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信望愛

動力信望愛  
 

經文  (希伯來書10:19-25)

(19節) 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

(20節) 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

(21節) 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

(22節) 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

(23節) 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

(24節) 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25節)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經文主題

信、望、愛:通往神的路已藉耶穌的血打開,信徒應憑信心盼望來到神面前,並以愛心的行動去回應神的恩典。 


經文分析—上下文思路

有些釋經學者將這段經文納入生活應用的部份,並在全書大綱中以10:19為轉捩點,承接書卷第一章至10:18教義的部份。[1] George Guthrie更把10:19-25這段經文,作為4:14-10:18這一大篇幅的總結,同時也成為10:19-13:17勸勉部份的開始 (4:14-10:18一段以此為標題:「相對於地上的獻祭制度,耶穌作為大祭司的位份」)。Andrew Trotter 也認同Guthrie的看法。[2]

在10:19前的經文裡,都集中討論基督作為神的兒子,成了麥基洗德等次下永遠的大祭司,為罪人一次永遠獻上自己為祭,完成了贖罪拯救的工作。從上下文來分析,10:19開首有一個連接詞「所以」(NIV-‘Therefore,’),將上文基督救贖工作的果效連於下文關於信徒的生活層面,不過和合本並沒有把這詞翻譯出來。[3] 另有解經家認為和合本在10:19的「既因」,希臘原文是以此字為開頭,應該看為是指涉先前的所有教義的論說。[4]

作者以10:19-22a簡短的總結,把耶穌為我們所成就的,與下文信徒在信、望、愛三方面的生活勸勉緊扣起來,作為教義信息的回應。10:22b-25可說是10:26開始至書信末關於生活層面段落的序引。

另外,10:1-18將基督作為祭物與地上的祭牲在功效上作出比較,針對人的罪性問題,帶出基督比地上獻祭制度下的祭牲更優越,因為只有基督的捨己獻身,才能使人罪得赦免,良心被潔淨。10:19開始,作者呼籲讀者作出一個信心的回應。  


經文背景

作者知道教會中某些信徒可能落在放棄基督信仰的危險中,因而在23節力促他們務要持守「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5] 他們可能受到一些慣於停止聚會的人所影響,所以作者在25節極力奉勸他們「不可停止聚會」。停止聚會的原因,有解經家相信是因為信徒受到猶太人壓迫,要退回猶太教,反映出部份信徒是有強烈猶太教背景;也有學者相信某些信徒視基督徒聚會為一種可有可無的社交活動。(下文註釋部份有更詳盡解釋。)  


經文詮釋

作者歸納在前文所述,關於基督作為天上的大祭司所作的,為我們打開了一個直接到達神面前的途徑。相對於以往只有大祭司能進入,且每年一次要重覆地在贖罪日為百姓獻祭的舊途徑,這是一條進入至聖所的嶄新途徑。這條新路是活潑有功效的,它能引領我們直接進入至聖所—神同在的地方。至聖所本來有幔子的阻隔,除大祭司外,沒有人可以進入,如今因為耶穌的捨身流血,我們可以毫不畏懼地直接來到神面前。(19-20節)

舊約下所獻的祭,不能叫人的良心得潔淨,耶穌的血卻能潔淨我們的良心,我們也透過洗禮的象徵儀式,代表我們身體所犯的一切罪污得以除淨。(22節上)

20節的「幔子」可被解釋為主的身體。當主死的一刻,聖殿的幔子裂開,表示通往神的障礙即時挪開。[6] 但有解經家質疑此說的理據不足,應把主的身體視為信徒直接通往神的「路」。[7]

無論如何,來到神面前的路既已被設立,作者鼓勵信徒要作出對神和對人兩方面的回應:

(個人的追求) 對神方面,信徒要
  1. 拿出誠實的心去親近神 (22節「當存著誠心…來到神面前」, NIV-‘draw near to God’)。敬拜神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約4:24);

  2. 充滿信心地朝見神 (22節「當存著…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

  3. 堅持我們的盼望,不能被任何事情所搖動 (23節「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

(群體的生活) 對人方面,信徒間要
  1. 互相關顧,不能獨善其身 (24節「彼此相顧」);

  2. 互相用愛心去彼此激勵 (24節「激發愛心」);

  3. 互相勉勵,以實際的善行來表現愛心 (24節「勉勵行善」);

  4. 不可停止聚會,因在聚會中才能彼此勸勉 (25節「不可停止聚會…倒要彼此勸勉」)

作者談到聚會時更指明有些人已習慣停止聚會(25節「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脫離了應有的教會團契生活。

