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4:11 - 學會知足

腓4:11「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 

《星島日報》報道,踏入第十一屆寵物節,繼一年一度在維園舉行的第50屆工展會之後,2月份在會展也舉行了有「寵物界工展會」之稱的「香港寵物節2016暨國際寵物用品博覽會」,不少商戶以折扣、減價吸客,更推出限量「一蚊貓砂」、「一蚊寵物乾洗粉」、「兩蚊試食裝狗糧」等。坦白說,我並沒有養寵物的嗜好,只是井底之蛙,從不曉得有如此一個專為寵物與寵物主人而設的大型銷售展。相信這個銷售展盛況空前,正如Q-PETS市場主任郭先生說:「愈來愈多人飼養寵物,預計今年生意額有5-10%增長,雖然經濟吹淡風,但寵物主人好錫寵物,為咗佢地健康,價格唔係大問題。」 

再細看新聞內容,有位飼養獅子兔的小姐和一位養貓的小姐攜喼進場掃貨,兩人預算花費1,500元購買寵物零食、罐頭等。兩人透露每月平均花數百元在寵物身上,坦言「就算經濟差,有需要嘅都一定會買」。甚至有寵物主人直言:「慳自己,都唔會慳寵物。」真可謂「妹仔大過主人婆」,寵物分分鐘比人更矜貴! 

另一則新聞報道,珠海一位年青人去年底發現女友懷孕,興奮地告訴父母準備結婚,沒想到女友在江西的父親卻表示,結婚可以,必須要有二十萬元禮金,否則免談!因為禮金數目巨大無法支付,男友為打動準岳父,決定帶女友回她江西祖家,親身游說準岳父,惟準岳父態度堅決,當地的習俗是─嫁女必須要有二十萬元禮金。男友表示可先拿出五萬元,剩下餘額兩年內分期繳付,但遭對方斷然拒絕。男友最終只籌得十二萬元,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次日女友已被父親帶到醫院做了流產手術!於是這位極度失望的年青人在網上發帖稱,「江西籍女友懷孕,二人準備結婚…沒想到女友直接被帶去墮胎,落得『妻離子散』,這是嫁女還是賣女?」唉!動輒就扼殺了一條無辜小生命,果真寵物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矜貴。 

寵物主人對膝下飼養的寵物愛護有加,寧可「慳自己,都唔會慳寵物」,甘願把自己對生活質素的要求降低,來滿足寵物的需要。另一邊廂,準岳父為了堅守江西的嫁女習俗,寧可棄掉女兒腹中胎兒,也不肯讓步,接受男方分期付禮金的提議。其實,只要他稍為降低自己的要求,一來可促成女兒的終身大事,二來又可保住外孫的性命,簡直是兩全其美。只可惜這準岳父食古不化,雙贏變成雙輸,委實令人惋惜,也替該年青人不值。 

常言道:「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憂」。聖經教導我們在生活上要學習知足,「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every where and in all things’)」,不過份強求,這樣,便會容易有滿足感,懂得常常感恩。反之,不知足的人,常會為所擁有的未覺滿足,繼續尋求更高的享受,以期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傳道書》4:6說,「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傳5:10-11又說,「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甚麼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可不是嗎?一個人無論賺多少個億,也只是一個「數字遊戲」,在銀行存款中多幾個零,一生人也只能享受其中一小部份,其餘的就給別人享用了。 

傳5:12接著說,「勞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豐滿卻不容他睡覺。」最近《紐約時報》報道,由於部份網民向社交網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發出恐嚇,朱克伯格被逼聘請十六名保鏢在家中保護他。因此,他位於三藩市Liberty Hill市值一千萬美元的大宅佈滿保鏢。為何會遭人恐嚇?原因是:facebook已成為情侶分手及離婚的主要原因,導致部份情緒不穩的用戶遷怒於網站。連美國婚姻法律師協會也不得不承認,facebook鶴立雞群,成為提供網上離婚證據的無敵領先者! 

朱克伯格兩夫婦不但要飽受恐嚇的滋擾,鄰居也對他大宅的保安措施感到不滿。他們指責他讓自己的保安人員「永久」及「非法地」霸佔該區兩個主要泊車位,甚至鄰居發信呼籲向三藩市交通部投訴,然而其家族的發言人卻強調屬合法泊車。此舉又導致他與鄰居不能和諧共處。 

原來朱克伯格早在2011年已開始聘請保鏢,由於現在與太太又有了小孩要照顧,十分關注自身及家人的安危,已要求保鏢分日更及夜更24小時保護。除了朱克伯格之外,矽谷多名科技公司老闆也面對同樣困擾,他們因收到精神不穩的用戶恐嚇,紛紛悄悄加強保安。業內人士解釋,科技公司與數以億計人有接觸,加上那些日以繼夜沉迷流動應用程式的憤怒用戶,雖然只佔少數,但他們發出的恐嚇往往令人不安,甚至禍及科技公司老闆的家人。 

