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道書》看「虛空的人生」

從《傳道書》看「虛空的人生」



「虛空」是作者人生經驗的總結。作者以理性的探索與質疑,尋求人生的究竟,針對人生的現實和實際的生活環境,作出深切的觀察,然後加以批判和評論。作者在書中涉獵不同的論題,如財物、逸樂、智慧、社會,甚至時間、人物等問題,但中心思想仍以「虛空」為焦點,內容幾乎全以理性的態度質疑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作者欲探究人生在世有何目的和意義。只發覺現世的財產、快樂、美食、子孫、智慧等,只能令人滿足於一時,不能滿足人不斷渴求幸福的慾望。再加上社會上出現了許多矛盾現象,如不公平的賞罰、輕重倒置,令人覺得世上的一切都是空洞不實。作者目睹現世善人不得善報,惡人卻逍遙法外,公理蕩然無存。他雖盡力行善,卻得不到美滿的幸福,一切努力只是徒然,便醒覺世上一切都是虛幻。

作者願意人認識到現世萬事皆虛的客觀情形之後,像他一樣,以熱切的心情期待一個更幸福美好的人生。作者促使人更進一步認識了人生的虛幻與缺陷之後,在世俗以外去追求人生真實的意義。


「虛空」的原意

「虛空」原文是 ‘Habel’,希伯來文的意思包含煙霧、虛幻、空洞、虛假之意。它在全書出現了38次。虛空的含義,不是虛無,而是短暫即逝,像煙雲,出現片刻便消失了;形容人的生命脆弱的本質,轉眼即逝。[1] 作者用這詞來表達,現世一切可以尋找的幸福,都只是過眼雲煙,不能使人獲得真正圓滿的幸福人生。[2]


探索人生的意義

作者為了指明人世間的虛幻,嘗試以各種不同的觀點與角度,去解答人生在世有何意義的問題,答案都是否定的。(1:3,「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
1. 人生的虛空

萬物的終局究竟是甚麼?當作者探討人生存有何意義時,便道出人生就只是一個循環,是大自然的一部份。大自然不停地轉動,卻是重覆性地活動,漫無目的。人的生活,就是隨著這「循環」不斷地活動,毫無目的,就像人在地球上不停地向前跑,但永遠跑不到終點。人想要追求一個滿足的生活,卻永遠得不著滿足,就像水流入大海,海卻不滿。(1:7,「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但又因著這份渴求,仍然不止息地去追求,這樣又有甚麼意義和價值呢?萬物既沒有終極的答案,自然會令人感到消極,不得不以虛空來形容人生了。

作者觀察到人生就是被困在一個循環裡。從作者按人的智慧去觀察,親身體驗,和分析人在「日光之下」(傳道書出現27次) 的整全生命後,無奈地作出了一個結論:「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1:2, 12:8)「凡事」是指一切在日光之下所觀察到的事。[3]「日光之下,並無新事。」(1:9下) 作者不是在討論新的科技,而是指人生的經歷,就像大自然一樣不斷地重覆。『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1:10上) 作者是要反問:「究竟有沒有一個新的結局,一個可以脫離無意義的循環的結局?」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人就是被局限在這個無止境循環的時空裡。書中重覆地嘆息:「都是虛空,都是捕風。」(1:14) (其中虛空出現共38次,捕風出現共9次,兩者一同出現共7次)。「虛空」的表達不是直線的,而是不斷循環的。作者探討人生意義的過程也是一個無結果無意義的循環,這正是作者想要強調的。
2. 智慧的虛空

作者以智者的身份,嘗試憑其智慧去探索生活的意義 (1:13上,「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 (愚者不會去探索),無奈如何努力尋索探求生命的真諦,卻無法尋得,反而更添加愁煩—智慧有何用?

作者竭盡心力去研究人間的智慧,追求學問,更企圖從智慧學問的反面,即愚昧和狂妄,去徹底明瞭智慧的本質,分清智慧和愚昧的區別,但連這項追求智慧的艱巨任務也是徒勞無益。(1:17,「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 到最後只能無奈地作了一個結論:「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1:18) 意思是,人愈追求學問,愈發覺自己知識有限,心裡充滿更多難解的疑惑,更是令人不快。

作者盡力考察人實際生活的智慧,試圖找出美滿幸福的秘訣,不但徒勞無功,而且是吃力不討好,以「捕風」(1:17) 來形容,即完全白費氣力。[4] 既然有智慧也解不通,自然會令智者更消極,一番努力,換來的只是一聲唏噓。諷刺的是,愚昧人反沒有這種煩惱。

