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筆者看到某期《天使心》雜誌推介一本新書─《字字珠璣 細讀約翰福音》,突然有興致想買下這本靈修書籍品味一番,因其時一直想到細心默想整卷《約翰福音》,覺得是個合適時機,透過閱讀上述那本屬靈書籍作為啟導本,將《約翰福音》逐段經文去默想一次,正是這篇文章的由來。 

筆者只偶爾參考少量釋經材料,因此本文只可作為《約翰福音》默想式演譯的參考資料,對於經文釋義,筆者鼓勵讀者參考更多釋經書籍及材料,加深對經文意義和應用方面的認識。筆者只期望能引發讀者對閱讀《約翰福音》的興趣,稍微品嚐一下這偉大福音書箇中奧妙之處。

作者 

此福音書的作者在完結全書時說:「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21:24) 他就是在提比哩亞海邊七個門徒之一:「彼得轉過來,看見耶穌所愛的那門徒跟著,(就是在晚飯的時候,靠著耶穌胸膛說:『主啊,賣你的是誰?』的那門徒。)」(21:20) 作者在書中也強調他自己是耶穌所愛的門徒。(13:23, 20:2, 21:7) 釋經學者一致認為這就是約翰,他是耶穌三個貼身門徒之一(其餘兩個是彼得和約翰的哥哥雅各)。說也奇怪,其他三卷福音書都在多處提到約翰,唯獨此書卻從沒有提到約翰這個門徒,充其量只提到「西庇太的兩個兒子」(21:2),而西庇太的的兩個兒子就是雅各和約翰。 

為何約翰刻意隱瞞自己的名字?一般釋經學者都沒有特別解釋或推敲箇中原因。何以作者自己強調是耶穌的見證人、卻又不欲把自己的名字說出來呢?是否涉及政治因素就不得而知。事實上,約翰時代的教會也受到羅馬政府一定程度的逼迫,而《約翰二書》及《約翰三書》就只提到「作長老的寫信給...」(約二1:1, 約三1:1),可能也是涉及同樣原因。特別《約翰二書》以「太太」('lady’)一詞來指教會而並非直說教會(約二1:1, 1:5),以太太的「兒女」來指教會信徒(約二1:1, 1:4),以太太的「姊妹」('sister’)來指姊妹教會(約二1:13)。 

寫作目的 

除了在書卷開首開宗明義強調基督「道成肉身」(incarnation)的真理之外,約翰在書卷末道出自己書寫的目的:「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20:31)

約翰期望讀者讀畢他為耶穌寫下的各種事蹟作為證據之後,願意接受耶穌是基督(彌賽亞),是神從天上差來的獨生兒子這個事實,因信耶穌基督而得著永生。約3:16正說明這個真理:「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寫作特色 

(的出現) 

馬太和路加都是從耶穌的出生開始敘述,馬可與約翰有點相似,先由施洗約翰介紹耶穌的出現,而完全沒有提及耶穌的出生事宜。不過約翰在引入施洗約翰的事工之前,便介紹耶穌的出現,是從永恆開始(1:1「太初有道」),而耶穌在傳道生涯中,一直強調自己是從父(神)那裡差來的,明顯約翰是強調耶穌的神性,「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1:14),因而有耶穌這人物的出現。 

(玄外之「音」)

《約翰福音》比其他幾卷福音書含較多哲理、玄妙的詞彙,例如光與暗、活水、生命的糧等等。但在約翰的手筆下,「光」是指耶穌基督(1: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1:14「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暗」則是指罪惡(3:19「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而「夜」也是暗的一種,指處於黑暗勢力的籠罩底下(13:30「猶大受了那點餅,立刻就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甚至以「瞎子」來形容活在黑暗中的人(9:39「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 

耶穌也稱自己為「光」(8:12「我是世界的光」;9:5「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光」不但是耶穌對自己的陳述,同時也包含他在世上的職責,以及和門徒的關係等(12:46「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3:21「行真理的必來就光」;12:36「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而擁有神性的耶穌是實存的一個人,並非哲理或虛無飄渺的東西,令人難以捉摸。這就是約翰所引出的玄外之「音」,顯出這書卷的獨特性。 

為何約翰沿用這種記述的手法?皆因在約翰寫作的年代,也就是教會成形的初期,耶穌的身份、生活、死亡、復活、升天的事蹟,已經蒙上一層玄妙的神話,如幻影說,抹煞了道成肉身的真實性。因此「約翰寫書是要陳述真相、糾正錯誤,不只是道出事實,還要說明其重要性。」(註1) 

(父與子、子與門徒的屬靈關係) 

約翰為要證明耶穌與上帝的神性關係,特別強調聖父與聖子親密的屬靈關係─1:18「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10:38「父在我裡面,我也在父裡面」;10:30「我與父原為一」。約翰又在17章全章花了很長的篇幅敘述子向父所作的祈禱。 

另外,提到與門徒的屬靈關係,約翰更用了4章的篇幅(13至16章)敘述耶穌與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中冗長的對話,特別在15章借用葡萄樹與枝子的關係來比喻主與門徒密切的連結關係。相比之下,其他福音書只用了簡短的篇幅敘述晚餐的過程,然後便往客西馬尼園。 

(的七個「我是」)

在《約翰福音》裡,耶穌以七個「我是」('I am’)來比喻自己的身份、使命,和與門徒的關係:

  1. 生命的糧─「我就是生命的糧 (‘I am the bread of life’)。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6:35)
  2. 世界的光─「我是世界的光 (' I am the light of the world')。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8:12)
  3. 羊的門─「我就是羊的門 (' I am the door of the sheep')。」「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喫。」(10:7,9)
  4. 好牧人─「我是好牧人 (' I am the good shepherd');好牧人為羊捨命。」(10:11)
  5. 復活、生命─「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 I am the resurrection, and the life')。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11:25-26)
  6. 道路、真理、生命─「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 I am 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14:6)
  7. 葡萄樹─「我是葡萄樹 (' I am the vine'),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15:5) 

(的七個神蹟)

四卷福音書共記載了耶穌在地上施行的35個神蹟,而《約翰福音》只記載了其中7個。其他福音書稱這些超自然的作為做「神蹟」(miracles)、「奇事」(wonders),唯獨《約翰福音》將神蹟指向一種「記號」(‘signs’) (2:11 'What Jesus did here in Cana of Galilee was the first of the signs...', ASV, NRSV, NIV),目的是要借某種神蹟來陳述背後相關的真理,如五餅二魚的神蹟(6:1-15)指向「生命的糧」(6:25-59);拉撒路復活的神蹟(11:1-44)指向「復活與生命」(11:21-27)等等。(註2)

七個記錄在《約翰福音》的神蹟是:

  1. 變水為酒(2:1-11)
  2. 醫好大臣的兒子(4:46-54)
  3. 醫好患病三十八年的癱子(5:1-9)
  4. 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6:1-14)
  5. 行在水面上(6:15-21)
  6. 醫好生來的瞎子(9:1-7)
  7. 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11:1-44)


全書大綱

一、上帝的永恆計劃 (1:1-18)

二、耶穌的公開傳道 (1:19-11:57)

三、受死前的一周 (12:1-19:42)

四、主復活後的記錄 (20: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