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活水給撒馬利亞婦人 (約4:1-42)

賜活水給撒馬利亞婦人 (約4:1-42) 

「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必須經過撒馬利亞,」(4:1-4)

愈來愈多人跟隨耶穌,成了他的門徒。耶穌有權柄差遣他的門徒施洗,因這只是悔改的洗。為何耶穌不自己施洗?明顯是因為每日來受洗的人數眾多,耶穌派門徒去辦這事以提高效率。他的鋒芒已引起法利賽人的注意,比施洗約翰的高峰期還要厲害!因施洗約翰只需要自己一個人施洗。

耶穌為何要離開猶太?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1. 這裡既提到「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云云,他離開的決定自是與法利賽人有關。在耶路撒冷雙方已曾經「交手」,他離開顯然是為免再與法利賽人惹起不必要的衝突,阻礙他的事工。

  2. 上一章(3:25)才提到耶穌的施洗對約翰的門徒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令他們感到滿不是味兒,因此有解經家認為耶穌離開是為了避免雙方門徒之間有磨擦。個人認為這個原因比較牽強,因大家在不同地方施洗,而約翰已向門徒交代了他本人的看法,釋去他們心中的疑團和矛盾。

他索性離開猶太地區,再次北上他的故鄉加利利地,地形告訴我們猶太與加利利之間是以色列中部的撒馬利亞地區。雖然耶穌「必須經過撒馬利亞」才能直接抵達加利利一帶,若非發生以下一件不尋常的事件,約翰沒有必要刻意寫出來。特別是耶穌選擇地經過敘加這個小城,便知道他經過撒馬利亞地的途中,有一件神聖的任務非要完成不可。


「於是到了撒馬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在那裡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有一個撒馬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4:5-8)

耶穌不僅關注城市人的福音需要,同樣關注鄉村人的福音需要,更刻意專程來到敘加(猶太人不涉足或久留的城郊),等待一個撒馬利亞婦人的出現,並主動要求她為他打井水喝。耶穌不僅關注猶太人的福音需要,同樣關注撒馬利亞人的福音需要。


「撒馬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沒有來往。」(4:9)

猶太人一向視撒馬利亞人為不潔淨的混血兒,不承認他們是猶太民族,因此與他們不相往來,甚至歧視他們。這撒馬利亞婦人因此感到非常意外,竟然有猶太人求她拿水喝。耶穌此舉已是突破當時猶太人對撒馬利亞人的種族歧視。


「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living water’)。』」(4:10)

耶穌顯然是借求水喝的理由來向撒馬利亞婦人打開另一個深奧的話題─「活水」。這就證明他沒有跟門徒一同進城去找食物,為了等待一個人,絕不是偶遇。他不是等待人打水給他喝,而是要給人「活水」喝;他絲毫沒有利用她,要從她身上得甚麼好處,只為她靈性著想。他對婦人說:「活水」是「神的恩賜」,她若然向他求的話,他樂意施予,這是反客為主的傳福音策略,從生活的基本需要提升到生命的靈性需要。

耶穌給了我們一個傳福音的範例。傳福音要打破心理關口,不以福音為恥,更不要以人為恥。不要存這樣的心:福音是寶貴的,不屑向某人傳福音,這是對福音對象有歧視。當知道你我皆是罪人出身,沒有可誇之處。


「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裡得活水呢?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裡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4:11-12)

撒馬利亞人有一半猶太血統,仍然會誦讀《摩西五經》,因此對以色列先祖仍然十分敬重,也會敬拜耶和華(4:22)。

婦人還以為耶穌可以為她打井水,只要她反過來向他求水喝。他既「沒有打水的器具」,如何能替她打水,難道他自己有另一個可打水的井,不用靠這雅各井?這大概是她的想法。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a well of water springing up into everlasting life')。』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4:13-15)

婦人對「活水」的誤解,與尼哥底母對「重生」的誤解如出一轍,兩者都停留在肉身或物質的層面上,完全無法領會耶穌意何所指。他擁有的是一個得著永生的活水井,只有他才能賜給人。無奈婦人只想到解決日常食水供應的問題。


「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裡來。』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4:16-18)

婦人以為耶穌要求她叫丈夫來便給她活水,這一下卻令她顯得非常尷尬,她惟有厚著臉皮說沒有丈夫。為何耶穌忽然轉了這個令她尷尬的話題?耶穌刻意進入這個牽涉道德倫理的話題,為要一步步引導婦人進入真理的話題。福音本來就牽涉人的罪性,任何人要面對永生真理的課題,都不能迴避這個敏感性的話題。

按耶穌所說,這婦人曾經嫁過五次,而現在她正與一個男人同居,因此耶穌說她說的是老實話。這下子可令她變得無地自容,她道德上的敗壞被眼前這個陌生的猶太人揭露得體無完膚!然而她驚訝的神情顯然蓋過她尷尬的面色:「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4:19) 一個能揭露她多年來敗壞生活的人,必然有神的啟示!