作者深曉得有許多事情人無法參透,全在乎上主的安排。愈是有智慧的,愈感到自己一無所知,人是何等有限。(8:16-17,「我專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做的事。(有晝夜不睡覺,不合眼的。)我就看明神一切的作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不出來,就是智慧人雖想知道,也是查不出來。」)
3. 愚昧的虛空

愚昧人所發出的聲音,與智慧人的勸諫相比,是毫無建設性的,只是外表響亮,不切實際。(7:5-6,「聽智慧人的責備,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愚昧人的笑聲,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這也是虛空。」)
4. 縱慾的虛空

若憑主觀的感受去體驗一個滿足的人生,縱慾可以達到目的嗎?作者的經驗給了他一個否定的答案。當作者嘗試從物質中尋找五官感受的歡樂,例如借酒消愁,發覺只是一種浮光掠影的短暫歡樂,掩蓋不了人生眾多的痛苦。金錢的揮霍、華麗的建築、情慾的放縱,也是極為有限的慾念上的滿足,過後心靈深處又感到一片空虛。(2:1-11)
5. 成就的虛空

作者嘗試「動大工程」(2:4,「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從工作中發揮創意潛能。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最高層的需要—成就感的需要都達到了。結果又如何?作者察看了手所經營的,赫然發現也是徒勞。(2:11, 「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 成就感過後,作者內心深處仍感覺空虛,因此慨嘆人生的虛空。
6. 勞碌的虛空

只知努力積存財富,不懂享受辛苦勞碌的成果,這是勞碌的虛空。(4:6,「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 作者相信,智慧和財富,是神的恩賜,不是人自己可以支配,縱使勞碌也未必能享受到成果。(2:26, 「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

作者相信,一切都有上主的命定與安排 (3:1,「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不是人的意志和願望可以改變的。人縱使悉心策劃,努力苦幹,也不一定如願以償,有許多外在因素,非人的能力範圍所能控制的。對於將來的事,人全然無知,因此無法為將來作出精確的打算。有時往往事與願違,前功盡廢,因客觀外在的條件,是上主的安排,不是人的行為所能產生的結果,於此人是無能為力,個中的原委也不能參透。(3:11,「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7. 追求財富的虛空

作者認為,努力積聚財富,是虛幻不實,原因是辛苦得來的財富,自己不能享用,愚昧人反有機會享用自己的財富,財富更因此令自己增添不必要的憂慮,實在得不償失。(2:18-21,「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

作者又質疑那些勞碌一生,不懂享受,又孤獨吝嗇,貪得無厭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積財是為了甚麼,只知盲目苦幹,實在令人費解。(4:7-8,『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有人孤單無二,無子無兄,竟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他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這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

作者又慨嘆,貪財的人永遠不會感到滿足,結果耗盡一生去加添財富,成為金錢的奴隸。(5:10,「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 但努力得來的,自己不能盡享,反給身邊的人享用。(5:11,「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甚麼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 財富又帶給人許多不必要的煩惱,這樣勞苦值得嗎?再者,錢財隨時會因禍患而消失,人死後也不能帶走 (5:15,「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窮一生去追求無定的錢財,實在毫無意義。(5:10-17)

作者相信,財富、名利縱然擁有,但能否享用,也不是人自己所能控制。若無上主授權享用,人渴求擁有的富足與長壽,得到也是無意義。(6:2,「人蒙神賜他資財、豐富、尊榮,以致他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來吃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

8. 名譽的虛空

人縱使有管治智慧,從惡劣的際遇中扭轉命運,終於出人頭地,但人的賞識也隨著人與環境的轉變而消逝。光輝的歲月終會過去,沒有恆久的價值。名譽和地位總不能持久。(4:13-16)

作者常把智慧和愚昧一同比較,大體都認為智慧比愚昧優勝,智慧更可取,值得努力追求。(2:14,「智慧人的眼目光明;愚昧人在黑暗裡行。」) 但一想到死亡同樣是智慧和愚昧人的終結時,便感到唏噓,過智慧的人生真是值得嗎?(2:15-16,「愚昧人所遇見的,我也必遇見,我為何更有智慧呢?…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記念,因為日後都被忘記;可嘆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 縱使智慧人或許死後留下美好的名聲,但作者完全不滿足於這種聊勝於無的安慰。他所渴求的幸福,遠超於這種心靈上的自慰。(2:17,「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9. 不知足的虛空