作者勸喻當時的信徒要定期聚會,不可因循苟且,原因是他們對真理的認識膚淺,需要更多彼此學習的機會,這在來5:11-6:2作者對他們屬靈程度的評價可反映出來 (5:12「成了那必須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8]

除了因為聚會能幫助信徒成長以外,作者更強調「那日子」(25節)的臨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有解經家認為那是指基督信徒所預期的猶太人對他們另一次嚴峻的迫害;有些人在環境的壓力下,要跟教會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9]

另外,「那日子」可能是指主再來的日子。[10] 支持這解釋的學者認為,希伯來書是寫在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聖殿被毀的事件之後,故此作者想到主再來的日子臨近。不過,從整卷書的信息背後,反映出讀者既受著猶太教的壓力,顯示猶太教仍處於一個強勢的時代,仍在聖殿被拆毀之前。[11]

有學者認為,當時代有些人只把基督教視為與羅馬統治時期的其他宗教一樣,可以隨個人喜好而取捨。這些人視基督徒的聚會為一種社交活動,作者卻要指出聚會與基督徒真誠的信仰攸關。[12] 


反思

透過這短短的一段經文,作者確定了信徒從神支取恩典和能力的把握,並呼籲信徒在個人的屬靈生命和教會肢體生活中實踐信仰。

首先,我們該思想到主耶穌白白的犧牲,用祂公義的血為我們鋪成一條直接通達神的施恩座的大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來到神面前,與神有緊密的交通,再沒有幔子的阻隔。

其次,在享受這無上恩典的同時,「坦然無懼」是我們該恆常持有的屬靈境況和心境。詩24:3-4說:「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我們要常常自我檢討,個人生命中,是否有罪的纏繞,成為幔子的阻隔,阻礙我們與神的相交,享受不到神活潑話語的能力。

10:25提醒我們,有沒有像一些停止慣了聚會的人一樣呢?縱然沒有,我們是否因為太習慣於規律性的主日崇拜和小組聚會,覺得了無新意,彷彿可有可無的心態呢?我們有否把聚會看為純粹是一項社交聯誼活動,作為打發時間的其中一個途徑,又不失為基督徒「應有」的表現呢?若存有這種心態的話,我們可以隨時因環境的影響或心情的起伏,藉詞不去參加崇拜或聚會,最終淪為那些停止慣了聚會的人。

要避免上述情形的發生,我們首先要有固定的個人靈修操練的生活,包括讀經、默想和祈禱仰望神。又要在小組聚會中研習神的話,彼此勉勵,一同守望和實踐。同時要多為肢體的需要付出關心的行動,一個簡單的電話、電郵或短訊的問候,有時會帶來不可思議的功效。要多爭取行善和傳福音的機會,最好能激發肢體一起參與 (10:24 NIV—‘let us consider how we may spur one another on toward love and good deeds’)。

教會不時舉辦一些行善的佈道,如中秋節派月餅等,教會肢體參與這類活動之餘,也可鼓勵小組或認識的肢體一同參與。「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受惠的不僅是被關愛的一群,付諸行動的肢體必會得著更大的福氣。


【參考書目】

古特立。《希伯來書—新約聖經註釋》台灣:校園書房,1999。
李保羅。《希伯來書結構式研經註釋》香港:天道書樓,2001。
莫理昂。《希伯來書研經導讀》,洪雪良、胡雪儀譯。香港:天道書樓,1991。
黃彼得。《希伯來書教義釋經—認識無比的基督》印尼瑪琅:東南亞聖道神學院,1991。
特羅特。《註釋希伯來書》,麥陳惠惠、葉李少英等譯。香港:天道書樓,2003。
George H. Guthrie. The Structure of Hebrews: A Text-linguistic Analysis.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1998.



[1] 古特立。《希伯來書—新約聖經註釋》(台灣:校園書房,1999),頁58。
     李保羅。《希伯來書結構式研經註釋》(香港:天道書樓,2001),頁2-3。
     黃彼得。《希伯來書教義釋經—認識無比的基督》(印尼瑪琅:東南亞聖道神學院,1991),頁12。
     George H. Guthrie. The Structure of Hebrews: A Text-linguistic Analysis.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1998. Fig. 35.
[2] 特羅特。《註釋希伯來書》(香港:天道書樓,2003),頁101。
[3] 莫理昂。《希伯來書研經導讀》(香港:天道書樓,1991),頁104。
[4] 古特立,頁213。
[5] 同上,頁218。
[6] 莫理昂,頁105。
[7] 古特立,頁215;李保羅,頁301-2。
[8] 李保羅,頁312。
[9] 同上,頁313-4。
[10] 莫理昂,頁108;李保羅,頁313。
[11] 李保羅,頁313。
[12] 莫理昂,頁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