「『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4:20-22)

兩人終於轉到宗教層面的話題了。其實婦人最需要的,不是天天要喝的水,正如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天天要解決的日常生活所需,而是靈性方面的需要。耶穌巧妙地引導她認識自己是個罪人,需要解決罪的問題。福音主要不是用來助人解決生活的擔子,而是罪的問題,不能本末倒置。

不過我們看出婦人仍在迴避個人道德操守的問題。她談到敬拜耶和華的地點問題,是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多年來的爭拗,她問「先知」的意見。

耶穌要糾正她幾個錯誤的思想:

  1. 「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婦人知道彌賽亞要來(4:25),不過對於只熟識《摩西五經》的撒馬利亞人而言,卻不知彌賽亞救主是從猶太人的後裔出來,因為猶太人是神的選民。

  2. 敬拜的地點應該是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有聖殿,是神要求所羅門為祂建造的(王上5:5),因此耶穌回應婦人關於敬拜地點的問題:「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

  3. 「時候將到」,敬拜神不再在乎敬拜的地點:「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worship the Father in spirit and in truth'),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神是個靈(或無個字)(KJV 'God is a Spirit', NIV 'God is spirit'),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4:23-24)

耶穌上述的回答對於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都是一個嶄新的道理,敬拜不限於地點,不限於猶太歷史及傳統。他說,敬拜真神有兩個核心的元素:靈與真。  

(一)   神是靈,敬拜神的人要用靈來敬拜,否則無法與神溝通,因此要有聖靈的臨在,人才可以與神相交,否則只是
         空談。

(二)   人要用坦誠的心來敬拜神,在神面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遮掩或隱藏的,正如婦人腐敗的道德觀和生活。

耶穌來就是要改變人對宗教的傳統觀念,特別猶太人固守舊約的獻祭儀式和地點,只在乎禮儀,並不在乎心靈。坦誠的心最重要,因此要正視自己的罪。外表敬虔、自以為義更是虛偽!

任何潛移默化的思維,如天主教、伊斯蘭教等,甚至中國特色的神祇如祖先、關帝、觀音等,這些統統都是錯誤的宗教觀。甚至人以為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就是基督徒,這更是荒謬。人要來到神面前,就要坦誠面對自己的罪,不管你是甚麼宗教背景出身。而沒有聖靈的人,根本談不上敬拜真神!


「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I that speak unto thee am he')」(4:25-26)

婦人似乎對耶穌所說的話半信半疑,事實上她還是一知半解,不過她仍然相信會有彌賽亞的出現,到時她便會徹底明白關於敬拜的事。

耶穌終於等到啟示自己神聖身份的時刻來臨!他的回答等同說:我就是彌賽亞!「就如上帝在《出埃及記》二章和六章啟示自己的名字─耶和華(the Lord)─給摩西,同樣的字也被重複用在希臘文的譯本。」(註19) 婦人驚訝的神色不言而喻。

相信她一直沒有渴望彌賽亞的出現,只是內心相信猶太人所說的彌賽亞會出現,如今眼前這位「先知」說自己就是彌賽亞,她除了在靜默中無言以對之外,一時間來不及作出任何反應。


「當下門徒回來,就希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只是沒有人說:『你是要甚麼?』或說:『你為甚麼和她說話?』」(4:27)

剛巧門徒此時從城中回來,只見耶穌和撒馬利亞婦人曾說過話,發出奇異的眼光。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說話,打破了猶太人一貫的傳統習慣─避免與「不潔淨」的人交往。婦人希奇,門徒更是希奇,更何況以拉比的尊貴身份,只是無人敢去挑戰他這不尋常的舉動。


「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眾人就出城,往耶穌那裡去。」(4:28-30)

婦人好像如夢初醒,彌賽亞竟然和她這卑賤的撒馬利亞婦人對話,實在令她大感意外,太震撼了!太突然了!正如我們感覺偉大之神竟然和我們這如螞蟻般的人類對話,那種震撼亦曾發生在摩西身上。

霎時間她好像瘋了一般,其實是掩不住內心那份喜悅,她匆匆忙忙跑回城裡叫人出來看看,早已忘掉自己來雅各井的目的,忘掉生活所需,因她渴望得著更大的滿足─靈性上的滿足,遠超過一切生活所需。她想求證此人就是彌賽亞基督。若然屬實,她知道彌賽亞特意為她這個罪人而來,並已接納她這個罪人。她喜悅的心情,就像馬利亞看見復活主的心情一樣(20:16)。

城裡的撒馬利亞人知道有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出現,好奇心的驅使,都馬上出來湊個熱鬧。


「這其間,門徒對耶穌說:『拉比,請吃。』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甚麼給他吃嗎?』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4:31-34)