人在有限的生命裡,從物質上追求滿足,不但身心勞損,又得不著精神上的滿足,因為貪愛財物,使心靈更空虛。(5:10,「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 事實上,物質不能填滿精神的虛空。追求並得著物質的,因不知足而仍要繼續追求,有欲罷不能的感覺。(6:7,「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裡卻不知足。」) 但其間總有妄想而仍未得著的時候,這種精神上的困擾,實在難以自拔。(6:9,「眼睛所看的,比心裡妄想的倒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6:11,「加增虛浮的事既多,這與人有甚麼益處呢?」) 況且生命隨時會終結,試問誰能有把握在有生之年可得著所渴求擁有的呢?無定的人生便否定了物質的價值。(6:12上,「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甚麼與他有益呢?」) 生命的終結更否定了一切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人因不知足而心裡無止息地渴求,這種為妄想得著而作出的努力,總不能叫人滿足,到頭來也是功虧一簣。人生短暫,人又不知身後所發生的事情,究竟今生所作出的努力,對於身後有何助益,這問題既沒有答案,自然教人無所適從。(6:12下,「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甚麼事呢?」「身後」的事情是指人死後,這世界將有何事發生(在日光之下的事),並非指來世生命中賞善罰惡的報應問題。[5])
10. 爭競的虛空

人的嫉妒,是出於人的好勝心,因而有彼此爭競、互相排斥的現象,人若耗盡一生為此勞碌,作者感到毫無意義。(4:4,「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11. 不公義的虛空

人不僅追求財富,也熱衷於追求名利與權勢,結果導致人常常互相爭競。人與人本該互相扶持的關係,變為敵對孤立的狀態。有見及此,傳道者開始對社會的道德觀念與良知的缺乏感到失望。在窮人受欺壓的社會現象之下,公義究竟何在?惡人一生作惡,死後卻極盡哀榮;義人致力行善,卻要客死異鄉,沒有受人尊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本是義人的福氣。無奈作者身處於一個滿有不公平現象的社會,所見所聞的,都是相反的現象,出現不公平的結果,感到人生唏噓。(8:10-12上,「我見惡人埋葬,歸入墳墓;又見行正直事的離開聖地,在城中被人忘記。這也是虛空。因為斷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滿心作惡。罪人雖然作惡百次,倒享長久的年日。」8:14,「義人所遭遇的,反照惡人所行的;又有惡人所遭遇的,反照義人所行的。[「義人照惡人所行的受報應,惡人照義人所行的得報償」(新譯本) ] 我說,這也是虛空。」)

人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世間又存在許多不公義之事,有如走獸般弱肉強食,而兩者都不能倖免於死。作者既找不出人生存的價值,再把人與獸相互比較:人的生活作息與獸無異,甚至人比獸更詭詐,人的終局又與獸無異。作者刻意把人的地位貶低如獸的地位,正是質疑人有更高層次的存在價值,憤世嫉俗之情溢於言表。[6] (3:19,「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

再想深一層,作者質疑人與獸的終局為何,誰升天誰下地,根本無法知曉。(3:21,「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 這樣,道德的賞賜既無從肯定,死亡便再一次否定了生命存活的一切意義。[7]
12. 人生變幻的虛空

人既勞碌沒有益處,作者退而求其次,倒不如一面勞碌,一面享受勞碌得來的成果,這既是「出於神的手」(2:24),是神予人的一絲稍微有意義的盼望。但原來誰可以享用都是在乎施予的神。(2:26,「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 人一切勞碌所應得的份,也不是他自己所能支配的。一切事物是命定的,無法改變。(1:15,「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 許多令人遺憾的事情或現象,只有無奈地接受。作者又為此感到唏噓。

與循環不息的大自然相比,人的生命是何其短促,轉瞬即逝,一去不復還。在短暫的人生中,所追求的盡是過眼雲煙,不能持久的東西。年青時還可享受一些短暫的歡樂,年老時身體機能衰退,連享受的能力和意慾也沒有了。人生何其虛幻!(11:9-12:6)

人生既充滿著虛空的日子,可謂萬事皆虛。(12:8,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真正美滿的人生,在現世根本無跡可尋。作者所發現的,只是短暫的幸福。但幸福也不是必然的,在只有強權、沒有公理的社會環境下,多是可遇而不可求。幸福也只能在年青時享受,等到年老滄桑時,要享受也為時已晚。死亡便是人生的終結,任何的幸福再也無從得著。
13. 面對死亡的虛空

難道人只是不斷地勞碌,然後便歸於塵土嗎?這思想源自創世記神對人發出的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直到你歸了土。」(創3:17下, 3:19上) 這樣的人生作者肯定是毫無意義的,如何勞碌,到頭來只有埋在土裡,如獸類一樣。(3:20,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故此作者不斷地問:人在他一切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1:3, 2:22, 3:9, 5:16) 這是人被死亡的事實困擾時所挑起的疑惑。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釋經學者唐佑之博士卻說:「未知死,焉知生?」[8] 似乎更貼切地反映作者的心聲。既然對人的終結一無所知,對生存的意義便抱有懷疑的態度。倘若人對死後的生命更為清晰,自然會更認識如何去運用自己有限的人生了。

