自己說的,教會是建造在神的兒子耶穌身上。彼得自己在他寫的彼得前書把耶穌喻為活石:「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彼前2:4) 他接著在彼前2:6指出耶穌實踐了賽28:16所說的預言:「因為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無可置疑,教會是代表一群相信耶穌的信徒,彼得不可能代替耶穌的角色。

彼得的個性(一) —有冒險精神

太14:22-33一段記錄耶穌在水上行,只有彼得勇敢犯險,仿傚耶穌在水上行:「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疑惑呢?』」(太14:28-31)

雖然耶穌說彼得小信,至少他憑著他的小信,敢於求主幫助他在水面上行。基於他願意嘗試,他便經歷到在水面上行是怎麼一回事。由這一小步,他學會了一個更大的功課,就是當你勇於向主祈求,你便能作主所能作的事。不過,你需要保持著起初的信心,所作的才能最終達成。

彼得的個性(二) —率直

約13:1-10記錄耶穌為門徒洗腳,彼得也是率先拒絕耶穌為他洗腳。約13:6-8說:「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施洗約翰拒絕為耶穌施洗,反覺得應該是耶穌為他施洗。(太3:13-14) 同樣,彼得不願意看見他的主為他洗腳,他反覺得應該是自己為主洗腳才是。作為耶穌的門徒,他肯定沒有資格給他的主為他洗腳,我相信其他的門徒看著他們的主洗他們骯髒的腳時,他們也會感到很不自在。試想,我們若是一家公司的僱主,難以想像如此謙卑的服侍僱員,反把他們看為僱主般侍候。無論如何,只有彼得勇於表達自己卑微的身份和尷尬的心情。

約13:8-9說:「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西門彼得說:『主啊,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你可能會覺得彼得有點兒貪心,想連手和頭都給耶穌洗。我相信彼得覺得只洗腳欠缺一份安全感,他希望確保自己身體每一處都連繫主耶穌。或許我們會覺得他的想法有點天真,這卻顯示出他極其看重與主的關係。

(雅各和約翰)

福音書有兩處對這兩個兄弟有負面的記錄:

  1. 按照可10:35-37記載,雅各和約翰請求耶穌,當他成為猶太人的王之後,把左右的座位賜給他們兩兄弟。這無理的要求即時遭到其餘十個門徒非議。(可10:41)

  2. 按照路9:51-54記載,耶穌和門徒正前往耶路撒冷,經過撒馬利亞的一個村莊,因撒馬利亞人不歡迎他們進入村莊,雅各和約翰便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嗎?」他們即時受到主的責備,他們心地不善良。這事件反映了兩人暴戾的脾氣,正如耶穌給他們起的別名「半尼其,就是雷子(‘sons of thunder’)的意思」(17節)。

雅各—第一位殉道者

雅各是約翰的哥哥,也是耶穌升天後為福音而成為首位殉道的使徒。據徒12:1-2記載,希律王為了討好猶太的宗教領袖,「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

約翰—耶穌所愛的門徒

約翰是約翰福音的作者,在書內一次也沒有提及自己的名字,只是以一種隱晦的手法介紹自己:「耶穌所愛的」門徒 (約13:23, 21:7, 21:20)。約21:24告訴我們,他就是約翰福音的作者:「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

(彼得、雅各和約翰)

在四福音書裡,彼得、雅各和約翰都在幾件重要事件中被提及在一起。

  1. 當耶穌進入管猶太會堂的睚魯家,要救回已死去的女兒,耶穌只帶同這三個門徒到他女兒跟前。在耶穌的神蹟醫治中,睚魯的女兒是其中一個從死裡被救活的人(可5:37);其餘兩個,一個是寡婦的兒子(路7:12-15),另一個就是拉撒路(約11:43-44)。

  2. 耶穌在高山上變像的事件,只有這三個門徒被耶穌帶上山,這件事對他們三人是非常重要的經歷。耶穌在他們面前變成一個榮耀的身體,他們成了他的見證人。(太17:1-2; 可9:2-3)

  3. 可13:3-4記載,耶穌在受苦前一星期,坐在橄欖山上,「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暗暗地問他」關於聖殿被毀和末世的先兆。

