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4:19 - 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
徒4:19「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
《使徒行傳》3章記載,彼得和約翰在下午三時左右,進入聖殿時,在門口遇上一個生來瘸腿的乞丐向他們討錢,彼得定睛望著他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3:6) 這神蹟引起群眾廣泛輿論,因為很多人都認識這個乞丐。最後傳到祭司長和宗教領袖等人耳中,他們因使徒天天「教訓百姓,本著耶穌,傳說死人復活,就很煩惱,於是下手拿住他們」(徒4:2-3)。
次日,他們召集一眾官長、文士和宗教領袖於公會,由兩位大祭司亞那和該亞法一同主持(兩位大祭司都曾先後盤問過耶穌),「叫使徒站在當中,就問他們說:『你們用甚麼能力,奉誰的名作這事呢?』那時彼得被聖靈充滿,對他們說:『治民的官府和長老啊,倘若今日因為在殘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查問我們他是怎麼得了痊癒,你們眾人和以色列百姓都當知道,站在你們面前的這人得痊癒是因你們所釘十字架、神叫他從死裡復活的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徒4:7-10) 無可否認他們確實行了一個天大的神蹟,大祭司等人私下商議如何裁決,他們擔心此等一介草夫唯恐天下不亂:「『惟恐這事越發傳揚在民間,我們必須恐嚇他們,叫他們不再奉這名對人講論。』於是叫了他們來,禁止他們總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彼得、約翰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徒4:17-20)
施洗約翰曾被法利賽人質疑他施洗的權柄從何而來:「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先知,為甚麼施洗呢?」(約1:25) 耶穌也曾被猶太宗教領袖質疑他的權柄從何而來,包括他教訓人的權柄、醫病趕鬼的權柄,甚至赦罪的權柄(太21:23、可11:28、路20:2),不過他沒有正面回答他們:「我也要問你們一句話,你們若告訴我,我就告訴你們我仗著甚麼權柄做這些事。約翰的洗禮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太21:24-25) 他們商量過後只敷衍地說不知道,可見他們一直拒絕相信施洗約翰和耶穌的權柄是從神而來。
現下使徒說是奉復活主的名彰顯了神蹟的醫治,他們更是拒絕相信,因他們不相信耶穌已從死裡復活,只把這難以置信的事情合理化,認為他的屍體是給他的門徒盜去,然後四處散播耶穌復活的謠言,並吩咐負責看守墓穴的兵丁向眾人這樣交代空墓之事,為求把事情淡化,免得他的門徒妖言惑眾。(太28:13-15) 然而他們無法將生來瘸腿的乞丐得到神蹟醫治作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無計可施之下,惟有以恫嚇使徒去禁止他們傳揚死人復活之事。
正所謂「財迷心竅」,現今我們活在金錢掛帥的社會,很容易作出一些不合理或不合法的事,違背良心也在所不計。近日有報章報導,四川著名旅遊景點九寨溝,有旅行社與當地購物店勾結,讓遊客購買質次價高的商品,從中吃回扣,最多可拿到六成回扣,被央視記者揭發。
記者參加了三日兩夜的旅行團,共五次進行購物,真正遊覽時間僅一天半,而旅行社指定的購物店產品,價格比其他特產店貴出很多。有當地人士透露,「那個銀子從雲南運過來才兩元多一克,他們賣十多塊一克。去年是最火爆的一年,有的銀子店賺上千萬。」其中一間旅行社稱,主要利潤就是靠遊客購物,回扣在兩成到六成不等。業內人士透露,多家購物店都屬於同一公司、同一老闆。不少旅行社將遊客帶到名義上是景區、實際上是購物店的「隱形店」消費。不少店主宣稱,「山高皇帝遠,根本不用擔心有人投訴或是檢查。」【摘自《星島日報》2016.11.4 A29頁】
眾所周知,旅行社帶遊客到指定的專賣店消費,必然會從中收取回扣,問題是上述那些購物店所賣的是質次價高的貨物,連店主都間接承認是有問題,不過山高皇帝遠,不怕有人投訴或檢查。
其實各行各業也可能會有私下回扣或收回佣之舉,我也曾親身經歷過一次體驗,可說是一個試探。有一回我曾想買一個私家車位,剛巧遇上一位我曾認識的地產經紀,她說可幫我跟進。其後她約我到一座屋苑看車位,看了十來個出售車位之後,她私下對我說,某個車位可嘗試幫我與業主洽談,看能否減到某個便宜價位,替我慳數萬元,不過她要求我事成後私下給她數千元「請飲茶」。她還坦白對我說,不能告訴任何人,甚至我太太,因這是違法的!我即時回應:違法的事我不會做。她說:「你不說我不說,便不會有人知。」我問她是否經常與客戶私下斟酌收回佣,她說行內人人都會這樣做,光靠公司那份糧是不夠。我再問:是否她與業主會有「枱底交易」?她說絕對不會,那是違法、會釘牌的。那時我心裡開始游說自己去把事情合理化─其實她能說服業主大幅減價出售,是她的本事,她替我慳數萬元,我獎勵她數千元,大概10%左右,那是她應得的合理回報,反正她說只是試一試,那也無妨。我當下回覆她即管試試吧,分手前我還遞上一份中信月刊給她,是我出門前準備好的!