朱克伯格滿有才華及人氣,卻引來自身及家人受到恐嚇滋擾的無妄之災,家境雖比任何人富有,但「安枕無憂」此話卻離他甚遠。香港很多富商出入都要有保鏢陪同,這已是司空見慣的事。 

富人有富人的問題,窮人也有窮人的問題。和諧之家總幹事陶小姐指出,今年經濟不樂觀,對家庭或構成壓力,失業、經濟緊絀等問題,令夫妻關係容易不和、起爭執,成為家暴導火綫。近年許多家庭兩代甚至三代同住一屋,相見好同住難,「大家逼埋同住,易有磨擦。」不少子女長大結婚後仍與父母同住一屋,有被虐長者遭子女及媳婦呼喝、欺騙金錢及經濟封鎖等。「不論子女或婆媳之間,要彼此尊重。」陶小姐勸喻。 

又有誰能夠像保羅所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腓4:12)?如何能夠在任何經濟環境之下,仍能知足而不強求、創造和諧的氛圍?筆者認為,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良好關係作為優先考慮。遇有不如意之事,有一點自己可以做的,就是降低對自己或對別人的要求,不但可以替自己紓緩壓力,又可減輕與別人的無形張力。有一點我們很容易忽略的,就是不適切地強加要求在自己或別人身上,形成對自己或別人有無形壓力,長時間積壓便會「爆煲」。一個容易感到滿足的人,便不會「要求多多」;相反,一個常常不知足的人,多顧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求對方滿足自己,卻不理會對方的感受,那便容易引起磨擦。羅12:18說,「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來12:14又說:「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另一方面,有時對自己要求過高,一旦事與願違,便容易遷怒於自己或他人,這也是不恰當的。 

以色列人對曠野生活的不滿,值得我們再三反思。《民數記》11章記載,「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our soul is dried away’),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民11:4-6) 嗎哪沒有甚麼味道,以色列人在曠野天天吃煮熟的嗎哪或製成的餅,沒有別的選擇,自然會生厭。有人開始埋怨發難,結果一呼百應,甚至「摩西聽見百姓各在各家的帳棚門口哭號」,對摩西說:「你給我們肉吃吧!」摩西不勝其煩,向神訴苦說:「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最終神回應以色列人的訴求,「把鵪鶉由海面颳來,飛散在營邊和營的四圍…百姓起來,終日終夜,並次日一整天,捕取鵪鶉」,煮熟來吃,大快朵頤。豈料「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民11:10,13-14,31-33) 

何以神一方面滿足以色列人的食慾,另一方面又發怒氣擊殺他們呢?原因是很多以色列人一直都不順服神的帶領,激怒耶和華,摩西對他們加以譴責:「因為你們厭棄住在你們中間的耶和華,在他面前哭號說:我們為何出了埃及呢!」(民11:20) 不錯,比起曠野單調乏味的生活和食物,埃及的生活雖然較為艱苦,但埃及的食物卻惹人垂涎。然而神豈不是承諾要領他們出埃及入迦南那流奶與蜜之地嗎?神豈不是要藉僕人摩西解救他們脫離埃及那種奴隸般的生活嗎?只是他們目光太過短淺,只看見眼前的種種苦澀,看不見美好的將來。而且他們實在經不起考驗,還未瞥見迦南美地,已想到放棄繼續前行,希望走回頭路,對神所作的承諾完全不放在心上。這已不是第一次埋怨,出16章曾記載,他們出了埃及才一個多月,便對摩西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出16:3) 他們屢次埋怨神:何必帶我們出埃及?讓我們死在埃及,豈不更好? 

神要他們吃苦,正正是神的安排,神要提升他們的生命質素,讓他們預備好自己的生命,預備好自己的靈性,去承受神為他們預備的流奶與蜜之地。須知迦南地是一個偶像充斥的地方,在進入迦南之前,若不好好磨練他們對神的順服,在哪裡生活都是一樣,徒然枉費神拯救祂子民的一番心意。假若以色列人能明白耶和華的心意,願意降低自己對食慾和生活上的要求,暫時經歷曠野生活之苦,不但可以安享迦南美地的生活,更可得享屬天的永遠安息。神透過《希伯來書》作者說:「在那裡,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厭煩那世代的人,說:他們心裡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來3:9-11) 他們白白喪失了神拯救他們的機會,只為滿足自己心裡的慾念,那是何等的不值。 

總的來說,與人與神建立及保持和諧美好的關係,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學習知足,當生活質素未能達到自己要求、或遇上不如己意之事時,不要太計較個人的榮辱與得失,應考慮降低自己的要求,竭力與眾人維持和諧的關係,無用增添自己的壓力與苦惱。更要注重的是個人的生命質素,保持心境暢快、心靈健康等,都是維繫和諧關係所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