絆腳石 vs 踏腳石

絆腳石 vs 踏腳石 

去年底從太太口中聽到一位基督徒的親戚,與其妹妹在他家雀局時鬧翻了。妹妹甚至躁動至反枱,然後氣沖沖地離開,還說與哥哥斷絕兄妹關係云云!兩兄妹年紀都已過半百,過去兩人感情也不錯,沒有甚麼芥蒂。妹妹卻因為這件不快事,距太太聽聞此事時,已經和哥哥冷戰兩個多月,還私下向其他幾位哥哥投訴對方的不是,博取他們的同情。 

太太後來從另外兩位一同雀局的親戚口中了解到多些來龍去脈,知道雙方都有過失,但始終作為基督徒的哥哥說了一些極難入耳的話,嚴重傷害了兩兄妹之間的感情,才換來妹妹如此大反應。加上妹妹還未信主,作為基督徒的哥哥說到底已是失了見證,我和太太都認同,他該在神面前深切反省,然後主動尋求復和。若兩兄妹關係不能修復,妹妹或會長期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想帶她信主就難上加難,哥哥更可能成為妹妹得救的絆腳石! 

不久便是那位作哥哥的親戚七十大壽,其時疫情仍然嚴峻,他邀請了所有兄弟姊妹和相熟的親戚在視像中一同慶賀,包括太太和我。如我所料,他妹妹全家沒有露面,有些兄弟也沒有露面。那位哥哥曾經某天在Whatsapp上向妹妹道歉,妹妹還未吞得下那口氣,當時沒有給他任何回應。我和太太認為,作哥哥的踏出了復和的第一步是好事,但他應該再大方一點,親自上門道歉,嘗試與妹妹和解,這樣才能表示出更大的誠意。 

《聖經》新舊約多次提到「絆腳石」一詞,例如《利未記》提到其中一條給以色列人的誡命是:「不可咒罵聾子,也不可將絆腳石放在瞎子面前,只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利19:14) 《以西結書》提到假神和金銀都成為以色列人的絆腳石─「這些人已將他們的假神接到心裡,把陷於罪的絆腳石放在面前,我豈能絲毫被他們求問麼?」「他們的金銀不能救他們,不能使心裡知足,也不能使肚腹飽滿,因為這金銀作了他們罪孽的絆腳石。」(結7:3, 19) 

保羅在林前8章特別提到關於「吃祭偶像之物」的問題,「其實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們,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林前8:8-9) 一些外邦人未信主前因為拜慣偶像,信主後若知道所吃的食物是拜過偶像的話,會有罪疚感,所以若猶太信徒在他們面前吃這些食物,他們軟弱的信心會被動搖。因此保羅勸喻在哥林多的猶太信徒,即使清楚知道無論食物拜過偶像與否,既是神賜給人食物飽腹的,就不用區分,但為了這些外邦信徒的信心,寧可不吃那些拜過偶像的食物,避免影響他們尚未穩固的信心,恐怕甚至會令他們以為可以繼續拜他們以前拜的外邦偶像!保羅自己也說:「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林前8:13) 

賽57:14-15說,「耶和華要說:你們修築修築,預備道路,將絆腳石從我百姓的路中除掉。因為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人的心甦醒。我們看重的首要是人的靈魂甦醒,不但要協助人除去攔阻他們得救的絆腳石(如金銀和假神),更不要讓我們在信仰上失了見證,自己的言行成為他們得救的絆腳石,甚至成為信徒的絆腳石! 

保羅在《加拉太書》2章提到自己曾因彼得錯誤的舉止而當面責備他,那時彼得率領一群猶太信徒從耶路撒冷到安提阿造訪保羅服侍的教會。加2:12-13說,「從雅各那裡來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飯,及至他們來到,他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保羅毫不客氣地譴責彼得說:「你既是猶太人,若隨外邦人行事,不隨猶太人行事,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加2:14) 保羅的意思是,受割禮不受割禮,根本與信主得救沒有關係─「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加2:16) 彼前的不尋常舉動,會令在安提阿教會的外邦信徒以為必須要受割禮才能得救,因此保羅認為有必要即時嚴肅糾正,以免彼得誤導人的舉動會成為他們的絆腳石。 

耶穌曾指責法利賽人說:「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太15:14) 他更鄭重聲明:「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裡。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太18:6-7) 無論信與未信的,我們都要在他們面前謹慎言行,免得成為他們信仰路上的絆腳石。 

聖經沒有提到「踏腳石」一詞,但許多人過去的失敗卻成為別人信主的踏腳石,保羅就是最佳例子。他曾承認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因他未認識基督前誓要將基督徒捉拿下監,等候公會審判。他信主後深切反省,並積極將福音傳給猶太人和外邦人。《使徒行傳》兩次提到,他曾在遇上耶穌的見證中述及他當時的無知,一次在耶路撒冷被千夫長捉拿時向一群猶太百姓宣講,另一次被押解到該撒利亞後,在兩位羅馬巡撫面前宣講。(徒22:5, 26:9-12) 

有人說:「消極的人視挫折為成功的絆腳石,任機會悄悄溜走;積極的人視挫折為成功的踏腳石,並將挫折轉化為機會。」喻意同一件事可以衍生出正反兩面的果效,本來作為反面的絆腳石,可以將其扭轉成為正面的踏腳石,端視乎你如何看待它。 

曾經在文章中分享過被車輾過後失去左手左腳的英蘭姊妹,車禍前是一名幼稚園教師,她最近在《中信月刊》裡分享說:「痊癒後重新接觸世界的第一步就是替小孩子補習。第一個學生是圍村的孩子,他因見我只有一手一足而感害怕,站在我家門口不願進來。我雖感慨,惟靠着主所賜的智慧,我開始給他講故事和玩遊戲。一星期後這孩子便不再需他姑媽的藤條,也自動自覺來補習了。我一向寓教學於遊戲,特別是我所接觸的孩子,大多有讀寫障礙,用這方式教導他們是最適合也是最受落的。比如這孩子經過在遊戲中的學習後,成績從昔日的負分,大大進步到合格,令校長和老師們都大感詫異。」【摘自《中信》2022年4月刊7頁「折翼飛鷹 活出樂助人生」】 

同一道理,信徒犯錯有機會成為別人信主的絆腳石,但若能在神面前痛悔謙卑,也可以成為一個佳美見證,作為領人歸主的踏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