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糧(二) (約6:41-71)

生命的糧(二) (約6:41-71) 

「猶太人因為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就私下議論他,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耶穌嗎?他的父母我們豈不認得嗎?他如今怎麼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呢?』」(6:41-42)

猶太人又以另一種方式拒絕接受耶穌的「狂言」,他們開始討論他的出身,斷定他只是一個凡人,在地上生出來的凡人,何從天上而來?簡直是一派胡言!不合乎他們理性的邏輯思維。


耶穌沒有向他們解釋為何他是凡人出生─聖靈在童女身上感孕,因這樣的解釋更難令他們理解和接受。他堅持自己是從天上被「父」差來:「你們不要大家議論。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到我這裡來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在先知書上寫著說:『他們都要蒙神的教訓。』凡聽見父之教訓又學習的,就到我這裡來。這不是說有人看見過父,惟獨從神來的,他看見過父。」(6:43-46)

他強調天上的神才是他真正的「父」,暗示他並非約瑟的兒子。他認識天父,甚至「看見過父」,因他從神而來。

他說願意接受他的,都是那些聽從神教訓的人,這些人聽從神在先知書上的教訓,暗示那些不接受他的猶太人,沒有遵從神在聖經上的教訓。


他又回到「生命的糧」這話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我就是生命的糧。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叫人吃了就不死。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6:47-51上)

他是從天上賜下來的「生命的糧」,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即「信的人有永生」

他在6:58重覆地說:「這就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吃這糧的人就永遠活著,不像你們的祖宗吃過嗎哪還是死了。」

從耶穌的回答中,他再三強調他自己和嗎哪的分別:1. 先祖吃過嗎哪還要死,何必再提?2. 他才是從天降下來的「天糧」,可使他們「永遠活著」,因他是唯一可以叫他們復活不死。他已清晰地說明「生命的糧」的意思,一點也不含糊,只是他們針對他口出狂言。


「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6:51下)

他說他賜的所謂「生命的糧」,「就是我的肉」。「祂所用的是獻祭的語言。耶穌這樣做是把自己跟整個聖殿的獻祭制度做個對比,而獻祭正是猶太人理解救贖和拯救的關鍵。」(註35)


「因此,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個人怎能把他的肉給我們吃呢?』」(6:52)

事實上,耶穌這句話可說是對信與不信者來一次突擊「考試」,包括十二門徒。


他進一步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永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6:53-57)

正如「活水」、「生命的糧」等抽象的詞彙,本就要明白其背後的靈意,而不是按字面去理解。而「吃我肉、喝我血」背後的靈意才是最重要。


「他的門徒中有好些人聽見了,就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6:60)

如上所述,這些難聽入耳的說話確實把門徒難倒了,因此耶穌有必要向門徒解釋一下:「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6:63) 正如他與門徒吃最後的晚餐時,與門徒第一次守聖餐,擘餅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把盛葡萄汁的杯遞給門徒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太26:26-28) 與他現在「吃人子的肉」「喝人子的血」的說法不謀而合,兩者都是指向他將自己掛在十字架上作為贖罪祭。人若接受不了他為罪人犠牲的事實,就是拒絕接受救恩。

有些人(大部份人)偏要通過他們理性的思維去解讀神的話,而非單憑信心去接受,終究不會全心全意去相信。


「耶穌心裡知道門徒為這話議論,就對他們說:『這話是叫你們厭棄(原文是跌倒)嗎?(‘Doth this offend you?’) 倘或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怎麼樣呢?』」(6:61-62)

是的,許多跟隨耶穌的門徒對他此番說話有反感,最後剩下十二個門徒。而能看見主復活升天的,就只有十一個門徒(徒1:9),因此耶穌接著說:「只是你們中間有不信的人。」(6:64上) 約翰補充說:「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他,誰要賣他。」(6:64下)


「耶穌又說:『所以我對你們說過,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6:65)

世間上有許多人聽過福音、返過教會,但真正能留下跟隨主到底的, 是那些蒙神恩賜的人,正如弗1:4所說,
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


「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嗎?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6:70) 

耶穌在6:64提到十二門徒中有人不信他,沒有提到有多少人,現在說出「有一個是魔鬼」
是魔鬼?約翰把他的名字給讀者說出來:「耶穌這話是指著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說的;他本是十二個門徒裡的一個,後來要賣耶穌的。」(6:71)


這篇以「生命的糧」為題的冗長講道終於講完了,「這些話是耶穌在迦百農會堂裡教訓人說的。」(6:59) 最後的結局是:「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6:66-67)

耶穌明顯要考驗與他最親近的十二門徒,他不會勉強他們留下,要他們自己衝量過後作出抉擇─去或留?當然他不希望他們隨波逐流。 


「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6:68)

那一刻,西門彼得是十二門徒中的表表者,也是信仰的最佳典範,無論耶穌說甚麼難聽的話,他雖不明白,都一概接受,因他堅信他「有永生之道」


耶穌在6:47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
信與不信是一種選擇,正如選擇死還是復活,由他們自己決定。彼得當下確認了:「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聖者(‘Christ, the Son of the living God’)。」(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