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牧人的比喻 (約10:1-21)

好牧人的比喻 (約10:1-21)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10:1-2)

這裡提到游牧民族最常見和最常接觸的情景─羊圈、羊門、賊、強盜、羊、牧羊人。耶穌用以色列人熟悉不過的圖畫來比喻他自己和猶太宗教領袖兩者的分別,提醒他們要小心認清誰是他們應該跟從的好牧人,誰是偷羊的賊和強盜。

在比喻中,他分別用「羊的門」(10:7,9)和「好牧人」(10:11,14)來比喻自己。羊群最需要安全與保障,「按照古代中東鄉村的習慣,牧羊人本身就是羊圈的『人肉大門』;他們夜間會橫躺在洞口,擔負羊群的保護和供養。耶穌把這兩個概念應用在救恩的情境中,只有祂能夠擔保我們的屬靈保護和供應。」(註45)


首先,耶穌先以「羊的門」來譬喻自己:「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door of the sheep’)。」(10:7) 羊的門自然是用來保障羊圈裡的羊群,讓牠們處身於一個最安全的地方。

「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10:2)他把牧人與偷羊的賊和強盜作比較:只有牧人才從羊門進入羊圈照顧羊群,不從羊門進入的,是偷羊的賊:「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10:8上)

他是影射那些宗教領袖,他們牢籠人心,為己從中取利,所以他們沒有為神的子民做好屬靈牧者的角色,反成了強盜,以敬虔的外貌掩飾內裡的歪念,耶穌呼籲人不要聽他們:「羊卻不聽他們」(10:8下)


「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10:9)
 接著他解釋道:「我來了,是要叫羊(或譯: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10:10)

耶穌呼籲人相信並跟從他,必得永生,又享豐盛生命。


接著他把自己比喻為「好牧人」「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10:11)


他把牧人與雇工作比較。「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10:12-13)

雇工遇難時只顧自己,不會顧及羊群的安全,任由豺狼捉去小羊。

但他是好牧人,必然奮不顧身優先保護圈內的羊群,甚至為自己的羊捨命,也在所不惜。

「好牧人為羊捨命」─「聽在那些猶太人的耳中,肯定會令他們感到吃驚。這是獻祭和代贖的用詞─一位牧人在面對危難時,挺身為羊群犠牲自己。」(註46) 試問世間的牧人又怎會為羊捨命?用來獻祭的該是羊,而不是人!這當然是暗指他為罪人捨身,要拯救屬乎他的羊。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10:14-15)

他認識進入自己羊圈的羊,引領他們:「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10:3下-4上)「耶穌描繪一個在巴勒斯坦的牧場中常見的景象,就是牧羊人帶領羊群。牧人不會驅趕羊群,而是溫柔的呼喚帶領他們,發出羊群熟悉且信賴的聲音。」(註47)


「我的羊也認識我」

「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10:3上)

「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10:4下-5)


「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10:16)

「另外有羊」是指外邦人。他要拯救猶太人,也要拯救外邦人,正如保羅在《以弗所書》向外邦信徒解釋道:「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他使我們和睦(原文是『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弗2:13-15)


「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10:17-18)

之前他一再強調自己是好牧人,為羊捨命。(10:11,14-15) 10:6告訴我們,「耶穌將這比喻告訴他們,但他們不明白所說的是甚麼意思。」因此他有必要解釋清楚,直言自己將要為自己所拯救的人犠牲,是天父的旨意,也是自己心甘情願的,不過他會復活。


《以西結書》34章的內容與「好牧人的比喻」遙相呼應,正是先知以西結的預言應驗在耶穌這位好牧人身上。神譴責「以色列的牧人只知牧養自己」(v2),「卻不牧養群羊」(v3),「被逐的…沒有領回;失喪的…沒有尋找;但用強暴嚴嚴地轄制」(v4)。「我的羊因無牧人就成為掠物…」(v8)

「我必救我的羊脫離他們的口,不再作他們的食物。」(v10)

「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牠們尋見。」(v11)

「我必從萬民中領出牠們,從各國內聚集牠們,引導牠們歸回故土,也必在以色列山上─一切溪水旁邊、境內一切可居之處─牧養牠們。」(v13)

「我必在美好的草場牧養牠們。牠們的圈必在以色列高處的山上,牠們必在佳美之圈中躺臥,也在以色列山肥美的草場吃草。」(v14)

「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牠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也要秉公牧養牠們。」(v15-16)

「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們,就是我的僕人大衛。他必牧養他們,作他們的牧人。」(v23)

「你們作我的羊,我草場上的羊,乃是以色列人,我也是你們的神。這是主耶和華說的。」(v31)


耶穌呼籲猶太人從「聲音」分辨出誰是「好牧人」,誰是「假牧人」,即從他們的言行便可分辨出來。誰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永生之道?誰供應他們靈糧,使他們空虛的心靈得著飽足?那就是他們當跟從的「好牧人」。正如彼得曾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6:68)

時下實在有太多不同的聲音從四面八方而來,有多少聲音是真正能讓人心靈得飽足、來自好牧人的聲音呢?我們要懂得分辨什麼聲音才是有利於我們的靈命成長,而非照單全收!與真理有衝突的不要收,容易令我們跌倒的不要收,令人思想愈漸腐化的不要收。異端邪說更是「假牧人」的聲音,企圖將人陷在萬劫不復之地。


耶穌說完這個比喻之後,「猶太人為這些話又起了紛爭。內中有好些人說:『他是被鬼附著,而且瘋了,為甚麼聽他呢?』又有人說:『這不是鬼附之人所說的話。鬼豈能叫瞎子的眼睛開了呢?』」(10:19-21)

猶太人又回到前兩章的爭拗裡─「鬼附」(8:48,52)與「叫瞎子開眼」(9:16)的爭議,證明他們中間有兩組對立的人,對耶穌身份的看法十分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