  4. 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準備向天父祈禱時,他只帶同他們三個一起到一處僻靜的地方去,一同守候。(可14:33)

從上述可見,他們與耶穌的關係,比其他門徒更親密,也許這是馬可在列出十二門徒的名單上,把三人連在一起的原因。(可3:16-17) 其餘兩個名單,都是把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得烈放在一起。(太10:2; 路6:14)

 (安得烈)

按照約1:35-42的記載,安得烈曾經是施洗約翰的門徒,他認識耶穌以後,率先把彼得介紹給耶穌認識。

根據約6:5-9記載,在五餅二魚的神蹟當中,耶穌問腓力:「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他的回答讓我們稍微知道大概需要多少錢買餅去餵飽五千人。然後安得烈便向耶穌建議:「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於是耶穌便用那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去餵飽五千人,還剩滿了十二個籃子!安得烈的發現看來不管用,卻被耶穌用來彰顯了著名的「五餅二魚」的神蹟。我們的小才在主手上可以成為大用!

(馬太)

馬太是馬太福音的作者,他是一名稅吏。他另一個名字是「利未」(路5:27),是「亞勒腓的兒子利未」(可2:14)。另一個門徒雅各,也是亞勒腓的兒子(可3:18),但明顯兩人不是兄弟,因名單上沒有像其餘兩兄弟般說明。馬太決定跟隨耶穌後,「利未在自己家裡為耶穌大擺筵席,有許多稅吏和別人與他們一同坐席。」(路5:29)

(腓力和巴多羅買)

約1:44介紹了腓力:「這腓力是伯賽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按約1:43所記,安得烈和彼得跟隨耶穌之後第二日,耶穌「遇見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吧!』」(約1:43) 約1:45-51一段繼續記述,當腓力告訴拿但業(巴多羅買)遇見了彌賽亞—拿撒勒人耶穌之時,拿但業即時的反應是:「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腓力便力邀他親自來見一見耶穌。拿但業對耶穌的評價當然有貶斥之意,反換來耶穌對他正面的評價:「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耶穌稱讚他是一個率直和誠實的人,拿但業聽後驚訝耶穌為何未相識便了解他的個性,耶穌再告訴他一件令他更驚訝的事:「腓力還沒有招呼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耶穌連他方才在哪裡都說得一清二楚,拿但業對耶穌神聖的身份再沒有懷疑:「拉比,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拿但業就這樣跟隨了耶穌。

新約沒有再提到拿但業(巴多羅買),只有在約翰福音另外三處提到腓力,其中一處是在五餅二魚的神蹟中(約6:5-7)。耶穌看見許多人跟隨他上山,「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腓力即時想到的,是他們自己尚存的銀子,當然不夠買餅給五千多人吃。

另一處提到腓力是在約14:6-10。耶穌向門徒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腓力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這就是約1:18所說:「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多馬)

多馬因不信耶穌復活而為人所熟悉—一個多疑的門徒,這事記錄在約20:24-29。當復活的耶穌第一次在屋中突然向門徒顯現時,多馬不在其中,後來一眾門徒告訴他主復活的事,他理直氣壯地回答他們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耶穌第二次同樣在屋內向門徒顯現,針對多馬的質疑和不信,耶穌單刀直入地對他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多馬說:「我的主,我的神!」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多馬的信是基於眼見的憑據,這種執著卻成為許多人相信主的攔阻,信靠神顯然是超越這一切。

福音書另外有兩處提及多馬,第一個記錄發生在拉撒路病死的事上(約11:11-16),耶穌當時對門徒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門徒說:「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穌當下解釋他所說「睡了」是指他死了:「拉撒路死了。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 (當拉撒路尚末斷氣時),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如今我們可以往他那裡去吧!」多馬「就對那同作門徒的說:『我們也去和他同死吧。』」多馬有點語無倫次。

另一處是在約14:1-7。耶穌面對死亡之前,他安慰門徒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多馬隨即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今次多馬的問題代表了其他門徒的問題。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

(加略人猶大)