門徒從城裡帶了食物回來給耶穌吃,耶穌卻說自己有食物吃,「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意思就是:他現下所關切的,不是要餵飽自己的肚腹,而是要拯救失喪的靈魂,他看重人屬靈的需要,過於自己肉身的需要,這是他欲向門徒傳達的重要信息。


他繼續解釋:「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是發白),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4:35-38)

既與收割期還相差四個月之多,為何耶穌又說莊稼熟了可以收割呢?耶穌當然是另有所指。相信有一大遍禾田環繞著他們,因此耶穌用「撒種和收割」的比喻來解釋他正在進行傳福音的工作。

「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是發白),可以收割了。」(KJV ' they are white already to harvest'; NIV 'They are ripe for harvest.')「當耶穌說莊稼已經『發白』可以收割時,有一個重點值得注意。其實中東地區並沒有任何農作物在成熟時會發白。只是這些門徒抬頭一看,必定最先看到一大群穿著白袍的撒馬利亞人朝著他們走過來!這幅景象會讓門徒立刻領悟耶穌所說的話:原來耶穌所說要收割的,是指人的靈魂莊稼,其中甚至也包括他們的世仇撒馬利亞人!」(註20)

耶穌叫門徒環顧四周的田野,一群撒馬利亞人正向著他們蜂擁而來,這就是可以收割的「莊稼」。田間的莊稼還要等四個月,真正的莊稼卻是現在一刻!他們準備要信耶穌,這是何等令人振奮的景象!

「那人撒種,這人收割」,撒種的當然比收割的辛苦許多,他們要耙泥、灌溉和插秧,然而「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傳福音是前期的工作,領人歸主是後期的工作,大家都是為同一目標而努力,互相配搭事奉,直至人信主後,一同分享這份來之不易的喜悅。

「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耶穌向撒馬利亞婦人傳道,婦人回去向城裡的居民作見證,前期的福音工作順利完成,現下正差遣門徒準備向迎面而來的撒馬利亞人施洗。耶穌即時開闊了門徒的視野,過去他們只向猶太人施洗,原來撒馬利亞人都是他傳福音拯救的對象。這正好解答了他們方才兩點疑問─1. 與婦人對話;2. 自己有食物吃─他正在「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

婦人關心的是喝水,門徒關心的是食物,耶穌關心的是人的靈魂─收割莊稼!


「那城裡有好些撒馬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見證說:『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於是撒馬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裡住下,他便在那裡住了兩天。」(4:39-40)

耶穌喜見撒馬利亞人留他住下,證明他們樂意多聽天國的道理,不像耶路撒冷的宗教人士,對福音有排斥感。耶穌應允他們的要求,顯明福音不僅是猶太人的專利,福音的對象是普世性的。另一方面,這下賤的婦人和敘加的撒馬利亞人在地位上,與尼哥底母和耶路撒冷的宗教領袖成強烈對比,反映社會上低下階層的人更渴慕耶穌,也反映出誰的罪更加嚴重,就是那些抗拒真理的人。


「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便對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4:41-42)

本來很多人都是聽婦人的見證而信耶穌是基督,現在他們直接從耶穌那裡領受了真道,從心底裡相信他是基督,是救世主,成為耶穌基督的第一手見證人,像撒馬利亞婦人一樣。正好回應第三章末段的小結:「那領受他見證的,就印上印,證明神是真的。」(3:33) 耶穌作為「救世主」(‘the Savior of the world’)的身份也愈來愈明顯。


這段冗長的對話中,下列幾點值得我們在傳福音的事工上作出反思:

  1. 婦人想迴避罪的問題,像許多人的反應:我何罪之有?耶穌卻執著地要她認真地看清自己的本相,將問題的焦點從物質方面提升到道德層面(自身的罪),再提升到宗教層面(誰是真神?)。於此,我們不得不承認醫療助學扶貧等生活問題雖是福音事工的一部份,仍屬於次要,始終要讓人正視罪的問題,福音才能對症下藥。

  2. 婦人最後終於承認自己有罪,需要神的拯救,那時她才盼望彌賽亞的來臨,這正是耶穌渴望見到的:「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太7:8) 耶穌的「自我啟示」,不是人人都即時接受,事實上很多人仍難以接受「耶穌是救世主」這句話,除非他們徹徹底底對付罪的問題。

  3. 當婦人樂意把自己所發生的種種經歷(包括過去所犯過的罪)向全城的人分享時,她的見證不斷被傳開,產生了漣漪般的效應,大大加強了傳福音的果效,與耶穌傳的道配合得天衣無縫,即時開花結果─「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4:41),正是一邊撒種、一邊收割。

  4. 門徒更詫異的,是撒馬利亞人見證耶穌是彌賽亞救主!他們大概彼此對望:「我沒有看錯吧!」如果我們認為很難會信耶穌的家人某天對我們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4:42),我們也會有這樣的反應。不同的是,我們驚喜也來不及,而門徒當時未必懂得分享這份喜悅,因他們仍存在固有的種族隔閡和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