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時候

三個時候

《約翰福音》2章記載耶穌在迦拿婚宴裡變水為酒的第一件神蹟。馬利亞告訴耶穌酒已用盡時,耶穌回應說:「母親(原文是婦人),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過了不久,「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隨即叫了新郎來,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約2:1-10) 

(時候未到)

當座上的賓客興致勃勃地一同慶賀新人之際,馬利亞突然發覺美酒用罄,替新人著急。當她感到徬徨無助之際,將這個難題拋給耶穌,可能想到有上帝智慧的兒子或許會想到一些解決的辦法,但耶穌即時回應自己的時候還未到。 

當我反思這件事時,許多時候我們遇上生活上的各種難題,我們都會突然間感到徬徨無助,不知事件如何解決,自然會向主祈禱尋求幫助。而主並未有即時回應時,我們也會愈來愈心慌意亂,六神無主,彷彿主也在回應我們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就像他回應母親馬利亞一樣。不是他不關心或不理會我們的訴求,而是叫我們學習忍耐等候的功課。等候甚麼?等候主認為最佳的時候出手! 

連耶穌肉身的母親也要學習等候兒子回應的時刻,而得到的即時回應更是令她感到愕然:「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想假如耶穌即時回應她的訴求,可能會令她覺得兒子永遠對她的要求有求必應,甚至是即時回應,正是因為兒子是唯命是從的孝順子。不過,耶穌就是要讓她明白到,他與天父上帝的特殊關係是高人一等,連他自己也要先考慮天父的心意,尋求天父的旨意。 

假若我們的祈禱常常按我們的心意得到主即時回應,我們可能也會覺得主就好像阿拉丁神燈裡的精靈,有求必應,而且學習不到忍耐等候的功課,也沒有意識到神的意念往往高過我們的意念,祂的安排比我們想像中更好。 

(時候將到) 

在耶穌認為最佳的時候,他就開始回應母親的訴求了。還顧四周有六口空的石缸,平時用來儲存井水,作為來訪賓客清潔污垢之用。他就吩咐僕人們把它們都裝滿水,然後拿出來招呼賓客!僕人們當然驚訝萬分,用這些水來招呼賓客?到時管筵席的怪罪起來,百辭莫辯,充其量也只能說是聽耶穌吩咐。他們萬料不到這正是水變酒的神蹟將要出現的時候呢! 

我們祈禱後,初時可能甚麼也不能作,只能默默等待神的回應。然而在仰望等候的期間,到了某個迫著要作出一些行動的時刻,那時候還未看見有任何出路或解決辦法時,也要憑信心去做所應要做的事,這是責任使然。這情形有如僕人們倒水入缸並舀出來拿到廚房去,是僕人對主人的吩咐順服的表現。不難想像那時他們是戰戰兢兢地將水拿到廚房給管筵席的主管,過程中他們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信心和勇氣。 

(時候到了) 

時候到了,就是清水變美酒的神蹟出現的時候!究竟是甚麼時候神蹟出現?聖經沒有交代,反正是僕人將水拿出去直至送到管筵席的人那裡的該段時間。管筵席的為穩妥起見,自然先嘗嘗那些「酒」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才可以給賓客享用。 

管筵席的滿以為這是次一等的酒,但嘗過後才驚訝這酒比之前招待過賓客的酒還要好!絕對可以用「陳年佳釀」來形容,但卻不合乎當時婚宴擺酒的程序,因此當下向新郎質詢為何不早拿出來招待賓客,新郎當然啞口無言。 

再回到我們生活上眼前要急需解決的問題。到最後關頭,當前的問題還未解決,我們卻要鼓起信心和勇氣,戰戰兢兢地按步就班去應付當前的急務。想不到的結果就在此時神蹟般地發生了,正是神具體地回應我們禱告尋求幫助的時刻。也不曉得神是甚麼時候開始親自介入,總之結果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好。 

(以利亞求下雨) 

先知以利亞求雨時也經歷了上述三個時候。神使北國三年沒有降雨,然後吩咐先知以利亞會見亞哈王,並說要降雨在地上。不過以利亞先要求亞哈王召喚850個迦南偶像的先知們在迦密山上與他一較高下。結果在迦密山上,那批所謂先知使不出魔法燒掉祭物,而當以利亞求告神時,「耶和華降下火來,燒盡燔祭、木柴、石頭、塵土,又燒乾溝裡的水。」(王上18:38) 然後叫圍觀的百姓殺掉這些迦南偶像的先知,之後對亞哈王說:「你現在可以上去吃喝,因為有多雨的響聲了。」(王上18:41) 亞哈上了迦密山,以利亞同時上了山頂求神降雨。 