十二門徒中有兩個門徒同樣叫猶大,加略人猶大是出賣耶穌的那個猶大,四福音書都有交代他如何出賣耶穌。首先,他到祭司長那裡和他們商議出賣耶穌的報酬:「『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他們就給了他三十塊錢。從那時候,他就找機會要把耶穌交給他們。」(太26:15-16) 在最後的晚餐裡,耶穌揭露了出賣他的人:「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就是他要賣我。」(太26:23) 猶大就以親嘴來作出賣耶穌的記號:「那賣耶穌的給了他們一個暗號,說:『我與誰親嘴,誰就是他。你們可以拿住他。』猶大隨即到耶穌跟前說:『請拉比安。』就與他親嘴。」(太26:48-49) 耶穌被釘後,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們說:『那與我們有甚麼相干?你自己承當吧!』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出去吊死了。祭司長拾起銀錢來說:『這是血價,不可放在庫裡。』他們商議,就用那銀錢買了窯戶的一塊田,為要埋葬外鄉人。所以那塊田直到今日還叫作『血田』。」(太27:3-8) 耶穌升天後,門徒禱告後用搖籤的方法選出馬提亞來取代猶大之位。(徒1:26)

猶大出賣耶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貪錢,他在門徒中是司庫,專責保管錢袋。約12:3-6一段,敘述拉撒路從死裡被救活後,他的姊姊馬利亞「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猶大隨即說:「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作者約翰補充說:「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約翰告訴我們,猶大經常監守自盜,暗中偷取錢袋裡的錢作為私用。

約13:2說,「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裡。」路22:3也證實,猶大未往祭司長那裡商討如何出賣耶穌之前,「撒但入了那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心」。由此可見,撒但是利用猶大貪婪的本性去出賣耶穌。

(另一個西門)

這個西門被稱為「奮銳黨的西門」。「奮銳黨」為猶太人的一個黨派,可能始自主後6年。主張絕對效忠律法,反對希律家系及羅馬政權,在主後68至70年間的革命佔重要地位。(摘自「福音證主協會」出版的「聖經串珠註釋本」)

(另一個雅各)

十二門徒中另一位雅各是亞勒腓的兒子雅各,新約沒有任何關於他的記錄。

耶穌的弟弟雅各

另一位常在新約中被提及的雅各,就是馬利亞所生的兒子,耶穌的弟弟。耶穌有弟弟和妹妹,太13:55-56說:「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嗎?他弟兄們不是叫雅各、約西、西門、猶大嗎?他妹妹們不是都在我們這裡嗎?」這位雅各是雅各書的作者,在新約很多地方都有提及他。(太13:55, 27:56; 可6:3, 15:40; 徒12:17, 15:13, 21:18; 林前15:7; 加1:19, 2:9,12; 雅1:1) 耶穌未升天之前,復活後的耶穌曾向雅各顯現。(林前15:7) 他是初期教會的一位領袖,保羅在加2:9提到,「那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約翰」,是指著這位雅各說的。就使徒彼得曾拜訪外邦人的家一事,使徒們在耶路撒冷開了一次大會,雅各發表了一次重要的言論,為彼得辯護,力證神的救恩是惠及猶太人和外邦人的,並提議吩咐外邦信徒「禁戒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徒15:13-21)

(另一個猶大)

十二門徒中有另一個猶大,他的名字又叫「達太」(太10:3; 可3:18),但在路6:16和徒1:13稱呼他為「雅各的兒子(註:「兒子」或作「兄弟」)猶大」。這猶大只在約14:22提及過一次,耶穌與門徒吃完最後的晚餐,語重心長地對門徒說了一番話。當他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猶大(不是加略人猶大)問耶穌說:『主啊,為甚麼要向我們顯現,不向世人顯現呢?』耶穌回答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約14:21-23) 主向那些愛他又遵守他的道的人顯現。


耶穌的弟弟猶大

上述的門徒猶大並不是猶大書的作者,猶大書作者開首介紹自己是「雅各的弟兄猶大」,這雅各就是耶穌的兄弟,也是雅各書的作者,因此猶大書的作者同樣是耶穌的兄弟,太13:55記錄耶穌其餘的兄弟有「雅各、約西、西門、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