神既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 (3:11),人便有探求永恆的意識。[9] 人被局限在無意義的循環裡,迫使人去探索能否在這循環以外尋找到人生存的意義。故此,人雖活在有限的生命裡 (因受時間和肉體的限制),卻不甘於接受生命的有限和短暫,但又看不透有限的人生以外的生命何去何從。從時間的現實去尋求生命終極的意義,是極端矛盾的事。[10] 人被神限制在時間之內,而時間是掌握在神的手中,神的作為人又不能參透 (3:11下,「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人至終無法參透生命終極的意義。想到死亡的實在,確實更令人感到困惑、無奈、可悲和消極。 


信仰的反思
 
作者坦率地道出人生各種的現實狀態,提出許多懸疑性的問題,卻給予一個指向信仰的答案,並認為信仰,甚至活出信仰,才是唯一的答案。[11] 作者認定,原來人要享受生命的豐盛,必須要認識他與神的關係,並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

首先,3:1-8的格式,是不斷重覆人生的點滴經驗。(3:1-8,「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time)。生有時,死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這首詩的表達方式,就像時間的鐘擺一樣,單調而不停地在生與死兩者間搖晃。在時間晃動中不停勞碌,得不著任何益處。但3:11有新的啟示:神將永恆 (timeless) 放在人心裡,當人受困於時間的循環裡作息,神賦予人在時間以外尋找人生的意義。[12]

作者也發現,人被局限在時空的循環之中,是神的安排,作用是要迫使人在這循環以外去找出他與神的關係,才尋得人生的意義。原因是人與神所建立的,是一個不受時間約束的永恆性的關係。

理性的探索若沒有以信仰為基礎,只能淪為無知。[13] 作者相信,上主在人心中放了一個對無限幸福的渴求,但作者無論如何努力,在世上發現不到這種完美的幸福。故此人只能順應天命,安於現實,否則只有自尋煩惱。

信仰是有理性的,智慧不僅是人的思想和見解,更是神的旨意和啟示。惟有用信心探索時,理性才回復正常。信心使人順服神的權能,仰望神的公義,領悟神的恩惠,終可尋見生命終極的意義。[14]

作者相信,人的終結仍歸於賜靈的神 (12:7,「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是神所命定的。作者明白到,死亡的意識促使人重視他與神的關係,信心是必須的。人在意識死亡的臨近,愈是意識到神的忿怒與權勢,因為死亡不是進入虛無。[15]

人必須面對死亡,而死亡又帶給人焦慮與恐懼。故傳道者在其暮年已屆之時給年青人的忠告。年青的歲月實在寶貴,稍縱即逝,應好好把握。記念造物主,存敬畏的心過青春的人生。(12:1,『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 傳道者雖對死亡的奧秘一無所知,他卻深信敬畏神的人,神必不會虧待他。這就對生命的終結帶來一絲盼望,鼓勵人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善用生命,憑信心珍惜生命。換言之,生命的終結不是全無盼望的。 


總結

傳道書3:14上說,神一切所作的,無增添也無減少。神已命定在日光之下的一切,不會再有新事(另類的結局)。「神這樣行,是要人在祂面前存敬畏的心。」(3:14下) 這是作者的結論,人必須循信仰的途徑去尋索生命的真諦:「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12:13) 他還說:「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12:13下-14) 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就是活出信仰,而只有信仰才能填補心靈的空虛。

敬畏神,始能明白宇宙秩序的意義,以及人生的目的。作者言下之意,在日光之上的人生(有信仰的人生),不再是一個虛空的人生。人若放棄在日光之下去尋索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懂得從日光之上去探究人生,必可尋找到有豐盛意義的人生。



[1] 唐佑之。《生之探索》(香港:證道出版社,1977),頁70。
[2] 韓承良。《訓道篇釋義》(台北:思高聖經學會,1981),頁52。
[3] Dorman Followwill, “Where can I find meaning?” (www.Christianstudy.com)
[4] 韓承良,頁58。
[5] 韓承良,頁103。   
[6] 韓承良,頁80。
[7] 唐佑之,頁32-33。
[8] 唐佑之,頁59。
[9] 韓承良,頁24。
[10] 同上,頁18。
[11] 唐佑之,頁71。
[12] Dorman Followwill, “Where can I find meaning?”
[13] 唐佑之,頁31。
[14] 同上,頁36、79。
[15] 同上,頁66-67。


【參考書目】

唐佑之。《生之探索》(香港:證道出版社),1977。

韓承良。《訓道篇釋義》(台北:思高聖經學會),1981。

張慕皚。《傳道書》(香港:建道神學院),2003。

Dorman Followwill. “Where can I find meaning?”
(www.Christianstu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