回家後我想及此事,內心一直感到不平安,當晚祈禱時,我對神說:「倘若你不允許,你就讓此事不能成就吧。」不過睡到半夜,醒來時再想及此事,想到「先求神的國和義」,為了慳數萬元而做違法之事,那就等如給那數萬元出賣了自己的人格。錢財是身外物,神的義更重要,因此我下定決心不作此等違法之事,甚至想好如何回覆那經紀。寧可她把筍價的車位讓給別的買家,我也不會私下給她回佣,一來會失去見證,二來心裡不平安,更甚者會受到神的懲罰。
《撒母耳記上》15章記載,當掃羅王準備迎戰亞瑪力人時,先知撒母耳轉告他,耶和華吩咐他要「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15:3) 結果掃羅留下亞瑪力王亞甲的命,又保留了上好的牛羊和一切美物,沒有滅盡。當撒母耳迎見掃羅時,問他說:「『我耳中聽見有羊叫、牛鳴,是從哪裡來的呢?』掃羅說:『這是百姓從亞瑪力人那裡帶來的;因為他們愛惜上好的牛羊,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其餘的,我們都滅盡了。』」(15:14-15) 掃羅和百姓貪愛上好的牛羊,打算掠奪成為自己的產業,捨不得毀滅牠們,掃羅卻欺騙撒母耳,說成是打算把上好的祭牲留下來獻給神,正是將違背神命令的行為合理化,以逃避撒母耳的譴責!但神早已識穿他的動機,撒母耳最終教訓他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15:22-23)
《路加福音》9章記載,有一回,耶穌與十二門徒從加利利上耶路撒冷去,到了撒馬利亞的一條村莊,「那裡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嗎?』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路9:53-56) 猶太人一向瞧不起撒馬利亞人,因他們是非純種的猶太後裔。一位牧師解釋說,「耶穌和門徒全都是加利利來的猶太人,經撒馬利亞地去耶路撒冷,更重要的,是他們『面向耶路撒冷』,要知道猶太人是向耶路撒冷敬拜的,而撒馬利亞人是向基利心山敬拜的。這幾個撒馬利亞人見到對方敬拜的方向與他們不同,又是素來看不起他們的猶太人,現在還要求接待他們,撒馬利亞人當然也看不起他們,便拒絕門徒的要求。」
雅各和約翰兩兄弟本就是性子急躁火爆的人─耶穌「給這兩個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The sons of thunder’, 躁怒之子)的意思」(可3:17),他們希望火燒整條村莊洩憤,還大義凛然地說「像以利亞所做的」!先來看看先知以利亞求神降火的動機何在,不是要燒死巴力先知,而是要燒燬壇上獻給耶和華的牛犢祭牲:「『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應允我!使這民知道你耶和華是神,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回轉。』於是,耶和華降下火來,燒盡燔祭、木柴、石頭、塵土,又燒乾溝裡的水。眾民看見了,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王上18:37-39) 相比之下,兩個門徒是因惱恨撒馬利亞人而求耶穌吩咐他們降火燒掉村莊,竟然還可以把自己的要求合理化─以為自己這樣做是扮演先知的角色,替神出氣,滅盡不知好歹的撒馬利亞人!他們大概心想,不接待主和門徒,就是不接待神、不尊敬神,與神為敵。他們這樣的心態,其實也有前科,路9:49-50記載,「約翰說:『夫子,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與我們一同跟從你。』」耶穌卻回應說:「不要禁止他;因為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今次耶穌直指他們心中所想的不是:「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也道出他自己的心意是要救人,不是要來世間審判人。之後他便繞道而行,免惹無謂的紛爭。
牧師接著作出反思的補充說:「這是否你和我的生活寫照呢?當遇上衝突時,是否像門徒和撒馬利亞人那樣,帶著根深柢固的民族歧視?又會否像門徒的憤怒反應那樣,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屬靈』的呢?我們會否將別人的問題無窮放大,將自己的問題合理化呢?」【摘自《天使心》2012年3月刊64-67頁「給都市人的福音 放下憤怒了」】
誠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將自己的言行合理化,而沒有認真地去檢視一下所作的言行是否合情合理,或合乎神的旨意。例如有時我們在言談間向對方作出一些批評,令對方反感,惹來口角之爭,而自己反淡然一句:「我只是和你閒談而已,何用那般認真?」就這樣將自己的肆意批評淡化為「閒談」,卻沒有理會對方的感受,這樣把自己的言語合理化,認為自己沒有不對的地方,只是對方過於敏感而已。對方聽罷只會更覺一肚氣,等如火上加油。
又如我自己上述的例子,把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先合理化,卻沒有認真檢視一下是否合乎神的旨意。每日從新聞或報章報導的許多爭拗或犯罪個案中,可看出一個人性的弱點:人都傾向於把事情合理化來掩飾自己的良知或罪行。但願我們不要隨便將不合情理的事情合理化,而埋沒了良心或作出違背神旨意的事,要先好好酌量「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