「以利亞上了迦密山頂,屈身在地,將臉伏在兩膝之中;對僕人說:『你上去,向海觀看。』僕人就上去觀看,說:『沒有甚麼。』他說:『你再去觀看。』如此七次。第七次僕人說:『我看見有一小片雲從海裡上來,不過如人手那樣大。』以利亞說:『你上去告訴亞哈,當套車下去,免得被雨阻擋。』霎時間,天因風雲黑暗,降下大雨。」(王上18:42-45) 

以利亞六次求雨,「時候未到」,甚麼下雨的徵兆也看不到。他死心不息,繼續求雨,就在這第七次,僕人眺望遠處時,終於看見一小片雲出現。以利亞知道「時候將到」,神蹟將會出現,便十拿九穩地叫亞哈王下山避雨,因他相信很快便會傾盆大雨。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天空上烏雲密佈,天昏地暗。「時候到了」,三年沒有下過一滴雨,現在天上終於降下滂沱大雨!

(總結) 

以利亞在迦密山求雨,禱告很久沒有動靜,正所謂「不到黃河心不死」,他持續不斷地禱告,直到雨降下來為止。結果禱告到了第七次,神霎時間降下傾盆大雨,快到他無法想像,也是他開始時想不到的時候! 

我們祈禱開始至看見神有回應時,都會經歷上述三個時刻: 

時候未到─我們要持續不斷地憑信心禱告仰望神,忍耐等候。漫長的等候時間,可能會令自己忐忑不安,因此我們有需要調整我們的心情,尤其常倚靠神在聖經上的應許安慰和鼓勵自己,不要輕言放棄。等候期間可以積極去做一些需要做的事,在神回應禱告前作好準備。 

時候將到─透過某些徵兆或事情的發生,令我們意識到神對祈禱作出了一些回應,我們便預想到神的回應即將來臨和實現。期間我們便要作出更積極的部署,去迎接神具體回應禱告的時刻,正如以利亞叫亞哈王快點下山避雨。 

時候到了─正是神給我們禱告蒙應允的肯定和具體回應。許多時神的回應是在我們想不到的時候出現,正因為我們過去已作了足夠的準備功夫去迎接這個關鍵時刻,我們便可即時作出相應的行動來配合神的心意。正如耶穌面對釘十架的掙扎,在客西馬尼園祈禱求問天父的心意。當他第三次祈禱完後,看見猶大帶著許多人來捉拿他,他便知道天父如何回應他的禱告。 

聖經描述耶穌第三次禱告完畢後,回到睡眼惺忪的門徒那裡,對他們說:「『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起來!我們走吧。看哪,賣我的人近了。』說話之間,那十二個門徒裡的猶大來了,並有許多人帶著刀棒,從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那裡與他同來。(太26:45-47) 既來之,則安之,猶大與他親嘴時,他沒有像猶大遮遮掩掩、轉彎抹角,並接受眼前的現實,單刀直入對他說:「『朋友,你來要做的事,就做吧。』於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穌。」(太26:50) 

一位牧師在主日崇拜分享關於「禱告」的講題時說:「你每次禱告神都馬上回應嗎?不見得。祂不一定馬上就回應你,但無論我們求甚麼,祂都垂聽,祂都會回應,按照祂的時機。等我們準備好了,祂會在對的時機回應禱告,好叫祂因此得榮耀。」 

正如我過去多篇文章提到,在現今的世代明顯地看見更多末世的徵兆,相信主再來的日子愈漸迫近,正是「時候將到」的階段。並呼籲我們作信徒的,要加緊作好充分的準備,迎接主的再來,像耶穌論末世的比喻中,說到有五個聰明的童女,預備點燈的油迎接新郎出現的一刻─「聰明的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裡。」(太25:4) 

我們要作的準備,就是自己過敬虔的生活之餘,加緊傳揚主的福音,為主作見證,帶領人認識主,成為主的門徒,一心一意跟從主,承傳大使命。正如挪亞時代罪惡滔天,挪亞知道洪水泛濫的日子迫近,便加緊製造方舟,同時到處傳道,呼籲人敬畏耶和華,離棄罪惡,預備好自己進入方舟。「時候到了」,洪水來臨之際,他們已有資格及憑信心進入方舟,最終避過洪水滅世的大災難。

讓我們在這末世時代同心協力,加緊「製造方舟」,並到處呼籲人作好「上方舟」的準備,讓末世大災難來臨之先,更多人得救,進入天國這永恆的避難所。未世大災難過後,自然會看見彩虹的出現!